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逵那边发生的事,叶凡等人自然毫不知情。
今天的八宝粥销售的格外火爆,不到一炷香,就卖掉了一大桶。
他这边生意如此火爆,自然引起了旁边小商贩的不满。
所有顾客都跑去叶凡的摊位前看热闹,他们摊位上的顾客寥寥无几。
这其中,有一个摊位因为距离叶凡最近,受到的影响也最大。
摊主是个十八九岁的年轻人,除了他以外,他妹妹和母亲两人,也跟着一起摆摊。
此时,三人正坐在小凳子上,满脸羡慕地看着叶凡那边。
小妹羡慕开口:“哥,咱们的生意啥时候能赶上旁边这家呀。”
母亲听到女儿的话,忍不住自嘲:“傻妞,说什么胡话呢?就咱卖的这些烧饼和小米粥,再卖10年也比不过人家。”
年轻男子点头赞同:“娘说得对,昨天咱也喝过人家的粥,味道比咱的强太多了,根本没法相比。
现在就盼着他们赶紧卖完赶紧走,别继续耽误咱。”
小妹虽有些不服气,但也知道哥说的是事实。
就在这时,一位喝着八宝粥的顾客吧唧了几下嘴:
“这粥好喝是好喝,可总觉得差点啥,要是能来几个烧饼就着吃就好了。”
其他顾客听到这话也赞同点头。
这人一扭头,正好看见旁边摊位上的烧饼,眼睛顿时一亮。
“哎,那边的小哥,你家烧饼怎么卖?”
青年男子和小妹正说着话,突然听到有人叫他们,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连忙站起来回应:
“这位大哥,我们的烧饼售价是3文钱两个。”
“给我来两个烧饼,快点儿,我一会儿还有事。”客人大大咧咧地说。
年轻男子一愣,有些为难地看向叶凡。
毕竟这是叶凡摊位上的顾客,没得到允许,他有些心里没底。
这时,张文兰笑容满面地对他说:“小兄弟,客人不是喊你买烧饼吗?你赶紧去呀。”
男子脸色一喜,朝张文兰深深鞠了一躬,然后赶紧拿了两个烧饼送过去:
“您好,这是您的烧饼,3文钱两个。”
顾客掏出三个铜板递给他,随即咬一嘴,满意点头。
“这烧饼不错呀,就着八宝粥吃简直是美味,大家有需要的可以试试啊。”
“是吗?那我也来两个试试。”
“我这边要四个。”
“还有我这里也要。”
来喝八宝粥的客人基本都不差钱,见有人夸赞烧饼味道不错,便都纷纷开口购买。
随着吃过烧饼的人越来越多,年轻男子的烧饼得到了众人一致的认可。
大家你两个,我三个,很快便将烙好的烧饼全部卖光。
一家三口高兴坏了,赶忙开始继续忙碌起来。
等到三大桶八宝粥售完,旁边卖烧饼的小摊位也足足卖出了100多个烧饼,甚至比平常一天的收入还多。
叶凡他们收好摊位,正准备登上牛车离开,一道声音在身旁响起:
“大……大哥大嫂,我……是旁边的摊主,今日多亏了你们,我家烧饼才卖得如此之快,这10个烧饼就当是谢礼,你们千万别客气。”
旁边摊位的年轻摊主,红着脸来到叶凡身边,将10个烧饼塞进他手里。
叶凡有些意外,张文兰推了他一下:“你这人,咋不说声谢谢?”
叶凡挠挠头,向年轻摊主道谢:“谢谢你的烧饼,我就不和你客气了,我姓叶,叫叶凡,以后咱们都是邻居,有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今日我们八宝粥卖完了,明天给你们盛两碗尝尝。”
年轻男子明显有些受宠若惊,结结巴巴的开口:“叶大哥,我……我叫牛小成,今天谢谢你和嫂子了。”
说完这句话后,便赶紧回了自已的摊位,低着头,不敢再多看一眼。
叶凡笑了笑,随后一行人乘着牛车往回走。
路上,张福忧心忡忡的开口:“也不知咱村的其他水井咋样了,可千万别再干涸了,不然乡亲们可就危险了。”
叶凡和张文兰听到这番话,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
他们家有灵泉,就算村子里三口水井全部没水,对他家也没啥影响。
可对于村子里的其他人来说,就要受苦了。
到时候村民们想要吃水,只能就近去附近的村子里挑。
一来一回,最少好几里路,对壮劳力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
而且这样也有一个不方便,他家的水总不能平白无故出现。
想要像现在这般,每天早上做样子都不能了。
众人默默赶路,很快回到了村口。
果不其然,张福一语成谶,刚进村,就听到村子南边传来村民的惊叫声:
“不好啦,村南边的水井也没水了!”
张福闻言,身体一个趔趄,差点从牛车上摔下来,随后赶紧捂住嘴巴,不敢再多说一句。
将叶凡一家人送到家后,帮着卸下工具,张福便急匆匆的赶回去。
现在村子里只剩下最后一口水井,他必须得抓紧时间把家里的水缸挑满,也好多坚持几日。
叶凡一家人把东西搬到院子里,大柱二柱也有些慌:
“爹,娘,村子真要没水了,咱是不是抓紧时间把水缸挑满?万一没了水,八宝粥生意都得受到影响。”
马香莲连连点头,这八宝粥生意可是全家的命根子,绝不能有闪失。
一家人的目光都投向叶凡和张文兰。
两人对视一眼,很快有了决定,眼下灵泉水还不能暴露,为了不让村民们起疑,必须去做做样子。
电光火石间,叶凡便做出了最优选择。
“媳妇,你们在家等着,我和大柱二柱去挑水。”
张文兰点头同意。
叶凡带着大柱二柱拿着扁担和水桶,朝着不远处的最后一口水井快步赶去。
等他们赶到时,井边已满是拿着扁担和木桶等待挑水的村民,众人脸上满是惊恐和彷徨,不知未来的日子该如何应对。
见叶凡他们过来,众人只是点点头,便又将注意力转向水井。
大家都老老实实地排队挑水,大约等了半个时辰才轮到叶凡家。
叶凡家只有两个扁担四只桶,大柱二柱各挑一副,叶凡不用挑,但也跟着来到水井边查看。
低下头,很轻易的便能看清水井底下,一块石头已经露出了头部。
村里的王寡妇排在叶凡之前,她往上拽水桶时颇为费力,叶凡见状,便走过去帮忙将水桶拽上来。
王寡妇连忙道谢,眼眶微红地说道:“等石头露出来,这最后一口井也就见底了,家里本就没啥存粮,往后再没了水,日子可怎么过,老天爷这是要逼死大家呀!”
其他村民听了,也都唉声叹气。
一些胆小的妇人,更是忍不住偷偷抹起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