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龙裔:篡命夺朝
南洋龙裔:篡命夺朝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南洋龙裔:篡命夺朝 > 第2章 登基称帝,革故鼎新

第2章 登基称帝,革故鼎新

加入书架
书名:
南洋龙裔:篡命夺朝
作者:
可谓王安平
本章字数:
2614
更新时间:
2025-05-01

北京城易主的消息,如同飓风般席卷了整个大明!各地藩王、总兵、巡抚,无不震惊失色!

朱遵铭并没有给他们太多反应的时间。在迅速稳定了京城局势,并赢得了于谦(虽然内心复杂,但在看到朱遵铭释放自己、严惩奸佞、安抚百姓的举动后,暂时选择了默认和观望)等一部分正首官员的“默许”后,他开始着手解决最核心的问题——皇位!

他首先以“靖南王监国”的名义,颁布诏书,历数了永乐篡位、朱祁镇失德(土木堡之败)、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祸乱朝纲等罪行,宣告其为非法。同时,他强调自己作为建文皇帝嫡孙的“正统”身份,以及此次“靖难”是为了“恢复祖宗基业,重整大明河山”。

接着,在徐尚清等“内应”官员和部分被兰芳军威慑或拉拢的朝臣“劝进”下,经过一番象征性的“推辞”之后,朱遵铭在奉天殿,举行了简单的登基仪式!

他没有沿用“建文”的年号,因为那代表着失败和逃亡,而是定下新年号为“弘光”(取弘扬光大之意),寓意着一个崭新的、充满希望的时代即将到来!

他登基之后,立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政治上: 废黜了被俘的“太上皇”朱祁镇和被软禁的景泰帝朱祁钰的帝号(降为亲王,圈禁),彻底解决了两个皇帝并存的问题。严惩了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夺门奸党”,抄没其家产,充实国库。对于谦等忠臣良将予以平反和重用,任命于谦为内阁首辅兼兵部尚书,总揽军政大权,给予充分信任,但也安插兰芳心腹进行监督和制衡。大胆启用徐尚清等“从龙之臣”和一批有才干、无派系的年轻官员,逐步替换掉那些腐朽保守的旧官僚。改革官僚制度,精简机构,提高效率,严惩贪腐。

军事上: 以兰芳“靖难军”为核心,整编全国军队。淘汰老弱病残,裁撤冗余卫所,建立以募兵制为主、训练严格、装备精良的新式军队。大力发展火器,设立专门的“军工总局”,由胡大力和彼得负责,集中全国的能工巧匠,结合兰芳的“乌金”冶炼技术和缴获的西方火器知识,研发更先进的武器装备。加强边防,对于瓦剌,采取“恩威并施”的策略,一方面保持军事压力,另一方面也开展有限度的贸易,分化瓦解其内部,不再追求劳民伤财的“征服”,而是以稳固边疆、互利共赢为目标,此时与赵无极的“合作”也到此为止,将其视为潜在威胁进行防范。

经济上: 减免部分苛捐杂税,休养生息。大力扶持工商业发展,鼓励海外贸易,兰芳的海上力量自此完全成为坚强后盾。整顿漕运和盐政,打破既得利益集团的垄断。推广兰芳带来的高产作物,如改良水稻、玉米、甘薯等和先进耕作技术,提高粮食产量。

文化与思想上: 重新评价建文帝的历史地位,为其恢复名誉。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当然是为巩固自身统治服务)。有限度地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知识(由彼得负责),鼓励实用之学。对于宗教,采取宽容政策,尊重各教派信仰(阿三成为重要的宗教顾问),利用宗教力量安抚人心,但严禁宗教干涉政治。

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同给沉疴己久的大明王朝注入了一剂猛药!虽然触动了许多旧势力的利益,引发了不少阻力和反弹,但在朱遵铭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政治手腕以及于谦等人的支持下,都被一一化解或镇压。

一个崭新的、充满了活力和变革气息的“弘光”王朝,开始在中原大地上冉冉升起!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