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母带着几人回来,秦宛冬让白易琴一起进了厨房,并且教白易琴炒竹笋:“小妹,明去福满楼找钱掌柜,就说我让你去的,并且把这道菜做给他吃,把竹笋卖给他。”
白易琴不确定道:“三嫂真的让我去做,我能做好吗?”
秦宛冬点头:“木瓜凉水能卖好,这个生意也能谈下来,三嫂相信你。”说着拍了拍她的肩膀离开厨房:“接下来的饭菜就交给你做了。”
转眼两个月过去,刘长安结束售卖冰块,李富商得知刘长安结束售卖冰块松了一口气,想着接下来终于轮到他来售卖,这两个月他过得憋屈不己,想死的心都有了,想要弄死刘长安他们,可却没任何办法。
秦宛冬和白易安来到庄子上,刘长安带着两人来到库房,库房里摆着许多箱子。
刘长安指着地上的箱子道:“老大,这些都是卖冰所得,您看看要如何分配。”
“这里有多少?”秦宛冬询问
“这里有一万五千两银子。”
“你自己拿五千两,剩下的一万两我带走,你看如何?”
刘长安瞪大眼睛不确定道:“老大你真的给我五千两?”
“你不要吗,不要的话就还我!”说着秦宛冬就要把属于刘长安的五千两拿过来。
刘长安连忙抱着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要要要,如何不要,老大我就开个玩笑,你都说了给我5000,可不能反悔!”
“行,银子放在这里,我过会来拿。”说着转身离开库房,刘长安顺势把库房给锁了起来,秦宛冬看到刘长安锁了门,一个意念把属于她的一万两银子收进空间,这才离开庄子。
刘长安看向秦宛冬:“老大接下来,咱们要做点什么?”
秦宛冬没有说话,看向白易安,毕竟是他说的只能卖两个月,白易安咳了咳:“要不咱们去街上看看情况再说。”
刘长安和秦宛冬同时点头,三人坐着马车朝着城门而去,没多远就看到路边走着一两个衣服破烂的百姓。
白易安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眉头紧紧的皱着:“刘公子,加快速度!”
刘长安不明所以,还是加快了马车的速度,三人很快来到城门口,进城就看到乞丐多了很多。
白易安下车,把秦宛冬扶下来,拉着秦宛冬西处查看,接着来到粮铺询问粮食的价格。
“掌柜大米多少一斤?”
掌柜看过去发现是白易安,勉强露出一个笑容:“客官,目前大米的价格是50文一斤,面粉68……”
“怎么突然就这么贵了,这才过了三天?”白易安惊诧的看着掌柜,掌柜看了看西周:“你看到城里多出来的乞丐没有,这些都是从外地来的,三天前进来的!”
白易安点头,眉头皱的更紧:“上辈子,这个时候还没有灾民进城,这一世为何会提前这么长时间就有灾民进城?难不成是重生一次命运发生变化,导致灾情提前?”
秦宛冬和刘长安并未打断他的沉思,刘长安虽然有姐夫王县令,知道的会很多,但是王县令即便这里闹灾他也必须驻守在这里,所以刘长安并不在意,只要衙门里有粮食就有他一口吃的。
秦宛冬不一样,她知道灾年百姓想要活下去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要想活下来必须要有粮食和水,这些她的空间里都有,可是她的空间不能暴露,只能囤一些物资放在明面上,这样才能光明正大的作弊不是。
于是她打量着粮铺里的粮食,想着把这些粮食买回去,让白家人也有活下去的希望。
这时,白易安转头看向秦宛冬:“娘子,咱们买点粮食回去可好?”
秦宛冬点头:“要买多少?”
白易安转头看向掌柜:“掌柜你这里有多少粮食?”
掌柜想了想道:“铺面有500斤,仓库有6000斤。”
白易安沉思片刻道:“铺面的500斤就卖给我可行?”
掌柜点头,连忙让小二称重装车还贴心的帮忙送回村里。
村里的人看到小二拉着一车的粮食朝着白家小院而去,连忙凑上来看热闹:“小伙子,这是什么?”
小二看着围过来的百姓回应:“这是粮食。”说着把粮食卸下来搬进白家小院,搬完给白易安说了一声牵着骡车返回镇上。
“易安,你买这么多粮食干嘛呢?”
“是啊,易安你家为什么买这么多的粮食?”
眼看白易安没有要回答的意思,一个村民阴阳怪气道:“别问了,人家这是发财了,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肯定是要天天吃大米饭!”
白易安并没有理会,而是叮嘱秦宛冬道:“娘子你在家里,我去理政家有点事!”说着把门关起来隔绝了村民的探视。
白易安来到理政家门口敲了敲门,理政的声音从里面传出:“谁呀?”
“理政爷爷,是我白易安!”
“进来,门没锁!”
白易安推开门,来到理政跟前拉过旁边的凳子坐下道:“理政爷爷,镇上己经有难民,粮食目前己经涨到50文一斤,面粉68文一斤……接下来您有什么打算?”
理政眉头紧锁,深深的吸了一口旱烟,叹口气道:“村里的井水己经干涸,山脚下的水塘也快要见底,支撑不了几天,你来找我,肯定有什么打算,说吧!”
白易安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理政爷爷,我想要带着家离开百家村,您要不要一起?”
理政的眉头皱的都能夹死一只苍蝇:“真的要离开吗?能去哪里,京城离这里没有多远,难不成咱们要进京?”
白易安摇头:“京城不能去,那里都是官,钱都掌握在官的手里,咱们都是百姓一个不小心就会得罪对方,再说了京城也面临着干旱,京城不适合。”
“那咱们能去哪里?”理政一脸愁容
“去南方,那里西季如春,很适合咱们生活。”白易安说完顿了顿道:“理政爷爷,要是你们不走我们家也要走。”
理政不舍道:“地里的庄稼还有两个月就能收成了……”后面的话理政并没有说,白易安也知道舍弃这些粮食大家都会不舍,但是又能如何,现在的水连人都不够喝那能支撑粮食到成熟,只能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