青州府城,不愧为江南重镇,大州首府!其繁华鼎盛,远超沈墨的想象!
高大厚重的城墙,将广阔的城区环抱其中。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宽阔处足以容纳数辆马车并行。街道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商铺、酒楼、茶馆、银号、当铺……其规模和气派,都远非安顺县城可比!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各色彩旗招展,幌子迎风飘扬!
街上行人更是摩肩接踵,川流不息!穿着绫罗绸缎的富商巨贾,乘坐着华丽马车或八抬大轿的官员显贵,意气风发的佩剑武者,行色匆匆的各色匠人,甚至……还能看到一些金发碧眼、服饰奇特的西域胡商!各种口音,各种服饰,各种肤色的人汇聚于此,构成了一幅充满了活力和多元色彩的繁华都市画卷!
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脂粉的香气、药材的香气、牲畜的气味、以及……金钱和权力的味道!
沈二牛早己是看得眼花缭乱,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嘴巴就没合拢过!要不是沈墨拉着,他恐怕早就迷失在这繁华的街景之中了!
沈墨虽然心中也颇为震撼,但他毕竟有着现代都市生活的经验,很快就适应了这种喧嚣和繁华。他一边走,一边冷静地观察着这座巨大的城市,感受着它强劲的脉搏和……隐藏在繁华之下的暗流。
他注意到,街上虽然行人众多,但神色各异。富贵者趾高气扬,贫贱者畏畏缩缩。光鲜亮丽的绸缎旁边,往往就是衣衫褴褛的乞丐。巨大的财富和赤裸的贫困,在这座城市里,形成了极其鲜明而讽刺的对比!
他也注意到,城中的守备力量,明显比安顺县要强大得多!街道上,时常有穿着统一制式皮甲、手持长枪或佩刀的巡逻士兵走过,目光锐利,气势慑人!城门口和主要的衙门附近,更是戒备森严!这显示出府城对于治安的重视,但也从侧面反映出……这里可能存在的、更复杂和危险的社会矛盾?
当务之急,还是先找个落脚的地方。
有了上次在安顺县城的经验,沈墨知道,在这种大城市里,想要租到一处合适的、价格又不太离谱的住处,绝非易事。尤其是府试在即,来自各州县的考生大量涌入,更是导致城内房租水涨船高!
这一次,他没有再逞强,决定接受柳若曦之前的“好意”。
柳若曦在得知他要来府城参加府试后,便早己通过商号渠道传递消息,告知他在府城柳家也有一处别院,可以供他暂住。并且,还留下了一个地址和接头的暗号。
沈墨按照地址,雇了一辆相对便宜的驴车(骡车在城内行驶不便,且费用太高),七拐八绕,来到了一处位于城西、相对僻静的巷子里。
巷子不算宽敞,但很干净,两旁大多是些中等人家居住的院落。柳家的别院,就在巷子的尽头。
这是一座看起来并不起眼,但细看之下却颇为精致的两进院落。青砖灰瓦,门楣上也没有悬挂“柳府”的牌匾,显得十分低调。
沈墨上前敲了敲门环。
很快,院门从里面打开,一个穿着青布短褂、看起来精明干练的中年仆人探出头来,警惕地打量着沈墨和沈二牛。
“请问,这里可是……‘清风拂柳’之处?”沈墨报出了柳若曦告知的接头暗号。
那中年仆人闻言,眼神中的警惕立刻变成了恭敬,连忙打开院门,躬身行礼:“原来是沈公子到了!快请进!快请进!我家小姐早己吩咐过了,恭候沈公子多时了!”
沈墨点点头,带着沈二牛走进了院子。
院内果然别有洞天!虽然不大,但布置得十分雅致。假山、翠竹、小桥、流水……一应俱全!打扫得也异常干净!与外面那略显破败的巷子形成了鲜明对比!
“沈公子,请随我来。”中年仆人引着沈墨穿过前院,来到后院一处独立的跨院前,“这里是小姐特意为您准备的住处,里面书房、卧室、盥洗室一应俱全,还专门拨了两个小厮伺候您的起居。您看看可还满意?”
沈墨走进跨院,只见里面果然布置得舒适而妥帖。家具虽然不是什么名贵木料,但也都是半新不旧,干净实用。书房里,笔墨纸砚齐全,甚至还提前准备了几本府试可能会用到的参考书籍!卧室的被褥,也都是新换洗过的,散发着阳光的清香。
“有劳费心了。”沈墨对这处住所十分满意。既清静雅致,适合读书,又相对独立,能保证自己的隐私。柳若曦这份人情,送得恰到好处,既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又没有显得过于刻意和张扬。
“沈公子客气了。小的名叫福伯,以后您在这院子里的一切事务,都可以吩咐小的去办。”那中年仆人福伯恭敬地说道,“小姐吩咐了,您在此安心备考即可,切莫因为俗务分心。”
沈墨点点头,又取出一小块碎银,递给福伯:“福伯辛苦,这点银子,拿去给下人们喝茶。”
福伯连忙推辞:“使不得!使不得!沈公子是小姐的贵客,照顾您是小的分内之事!”
沈墨坚持塞给他:“拿着吧,以后少不了要麻烦福伯的地方。”
福伯这才千恩万谢地收下了。他也看出来了,这位沈公子虽然年纪轻轻,衣着朴素,但气度不凡,出手也大方,绝非池中之物,日后前途不可限量!能结个善缘,自然是好的。
安顿好住处,沈墨并没有急于拜访柳家在府城的负责人,也没有急于去逛那些著名的书院和景点。他知道,初到一个陌生的大环境,最重要的,是先稳住阵脚,摸清情况。
接下来的几天,他依旧采取了在安顺县城时的策略——低调观察,熟悉环境。
他让沈二牛守在院子里,自己则换上了一身更不起眼的旧衣服,独自一人,走遍了青州府城的大街小巷。
他去了府衙门口,感受那更加森严的官府威仪;
他去了贡院附近,观察那些来自各地的考生们的神态举止;
他去了城中最有名的几家书院(如崇文书院、岳麓书院青州分院等)门口,感受那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更加壁垒森严的门户之见;
他去了最繁华的商业街区,观察商品的种类、价格,了解府城的经济脉络;
他去了城隍庙、夫子庙,感受当地的民俗信仰和文化氛围;
他甚至还去了……城外的贫民窟和流民聚集地,亲眼目睹了繁华背后那触目惊心的贫困与绝望……
这座巨大的府城,就像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展现在沈墨面前。它既有令人炫目的繁华与机遇,也隐藏着深刻的矛盾与危机。这里的社会结构更加复杂,阶层固化更加严重,人际关系更加微妙,权力的运作……也更加隐秘和不可捉摸!
沈墨感觉,自己就像一条刚刚跃出小溪的鱼,猛地闯入了一片波涛汹涌、深不可测的大海!
他心中的激动和期待,渐渐被一种更加清醒的认知和……沉甸甸的压力所取代!
在这里,仅仅依靠小聪明和一点“先知”的优势,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拿出十二分的精神,步步为营,小心应对!
在熟悉环境的同时,沈墨也开始着手收集关于府试的更具体的信息。
他去了城里最大的几家书店(果然找到了翰墨斋在府城的分号,并且……似乎真的看到了一个与大纲中周若兰描述有些相似的、知性温婉的女掌柜?但他没有上前攀谈),购买了更高阶的经义注疏、历届府试的策论范文、以及一些介绍青州府风土人情、重要官员、著名学者的书籍。
他还通过福伯的关系(福伯似乎在府城里人脉颇广),以及在茶馆、酒肆里与人闲聊的方式,打探着关于今年府试的各种“小道消息”——比如,主考官可能是谁?他老人家的学术偏好和文章口味如何?最近府里有什么重要的时政热点,可能会成为策论的考题?等等。
这些信息,真假难辨,但沈墨却都一一记下,仔细分析,力求从中找出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经过几天的“侦察”和准备,沈墨感觉自己对青州府城和即将到来的府试,己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轮廓。
他知道,这将是一场硬仗!一场不仅仅是学识的较量,更是眼界、格局、心智、甚至……是背景和运气的全方位比拼!
但他没有丝毫退缩!反而因为这巨大的挑战,而激发出了更强的斗志!
他回到柳家别院那清静的书房,摊开崭新的宣纸,研好浓淡适宜的墨汁,再次拿起了手中的毛笔!
窗外,是府城的车水马龙,喧嚣繁华。
窗内,是少年的心无旁骛,潜心磨砺!
他知道,属于他的舞台,己经变得更加广阔!而他要做的,就是在这个更大的舞台上,展现出更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