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道士不可思议的瞪大眼睛看着谢九藜。
他没想到,自己都己经咬破毒囊,居然都没有死成。
暗卫上来将中年道士拖了出去。
很快又进来几人将屋子内的几人都拖了出去。
沈鹤昀走到谢九藜身边伸手想去揽他的肩膀,又一想到她的身份,尴尬的放下手,笑道:“阿藜,还得是你。”
经过一番折腾,几人都精疲力尽,各自回房休息,只有萧璟安与暗卫一起去审问了道观中人。
次日,萧璟安顶着大大的黑眼圈告诉几人:“我们只怕暂时走不了了。”
“审出什么了?”沈鹤昀迫不及待的问道。
“前面不远处的太白山中有一座铁矿,他们抓我们是为了送到山里挖矿。”
萧璟安这话一出口,几人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盐铁都是国家严格管控之物,山中有铁矿,又以这种方式抓人上山挖矿,那只能说明这是私开的铁矿。
私开铁矿可是重罪,视同谋反。
究竟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做这种事情。
萧璟安不敢耽搁,立刻派人通知黑枭卫前去打探情况。
“前面是陈阳县,铁矿距陈阳县这么近,当地官员或许也参与其中。”说着他看向谢九藜郑重的说道:“我需要你的帮助。”
谢九藜眸光轻轻闪了闪淡声道:“王爷请讲。”
“我与鹤昀自出京城以来,虽一路轻装简行,但所过之处也都曾露过身份,临江距陈阳不算太远,想必我在临江的事情己经被泄露出去,若想悄无声息的进入陈阳打探,还需要你帮我们易容。”
说到这里,萧璟安顿了一下又解释道:“我的暗卫们虽然也会些粗浅的易容之术,但与你相比要差上许多,我的想法是,找两个与我和鹤昀身形差不多的人易容成我们两人的模样往另一个方向走,我们两人易容成其他模样潜入陈阳城。”
谢九藜看他一眼没有立刻应下:“王爷何必如此麻烦,你与鹤昀一起离开,留下些人手打探岂不是更为方便?”
萧璟安轻轻摇摇头:“铁矿之事事关重大,我要在这里亲自查案,方便行事。”
谢九藜想了想,轻轻点头:“好。”
萧璟安一喜正要再说些什么,却听谢九藜又道:“不过,你应知道我有事在身不会在此地逗留时间太长。”
萧璟安心中微微酸涩,但还是轻轻点点头:“我懂了。”
既然答应萧璟安的请求,谢九藜几人便在道观中住了下来。
挑选人手之事她自是不用操心,但要真正将易容做到以假乱真的地步,需要重新制作人皮面具。
其实所谓的人皮面具并不是真的以人皮制成,而是以蚕丝加上各种稀奇古怪的胶以及各种各样的药材制成。
谢九藜开出一张长长的单子交给萧璟安,由他安排人去准备材料。
姜芷则帮着谢九藜一起制作。
待两张足以以假乱真的人皮面具制作出来之后,姜芷也不禁佩服起谢九藜的奇思妙想。
待一切准备完毕,几人再次出发前往陈阳县。
而易容成为萧璟安与沈鹤昀的两名黑枭卫则在几日之后出现在另外一个城镇。
陈阳县东靠连绵起伏的太白山脉,西临曲江。
也正是因此,县中能够耕种的土地大都以山地为主。
县城不大,但却很是繁华。
县城虽临曲江,但因距离临江城不算很远,因此也没有很大的码头,只有一个渡口供日常沿江往来的般支暂停歇息。
但也正是因为有着这个渡口,因此陈阳县中南北货品种类很是丰富。
五年前,陈长河来到陈阳县开了这家陈记杂货铺子,在此安顿下来,两年前又娶了当地一家布庄掌柜的女儿为妻,为他生下一个女儿。
陈长河经常因为生意之事外出跑商,妻子王氏便一人守着铺子过活,日子虽然平淡倒也安然。
清晨天色微亮
王氏早早起床,将家中收拾利索,喂女儿吃了饭,便打开房门带着女儿到了铺子。
将女儿安置好后,王氏便打开铺子准备做生意。
她是个勤快的人,家中以前虽然做的是布匹生意与杂货生意不同,但经商之事自小耳濡目染自然极为熟悉。
如今的生活她很满意,杂货铺子虽然不大,但自己夫君几乎不管铺子里的生意,都是她在全权操持,家中银钱也全部掌握在她手中。
丈夫陈长河是个闲不住的人,经常外出跑商,他在外面似乎也认识几个不错的朋友,常常能拿到一些质优价廉的货品。
她之所以能够嫁给陈长河为妻也是因为,陈长河到了陈阳县之后,时不时便能弄来一些稀罕的布料,价钱比他们家拿货的价格还要低上三成。
这样一来一回陈长河就与她父兄成了朋友,后来就顺理成章的求娶了她。
铺子刚开没多久便有客上门。
王氏热情上前招呼,来人却笑着问道:“陈长河,陈掌柜不在家吗?”
王氏怔了一下笑着答道:“我夫君外出进货不在店里。”
“不知他何时能回来?”
王氏暗暗打量了来人,发现面前的人她并未见过,是生面孔,于是问道:“你是何人,寻我家夫君何事?”
来人笑道:“我是陈掌柜的朋友,路经此地有点生意想与他谈,不知他何时能回来?”
王氏低头算着时间,她夫君外出时间长短不定,有时一两日就能回来,有时需要十天半月,但最长一般不会超过二十日。
想了一会儿她回道:“我夫君外出己经七八日时间,应该快要回来了,不知您有什么生意要与他谈,若是想要卖货,可以把货品拿来给我看看也一样。”
来人笑道:“我之前托陈兄帮我寻个物件,他答应外出进货时帮我寻一寻,若是他还没回来,应是还没有寻到,那我就不打扰嫂夫人了。”
说完拱了拱手转身离开。
回到客栈,凌风将打听到的情况告诉了谢九藜与姜芷二人。
谢九藜微皱着眉头说道:“看来我们要在此地多留几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