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杀!”
“二……”
“杀!”
营中校场上,来自各地准备阅兵的军队整齐地排列着军阵,喊杀声响彻云霄,气势磅礴。
此时此刻,苏建正腰间挎着环首刀,在点将台上不停地来回踱步,目光始终停留在校场上,神情严肃庄重。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苏建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名将领正快步跑来。
由于赵充国此时仅仅是一名普通士卒,根本没有资格首接向苏建汇报。
因此,这名将领小跑着上前,拱手行礼后说道:“禀将军,大司马来了!”
听到这句话,苏建的目光立刻投向了那名将领,急切地问道:“人在哪儿?”
大司马霍去病,那可是当今陛下的宠臣,不仅如此,他还在朝中与大将军卫青一同掌管着军务,可谓是位高权重……
这样一个超级大佬,怎么会突然来到这里呢?
“在营门口,末将得知消息后,就立刻赶来向将军禀报了。”那名将领连忙回答道。
“蠢货,为什么不请大司马首接入营?”苏建忍不住骂了一声,眉头紧紧皱起,。
那名将领低着头,不敢与苏建对视,他的双手微微颤抖着,不知该怎么回答。
苏建恨铁不成钢地看了对方一眼,转身就去交代副将继续组织训练。
此时、苏建的步伐显得有些急促,仿佛在压抑着内心的不满。
随即,苏建连忙带着人前往营门口迎接霍去病。
校场距离营门口有一段距离,为了节省时间,苏建是骑着马过去的。
马蹄声在营内回荡,仿佛也在为他的心情增添几分焦虑。
“末将苏建拜见大司马,不知道大司马到来,未有远迎,还请恕罪。”
苏建翻身下马,来到霍去病的面前,抱拳请罪。
“苏将军言重了,陛下对此次阅兵之事颇为重视,所以特地派遣本侯前来视察一番。”霍去病笑道。
“大司马辛苦了,属下人不懂事,冲撞了大司马,还望您海涵。”苏建连忙解释道。
霍去病摆了摆手,说道:“本侯来之前并没有让人提前通知,就是不想影响将士们的训练。”
苏建闻言,心里松了口气。
随即,苏建便又问道:“大司马您既然来了,为何不入营?”
“军营乃是重地,不相干人等,不得入内,莫非苏将军忘了这条规矩?”霍去病笑着反问,眼神中带着一丝调侃。
苏建闻言一愣,面色顿时一滞。他意识到自己刚才的问题有些愚蠢,不禁有些尴尬地笑了笑。
霍去病所说的这条规矩,很多人都选择性的忘却了,或许只有在用得着的时候才会记起来。
苏建暗自看了一眼霍去病的表情,心里暗自揣测着:“大司马这是何意?立军规吗?还是在敲打于我?”
霍去病眼见苏建发愣的样子,嘴角微微上扬,轻声说道:“好了,苏将军莫要多想,本侯没有别的意思,先入营吧!”
苏建回过神来,连忙拱手作揖,说道:“大司马尽管放心,末将与公孙将军得到陛下旨意后,便在大将军的部署下整军训练,定会一展大汉雄风!”
“嗯,很好!”霍去病满意地点了点头。
“大司马,这边请!”苏建轻声说道,然后引领着霍去病走向了营帐。
几名亲卫也远远跟在身后。
至于规矩吗?
那自然是要遵守的,但也得分情况而论。
霍去病此次前来,乃是受陛下之命前来视察,并非为了处理个人私事。
这两者之间,又怎能相提并论呢?
在进入军营的途中,两人边走边聊。
闲谈间,霍去病向苏建解释了自己为何会站在营门口的缘由。
霍去病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不想让那个略显执拗的年轻士卒遭受处罚。
毕竟,在如今的军队中,像这样宁愿以下犯上也要坚守原则的年轻人,实在是凤毛麟角。
话锋一转,霍去病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苏将军,如今军中,像这样的年轻人可是不多见了啊。”
苏建闻听此言,先是一愣,随即便回过神来,赶忙点头应道:“大司马所言极是,末将倒是疏忽了这一点。正好趁着此次阅兵之机,将这样的年轻人好好提拔一下。毕竟,军营就得有军营的样子,纪律严明,赏罚分明,如此方能成就一支真正的强军。”
霍去病微微颔首,随意说道:“嗯……你看着办吧!”
自古以来皆是如此,上位者随口一句夸赞之语,对于底层之人而言,往往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正所谓“得贵人相助,可事半功倍”,此语诚不我欺也。
正当此时,苏建开口言道:“大司马,不如我们先移步至帅帐之中,末将也好向您禀报一下这段时间的训练成果。”
然而,霍去病却摆了摆手,朗笑道:“本侯可不喜欢听那些文绉绉的汇报,还是首接去校场吧!毕竟,嘴上说得再天花乱坠,也不如真刀真枪来得实在。”
苏建闻听此言,便也不再多言,赶忙应道:“是,那就听大司马的。”
说罢,他转头吩咐手下人将马匹牵来。
不一会儿,马匹便己备好。
苏建再次开口说道:“大司马,校场距离此处尚有一段距离,骑马过去或许能快一些。”
“好!”霍去病闻言说道。
紧接着,他与苏建一同翻身上马。
霍去病并没有挥动马鞭疾驰,着急向着校场而去,而是西处看着军营中的情况。
半个时辰后,一行人才来到了校场。
苏建上前问道:“大司马奉陛下之命前来视察,要不您给弟兄们讲两句,鼓舞一下士气。”
霍去病摆摆手拒绝了,“本侯今日来,就是想亲眼看看将士们的真本事,鼓舞士气的话就免了,尔等在阅兵场上展现出风采时,自会有陛下的嘉奖。这次就不要打扰将士们的训练,我等随便看看就行。”
动不动就要讲两句,这可不是霍去病的作风,他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搞那些形式主义的。
苏建闻言点头应是,便派了身旁的一名将领去点讲台上告诉副将继续训练。
副将看了一眼霍去病、苏建一行人,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还是按捺住下去行礼问好的想法。
他深吸一口气,然后大声吼道:“继续操练!”
一时间,校场上刀光剑影,喊杀声此起彼伏。
霍去病转头对苏建说道:“孙子有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如今匈奴虽然北遁,但周边的南越、夜郎等国仍有不臣之心,目前却不是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之时啊!”
苏建闻言,连忙拱手说道:“大司马所言极是,末将蒙大将军保举、陛下法外开恩,以戴罪之身在军中效命,时刻枕戈待旦。”
霍去病闻言才想起这茬,之前听老舅卫青随口说过:元朔六年时,苏建与赵信二人率领三千多骑兵,却独遇匈奴单于的兵马,交战一天多,军队即将全军覆没。
而赵信见状便带着剩余的近八百骑兵,又投降于匈奴。苏建的军队全部损失,只身一人逃回……
霍去病安抚道“苏将军莫要沉于往事,如今能痛定思痛,训练士卒,便是大功一件。”
苏建感激道:“多谢大司马宽慰。”
霍去病拍了拍苏建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苏将军,你我皆是陛下的臣子,当为陛下分忧,为国家尽忠。此次阅兵,不仅是展示我朝的实力,更是要让周边诸国知道,我大汉之军威不可侵犯!”
苏建眼神坚定地看着霍去病,大声说道:“末将明白,定当全力以赴,不负陛下所托!”
霍去病闻言满意的笑了笑,适当的给下属画画大饼,既有利于工作的进度,又能维护团结……
·
万水千山总是情,给个发电行不行!
叩谢各位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