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突然宣布下周末开启付费阅读,宛如在平静的湖面砸下了一颗大石头。
必然会引起业界无数人的关注,这一点是肯定的。
起点论坛上暴增十几倍的帖子数量,便是一个证明。
其它网站有没有讨论起点的付费阅读?
曹胜不知道。
但他相信其它网站的老板、编辑、作者,必定有关注和讨论这件事。
只是表面上看,接下来接连几天,其它网站都没有推出付费阅读的迹象,应该都在关注起点的付费阅读效果。
原时空就是如此。
原时空起点推出付费阅读之后,其它网站观望了半年左右,才先后跟风推出付费阅读。
但那时候已经晚了。
业界有些实力的作者,八成以上都被吸引到起点发表作品。
然后其它网站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想把起点拉下来,包括但不限于去起点挖作者、挖编辑、联合其它网站,共同对抗起点,等等措施。
结果却是它们与起点的差距越来越大。
率先推出付费阅读制度的起点,渐渐成了无数写手心目中的网文圣地,业界龙头的地位越来越稳固。
曹胜清楚这些事。
现在他只是想复制原时空的起点而已。
相比宝剑峰等人对付费阅读的前途忐忑不安,曹胜则显得淡定很多,他一点都不担心这次的付费阅读会失败。
虽然原时空起点是03年推出的付费阅读,比现在迟了一年多。
但一年多的时间,互联网的变化不会很大。
何况眼下这个时空,在他的作品影响下,网文的发展速度比原时空快了不少,读者总数应该也多了不少。
这种情况下,他觉得这次即将尝试的付费阅读失败的概率很小。
能怎么失败呢?
就算第一批上架的其它作品都扑街了,订阅惨淡。
不是还有他的《国术演义》吗?
别的作者作品上架后,可能会因为觉得挣不到多少钱,没动力爆更,难道他曹胜也爆更不了?
重生前,他是从扑街写手一点点爬上去的。
刚开始,他的作品首订只有几百而已。
就那么几百的首订,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更新下,作品平均订阅一点点上涨,月入一千几、两千几、三千几……
稿费也在一点点上涨。
后来他的作品首订有一千多的时候,随着平均订阅上涨,他的月收入过五千、六千、七八千……,偶尔还能破万。
再后来,他偶尔能写出首订两三千的作品,收入翻倍再翻倍,都是经历过的。
所以,在他看来,《国术演义》这本新书的电子稿费不会太低。
现在这本书已经有9万多的收藏人数。
即便首订人数只有1千,他多爆更一下,让起点多给这本书安排几个不错的推荐位,他也相信每个月的电子稿费破万,不会有多大难度。
如此,还不能给起点上下以信心吗?
谁还能说起点的付费阅读失败了吗?
何况,他觉得第一批上架作品的收订比就算再低,应该也不会低到这个程度。
将近10万的收藏人数,只有1千人订阅?
他不信!
……
转眼,时间来到元月10日,周四。
距离《国术演义》上架日期,只有两天了。
两天前,《国术演义》的第二、第三集在湾湾、香江等地上市销售,曹胜并没有关注,只是在网上每天更新《国术演义》的时候,注意到书评区多了一些繁体字发表的帖子。
这些帖子,基本上都是对第二集、第三集的好评。
但这次这些帖子,并没有让内地书迷感到心态失衡。
因为繁体出版到第二集、第三集的时候,《国术演义》在网上的连载进度也有16万多字了。
并不比繁体出版的进度落后多少。
而购买繁体书的读者,都花了钱。
内地书迷在网上看《国术演义》却依然是免费观看,大家没花钱,在阅读进度上,只比花了钱的书迷落后三万字左右,大家基本上都能接受。
而随着《国术演义》上架的日期临近,书评区表示会订阅支持的帖子也渐渐多了起来。
当然,更多的还是反对这本书在网上上架销售的声音。
如:“我承认这本书很好看,阿灰写得很好,但想让我花钱在网上看,我还是觉得不值,真要花钱的,我宁愿花钱去买实体书!”
“马上就到周末了,这本书真要开始收钱了吗?不要啊!阿灰!你都那么有钱了,还差这三瓜两枣吗?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阿灰!我是你的老书迷了,但我还是一个学生,生活费都是家里给的,我能偶尔上网看一下你的书,已经是我对你支持的最大限度,真没钱订阅你的书啊!”
“中原一点灰,你掉进钱眼里了吗?你要是没钱生活,这么搞,我倒也能支持,但你明明不缺钱,却还要为了钱,而加入什么付费阅读,这样的你,让我们怎么继续支持啊?”
……
等等。
不仅网上有不少书迷在反对曹胜的新书加入起点的付费阅读,就连现实中,随着《国术演义》上架销售的日期临近,也不断有人当面向他提出类似的质疑。
比如他班上的一些同学,有坐在他附近的男生问:“嘿!曹胜,我也是你的书迷你知道吗?听说你新书要在网上收费了?你出版的稿费应该不低吧?干嘛还要在网上收费啊?互联网的精神不是分享吗?你这样违背了互联网精神啊!”
有女生问:“曹胜!你最近是不是缺钱了?所以才决定在网上搞付费阅读的?是因为你在鹏城接连买楼,导致你现在手头紧了吗?”
……
不仅班上的同学。
曹胜每天在学校食堂吃饭的时候,偶尔也会有人来他面前询问类似的问题。
就连跟他打过啵的谈玉,今天中午也端着一份饭菜在他对面坐下,好奇地问:“哎!你新书过几天,真的要在网上收费阅读了?”
曹胜讶然,看了看她。
没想到她也知道这事了?
“你听谁说的?”
他问。
谈玉轻咬着樱唇,目光左右扫了扫,见附近应该没人留意他俩的对话,她才压低声音说:“我平时也在网上看你新书的,你新书《国术演义》我也挺喜欢看的,但最近注意到你这本书要加入起点第一批付费阅读,我如果不充值的话,好像就看不了后面的内容了,所以,想跟你聊一下这个问题。”
曹胜看着她,有点想笑。
“你想怎么聊?让我退出起点的付费阅读?”
谈玉小心地看着他的表情,低声说:“我、我看到你书评区很多人都在反对你这本书在网上收费,而且、而且我觉得和我一样懒得去充值的读者,应该占绝大多数,你、你加入起点的付费阅读,肯定会让你流失很多读者的,也、也很影响你的口碑……”
说完,见曹胜没有发火,她才又说了一句:“所以,我建议你慎重考虑一下,要不要退出付费阅读?”
曹胜轻笑一声,摇了摇头。
谈玉讶然看着他。
大概是没想到他想也没想就摇头。
“为什么呀?”她问。
曹胜:“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收入的问题!我虽然不缺钱,但缺钱的作者数以万计,一个不赚钱的行业,是无法壮大和发展的。”
谈玉眼神疑惑,一副懵懵懂懂的表情。
曹胜见状,也没了进一步解释的兴致。
原时空,他亲眼见证网文在进入付费时代后,野蛮生长、狂飙突进的高速发展期。
那时候,他就联想到很多事。
如传统文学,为什么在国内一直壮大不起来?
是因为内地没有写作方面的人才吗?
但网文的兴起到兴盛,足以说明内地有的是文采不错的人才。
那为什么这些人才没有加入传统文学,成为传统作家呢?
原因可能有不少。
但他觉得传统作家能赚钱的极少,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只有极少数的传统作家,可以靠稿费养活自己,乃至养活全家,或者发家致富。
一个不能靠自己作品的稿费养活自己的作家,能成为吸引年轻人加入这个行业的榜样吗?
还有内地的影视行业,为什么发展速度那么慢?偌大内地,14亿人口,为什么内地影视圈翻来覆去就那么些人在玩?
原因在哪儿?
原因应该也有很多。
但曹胜认为内地影视圈缺乏一个生机勃勃的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新人演员、导演、编剧等等新人,入行后很多年,都很难赚到钱,新人出头的难度太大了,注定了这个行业的新鲜血液严重不足,呈现在外的状态,自然是朝气不足,没有蓬勃发展的气象。
曹胜有时候会忍不住想:如果内地影视圈,有一个让新人演员、编剧、导演等等职业的赚钱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以每个人的实力、才华,作为最主要的评判标准,内地影视圈还会是那副半死不活的样子吗?
……
两天时间一晃而过。
到了元月13,周日。
起点第一批付费阅读作品上架的日子。
因为是周日,曹胜不用上课。
上午起来后,吃过崔新雨买来的早餐,他给自己泡了一杯茶,没去管崔新雨去卫生间给他洗衣服,他打开电脑,新建一个空白文档,坐在电脑前,酝酿了片刻,开始写他重生后的第一篇上架感言。
这玩意,他重生前写过很多次了。
按理说,他如今写这个应该可以一挥而就,毫无难度。
但今天他却写得很慢,边写边想。
他觉得这篇上架感言,可以让所有书迷以及外界都明白他为什么要让自己的新书,在网上收费。
他想通过这篇上架感言,让大家理解付费阅读的意义。
也想通过这篇上架感言,让大家明白订阅他这本新书会有什么用。
如果不能让大家了解这些意义,他就没理由让大家订阅支持他这本作品,毕竟,如今网文圈几乎都知道他曹某人不差钱。
很多人甚至都知道他早已身家过亿。
在这种情况下,他那些经济并不宽裕的书迷,有什么理由订阅支持他的作品?
不用想都知道——他在起点发布的收费章节,很快就会被人盗版到其它网站上。
对一些精通电脑技术的人来说,开发一个抓取起点收费章节内容的小程序,并不难。
因此,喜欢他这本书的读者们,很容易就能在其它网站看到他这本书的收费内容。
原时空的盗版问题,困扰了写手们很多年。
曹胜相信眼下这个时空,这个问题十年、八年内也解决不了。
这就很考验读者们的良知。
可以说,原时空的网文能发展壮大,那么多写手都能挣到养活自己乃至全家的稿费,都是得益于有那么一批良心读者,放着不花钱的盗版资源不看,宁愿掏钱支持自己喜欢的一本本作品。
电脑前。
曹胜在写这篇上架感言的时候,脑中浮想联翩,忆起原时空的很多事。
他想起自己刚写网文的那些年,每次废寝忘食、辛辛苦苦写的新书,好不容易收获一万多的收藏人数,却在作品上架的那一天,九成以上的读者都去看盗版,订阅正版的人数不足十分之一时的心理落差。
也想起自己每天更新的收费章节,刚刚发布出去,就同步出现在盗版网站上,以及某度的贴吧里。
还想起一些看盗版的读者,跑到他书评区大喷特喷,甚至混进他书迷群里,给其他读者推荐盗版资源。
等等。
在他记忆里,那是很长一段艰难的岁月。
他连续数年努力,让自己成为某个小众分类的代表性作者之一,每个月却也只能挣两千左右。
勉强可以养活自己。
却没有择偶权。
他想起那时候家里给他安排的一次相亲,那姑娘是初中毕业后去做服装的,月薪三千多。
听了他的收入,嫌他挣得太少。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也想起自己某天深夜,鼓起勇气向高中时期某个美女表白,那美女当年品学兼优,倒是不反感他的表白。
她甚至还有点儿不自信了,说自己已经没高中时期那么好看。
聊着聊着,她问他写小说每个月能挣多少?
他说了数字。
她顿时自信起来,说大家可以做朋友,只能做朋友。
……
这些往事历历在目。
曹胜相信目前那些用爱发电的写手,比自己当年更加艰难许多倍。
所以,他想说服更多书迷支持原创作品,让喜欢的作者,活得稍微有点尊严,活得像个人。
在这种心理下,他这篇上架感言,写了很多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