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灾年,夫妻古代生存指南
穿越灾年,夫妻古代生存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灾年,夫妻古代生存指南 > 第24章 头晕?我有方子!

第24章 头晕?我有方子!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灾年,夫妻古代生存指南
作者:
我的理想生活
本章字数:
4434
更新时间:
2025-01-13

“爷爷,我娘说的是真的。今天我们刚到摆摊的地方,就被买粥的人群围住了,那场面,人山人海,路都被堵得水泄不通。”

二柱回想起早上的情景,仍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叶青山和赵翠柳听完二柱的讲述,终于放下心来。

“那可太好了,既然生意不错,你们就好好干,我和你娘先回去了。”

说完,叶青山便准备和赵翠柳一起离开。

“娘,你们等一下。”

张文兰赶忙拦住,从木桶里拿出一块猪肉和一条鱼递过去。

“娘,这猪肉和鱼是我买给您和爹的,您俩拿回去补补身子,也省得我再让人送了。”

赵翠柳看着猪肉和鱼,心疼不已,“你们赚钱不容易,花这钱干啥?

我和你爹身体好着呢,不用吃这些,你们留着自已吃,或者拿去退了。”

张文兰笑着往赵翠柳手里塞:“娘,您别心疼啦,咱家的八宝粥生意好,赚了不少钱,我这里还有。

您和爹操劳一辈子,该享享口福,您要不收下,我们也没脸吃了。”

叶青山在一旁看着,满脸欣慰:“孩子一片孝心,你就拿着吧,别辜负了文兰的心意。”

赵翠柳这才接过,眼中泛起感动的泪花,“好,好,我们拿着,你们可得照顾好自已,别光惦记我们,自已也要吃好喝好。”

张文兰连连点头,“娘,您放心,我们知道照顾自已,您和爹回去路上慢点。”

叶青山和赵翠柳摆摆手,转身离去。

叶凡和大柱二柱一起将桌椅板凳搬回家里。

张文兰已经困的不行:“早上起的太早,我得回去补个回笼觉。”

叶凡也哈欠连天:“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来熬制八宝粥,实在有些累。

你说咱们要是头天晚上提前将八宝粥熬好,第二天拿去卖,不知行不行?”

张文兰眼睛一亮:“这主意不错!天热,大家都爱吃凉的。

今天卖粥时,还有客人说咱八宝粥太烫,凉着喝更过瘾。”

叶凡来了精神:“要不试试?说不定能吸引更多顾客。”

两人一拍即合,决定晚上熬粥,晾凉后第二天装桶拉到镇上卖。

这样既不用担心粥坏掉,又不用早起,可谓一举两得。

叶青山老两口提着猪肉和鱼,满心欢喜地回老宅。

一路上,碰到不少村民。

村民们看到他们手中的猪肉和鱼,惊得张大嘴巴,口水都差点流下来。

他们家里野菜糊糊都吃不饱,这叶青山咋还能吃的上猪肉和鱼肉?

“叶老哥,你和嫂子这是干啥去了?这猪肉和鱼可值不少钱呐,”同村的王大爷凑过来,眼神中满是羡慕。

赵翠柳挺直腰杆,扬了扬手中的东西:“这不,我家大儿媳孝顺,非要给我们老两口买猪肉和鱼补身子,不要都不行,你说气人不。”

王大爷听了,鼻子都快气歪,心里想着:想显摆就直说,何必拐弯抹角。

他干笑道:“青山老哥,你们可真有福气,儿媳这么孝顺,哪像我家那几个,唉,不提也罢。”

这时,旁边一个年轻的媳妇忍不住搭话:“婶子,叶凡他们到底是做啥生意的呀?咋能赚这么多钱,还给您二老买这么好的东西。”

赵翠柳一听这话,瞬间警觉。

叶青山打着哈哈:“嗐,他们就是瞎闹着玩,我们家里还有事,就不跟你们聊了。”

说完,拍拍屁股就走,留下一众村民面面相觑。

回到老宅,叶家众人都在院子里忙各自的事。

儿媳胡氏眼尖,一眼就看见了婆婆手里的猪肉和鱼。

她心里琢磨:要是我中午主动做饭,岂不是能偷偷吃个饱?

想到这些,她唰的站起身来,主动迎上去:“娘,这猪肉和鱼是您买的吗?中午咱们正好能改善改善。”

她快步走到赵翠柳身边,伸手就要去接。

赵翠柳一巴掌拍开了胡氏的手,怒道:“我和你爹哪里有钱,这是你大嫂孝顺我和你爹的。”

胡氏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尖叫道:“大嫂买的?她怎么会有钱?”

“看你说的啥话?你大哥大嫂在镇上卖八宝粥,生意好得很,半个时辰就卖了三大桶,赚钱孝顺我们,不是应该的吗?”赵翠柳没好气地说道。

胡氏一听,眼中闪过一丝嫉妒,又有些不太相信:“那八宝粥的味道虽说还行,但也没您说的这么夸张吧?就几样常见的食材,能卖的这么好?”

“爱信不信,不信拉倒。”赵翠柳说着,把猪肉和鱼塞给胡氏,“中午你做饭,不许偷吃,要是让我发现,绝不轻饶!”

胡氏气的胸口发闷,若是不能偷吃,她才懒得去做饭,这种累活,还是交给二嫂吧。

她手一摸脑袋,哎哟哎哟叫起来:“不行了,我突然头晕想吐,估计是累的,二嫂,中午饭就麻烦你了。”

二嫂秦氏是个实在人,听到这话,赶忙放下手中活走过来:“行,交给我吧,你去歇着。”

胡氏顺势坐在一旁凳子上,手捂额头,嘴里哼哼唧唧:

“唉,最近也不知道咋回事,老是浑身没劲儿,可能家里活儿太多累着了。

那就麻烦二弟妹你了,这猪肉和鱼,你可得好好做,爹娘难得吃回好的。”

“放心吧,我肯定用心做。”秦氏说完,从婆婆手中接过猪肉和鱼,去了灶房。

赵翠柳看着装模作样的胡氏,气的直哆嗦,这三儿媳真把自已当瞎子了?竟敢明目张胆的偷懒,这怎么行!

“老三媳妇,你不是头晕吗?我知道个方子能治好。”

“啥方子?”胡氏好奇。

“去地里拔草,得拔一亩地以上才管用。跟我走,我陪你去。”

“啥?拔草?我不去。”胡氏头摇得像拨浪鼓。

“那怎么行,既然有毛病,咱们就必须治好。”说完,赵翠柳黑着脸,一把拉起胡氏,直接拖出了门。

胡氏一路挣扎,嘴里不停叫嚷着:“娘,我真的头晕,去不了地里啊!您就饶了我吧!”

赵翠柳根本不为所动,铁了心要治治她这偷懒的毛病:“别嚷嚷,这病就得这么治,再啰嗦,就得多拔一亩地。”

两人一路拉扯来到自家地里,此时日头高悬,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

赵翠柳指着一大片杂草,对胡氏说:“就从这里开始拔,不拔完一亩地,不许回去,我在这陪着你。”

说完,找了个树荫坐下。

胡氏看着望不到头的杂草,又看看头顶火辣辣的太阳,心里后悔不已,

早知道就不装病偷懒了,这还不如在家里炒菜做饭呢。

可婆婆就在旁边盯着,她不敢违抗,只好磨磨蹭蹭地蹲下身子,开始拔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