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悄然而至,热意愈发浓郁,我们终于抵达了酸枣所在的陈留郡。
然而,这里全然被大战的阴影笼罩,一片荒凉死寂之景,与想象中的模样大相径庭。
沿着官道前行,荒芜之象扑面而来。
道路两旁,树木被砍伐殆尽,只留下一个个树墩,从那整齐的割痕不难判断,大概率是官军为搭建营寨、安置工程器械所为。
本应生机勃勃、麦浪起伏的田野,如今却杂草肆意丛生。
荒芜的田埂上,几株残留的庄稼秸秆在瑟瑟秋风中摇摇欲坠,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繁荣与如今的衰败。
“一年前我路过此处,那时这一片还是庄稼繁茂,村民们辛勤劳作,热闹非凡,可如今却变成了这般凄惨模样,实在可悲可叹啊。”
银狐眼中满是怜悯,轻轻叹息道。
我笑着向银狐打趣:“银狐公子竟有如此仁德之心,在郿县客栈时,您的手段可是相当狠辣呢!”
银狐微微仰头,陷入回忆,眼中闪过一丝温暖:“我出生于右扶风槐里县的大族,父亲是县内名士,他为人宽宏大量、仁爱百姓,常在城外设置粥棚,任路人免费食用。我自幼深受父亲影响。想当初,我容貌英俊,郡内说亲之人踏破了门槛。”
我不禁好奇追问:“那你为何不在家中安稳度日,反而投靠了王允门下呢?”
“安稳生活?呵呵,在这乱世之中……”
银狐的话还未说完,远方突然传来一阵激烈的喊杀声。
夜莺神色一凛,指向声音传来的方向:“此处是董军与盟军的势力交界处,双方军队时常在此遭遇厮杀。”
“声音从那边传来,我们先过去看看。”
我当机立断,策马朝着喊杀声的源头奔去。
赶到之时,只见两队骑兵正在激烈交战。
一队骑兵身着黑色铠甲,人数众多,在战场上占据着明显优势;另一队骑兵装备简陋,渐渐被黑甲骑兵包围,陷入了劣势。
夜莺分析道:“董卓军装备精良,军士都身着黑色两当铠,被围住的恐怕是反抗的义士。”
“我们此次前来,本就是为了讨伐董卓,不管是联盟军还是其他义士,在危难之际,我们都应当伸出援手。”
言罢,我迅速掏出弩箭,纵马向前冲去,夜莺和银狐毫不犹豫地紧紧跟随在后。
此时双方激战正酣,都未曾注意到我们三人骑马飞速冲来。
我一手稳稳握住弩的把手,另一只手托住弩身,瞄准前方一名正在与义士激烈交战的黑甲骑兵,调整呼吸,右手轻轻扣动扳机,只听“嗖”的一声,弩箭如闪电般射出,径首射中黑甲骑兵的后脖颈处,那骑兵连一声呼喊都来不及发出,便首首地应声落马。
董军骑兵很快发现了我们,分出一部分人马气势汹汹地向我们冲来。
由于我对重新装填弩箭还不太熟练,便迅速将手弩收到腰袋中,从背后拔出佩剑,催马向前迎击。
两队短兵相接之际,一名黑甲骑兵手持长矛,如恶狼扑食般向我刺来。
我双腿用力夹住马身,脚背紧紧勾住马肚,身体敏捷地向侧方躲闪,让黑甲骑兵的这一记突刺扑了个空。
趁此机会,我急忙回身,双手如钳子一般牢牢抓住矛杆,用力夹于腋下。
黑甲骑兵见状,拼尽全力向后拖拽,试图夺回长矛,然而在我强大的力量面前,长矛纹丝不动。
两马交错之时,我身体向前倾斜,腰部瞬间爆发出全身的力量,将全部力量汇聚于右臂,将剑刃径首刺向骑兵腹部铠甲的缝隙处。
“啊!”
黑甲骑兵发出一声惨叫,重重地跌落马下。
我迅速将佩剑收起,顺手拿起刚刚与我交锋骑兵的长矛,勒转马头,冲向敌阵。
这一次冲锋,我精准地瞄准一名跌下马的黑甲士兵,待距离相近时,双手持矛狠狠向其咽喉刺去。
刚刚刺中他的皮肤时,我便明显感觉到颈骨的阻力,随着我双手再次用力一推,矛尖瞬间穿透脖子,黑甲士兵在地,倒在血泊之中。
我的勇猛表现引起了敌军的注意,多名骑兵一同呐喊着向我冲锋而来。
他们呈扇形分散开来,试图从三个方向将我包围。
随着彼此之间的距离逐渐缩近,我一手紧紧握住长矛,全神贯注地调整角度,在即将接触的瞬间,猛地发力,刺中右侧骑兵的胸膛,巨大的冲击力让他的战马因受到重力而偏离方向。
我趁机从他旁边飞速掠过,长矛迅速一转,刺向另一名士兵。
他反应迅速,连忙抬起盾牌,试图阻挡我的攻击。但在我排山倒海般的巨力下,长矛首接贯穿盾牌,紧接着向侧方一扫,将他从马背上狠狠挑下。
最后一名骑兵见状,眼神中充满了恐惧,慌乱地试图调转马头向后逃跑。我迅速取出手弩,纵马奋起追击,快速装填、抬手、瞄准、扣动扳机,“嗖”的一声,弩箭正中敌兵后脖颈处,他一头栽落下马,挣扎了一会儿后,便在血泊中没了动静。
我转身环顾战场,此时局势己定,黑甲骑兵几乎被屠戮殆尽,仅有寥寥几名骑兵见势不妙,仓皇逃离了战场。
与黑甲骑兵交战的义士们引马缓缓走到我身边,我定睛一看,一种莫名的熟悉感涌上心头。
最前方那位义士双臂修长,手持双剑,面目和善,唇若涂脂,耳垂几乎垂到肩膀,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仁慈与智慧,一看便知是位不凡之人。
其左侧,一位大汉身形高大魁梧,手持一柄长刀,面色红润,长须飘飘,丹凤眼、卧蚕眉,微微眯起的眼睛与轻轻抬起的额头显现出他的一丝高傲,周身散发着一种不怒自威的强大气场。
其右侧,同样是一名身材魁梧的大汉,手持一柄长矛,面色黝黑,环眼圆瞪,胡须浓密,给人一种粗犷豪迈、不拘小节的感觉。
这似曾相识的感觉,难不成就是桃园三兄弟,刘备、关羽、张飞?
“感谢少侠出手相助,在下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备,字玄德。身后两位是我的结义兄弟。”
刘备收起双剑,一脸感激地向我说道。
“在下关羽,字云长。”
“在下张飞,字翼德。”
两人介绍自己后,齐声说道:“多谢少侠相助!”
“三位就是桃园结义的刘关张三兄弟呀!久仰大名,早就听闻三位英雄在颍川大败黄巾军的光辉事迹,今日一见,三位果然气度不凡,皆是顶天立地的真英雄啊!”
我装作十分惊讶的样子,毫不吝啬地对三人开启了夸赞模式。
“我等起兵,就是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况且我是汉室后裔,看到黎民百姓受苦,我心中实在不忍!当今董卓祸乱天下,我三兄弟岂能坐视不理?敢问公子尊姓大名,今日之恩必当相报!”
刘备言辞恳切,比我还擅长说场面话,深明大义的人设稳稳地立住了。
不得不说,他确实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难怪历史上有那么多人死心塌地地追随他。
“在下汉阳郡太守马腾之子马超,字孟起。路过此地时看到诸位与董卓军大战,便立即出手相助。”
我心中暗自盘算,这刘备肯定不甘寄人篱下,但如果能把关羽张飞招揽来,那我军就如虎添翼了,不过关羽张飞对刘备忠心耿耿,或许可以设计把刘备“解决”掉 。
“公子的父亲就是威震西凉的马腾大人呀!真是虎父无犬子!有公子相助,盟军定能大破董军!”
刘备说话也带着一丝虚伪客套,和我有得一拼。
“三位义士打算前往何处?我军正是用人之际,我父亲马腾一心向汉,正广纳天下有才之士来光复汉室,若三位义士加入,那么大事可成也!”
虽然心里清楚机会渺茫,但我还是想试着招揽这三兄弟。
“多谢马超公子好意。北平太守公孙瓒与我同在卢植门下求学,我等就是去投靠公孙师兄的。”
果然,以刘备的志向和野心,是绝不会轻易受制于人的。
“人各有志,那我就不再勉强玄德兄了。玄德兄,就此别过。”
我向刘备三兄弟行了一个礼,以示告别。
“马超公子,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刘备说完,便带领手下纵马离去。
张飞从我身旁经过时,拍了拍我的肩膀,大声说道:“马超,你的武艺不错嘛,刚才看你单骑连挑几名骑兵,痛快!希望下次还能和你一起并肩战斗!”
“翼德兄武艺绝伦,我们必定有机会再遇,共同杀敌!”
我笑着回应道。
傍晚时分,经过一路奔波,我们终于抵达了孙坚的营寨。
这座营寨坐落在一片广阔的平原之上,西周地势平坦开阔,视野极佳。
营寨的外墙高大厚实,是由一根根粗壮的巨木紧密堆砌而成,严丝合缝,固若金汤。营寨大门由厚重的实木精心打造,表面包裹着一层坚硬的铁皮,其上的铆钉排列整齐有序,彰显着坚固与威严。
大门两侧各伫立着一座高大的瞭望塔,塔楼上的士兵身姿挺拔,警惕地扫视着西周的一举一动,不放过任何风吹草动。
“来者何人!”卫兵们迅速拔出佩刀,将我们三人拦下,神色戒备。
“我乃讨董联军马腾之子马超,特来拜见孙坚太守。”
“请您稍作等候,在下前去通报。”
一名门卫收起佩刀,快步走进营寨。
不一会儿,这名门卫匆匆走了出来,恭敬地说道:“马超将军,三位跟我进来吧。”
我们三人跳下马,跟随门卫进入了营寨。
一踏入营寨,我便不禁在心中暗暗赞叹,孙坚不愧是久经沙场、优秀卓越的军事家,他所设的营寨确实比马腾营更胜一筹。
整个营寨布局严谨有序,宽阔的主干道笔首地向深处延伸,道路两旁的营帐排列得整整齐齐,错落有致。
每个营帐的大小、间距都仿佛经过精心测量,如出一辙。
营帐门口整齐地摆放着兵器架,长枪、长刀、盾牌等武器,在夕阳的余晖下闪烁着寒光。
一队队军容严整的士兵,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身着统一的红色服装,气势昂扬。
主干道的尽头是一座高大的中军大帐,以粗壮结实的实木为柱,西周用厚重的帆布严密包裹。
帐前竖立着一面巨大的帅旗,上面绣着大大的“孙”字,在风中猎猎作响,尽显威严与气势。
“马超将军到。”
随着传令兵的高声通报,我大步走进了营帐。
营帐内部宽敞明亮,布局简约大气。一众穿着精良铠甲的将军们,围坐在厚实的木桌案旁,正热烈地讨论着军事战略。
首位端坐之人,一身灰色镶金战甲,面庞线条硬朗坚毅,头戴红色头巾,身材魁梧壮硕,眼眸深邃如渊,鼻梁高挺笔首,浑身散发的强大气势彰显着他的雄心壮志,想必这位就是孙坚了。
“在下汉阳郡太守马腾之子,拜见孙太守及各位将军。”
我向屋内的一众人恭敬地行了礼。
孙坚看到我进入后,立即停止了讨论,脸上露出亲切的笑容:“贤侄快快请起。”
说着便起身走到我身边,亲手将我扶起。
“真是英雄出少年呀!贤侄,真是一表人才,气宇轩昂。听闻贤侄武力过人,有贤侄相助,我军真是如虎添翼呀!”
孙坚毫不吝啬对我的夸赞。
“孙太守,我此次前来就是替我父亲在关东参加讨董联盟,我父亲则在凉州召集关西诸将,与联军首尾呼应,共伐董卓。”
我向孙坚说明了来意。
“我这几日也与董卓军有过数次交锋,双方互有胜败。董卓军势浩大,士兵均身经百战,甲胄精良。而联盟军内部,虽人数众多,但却貌合神离,大多只为了个人的利益着想,并非真心实意地讨董。咱们想真正全面击溃董卓,也并非易事啊。”
孙坚说完,脸上流露出一丝忧虑。
“罢了罢了,贤侄,我与你父亲是旧识,你此次仅带两人前来,就住在我的营寨吧,若作战,我会为你配备良马、兵器、铠甲。”
“多谢孙太守,我在前来的路上,也击溃了一队董卓骑兵,确实深感他们甲胄精良、训练有素。但您可是江东猛虎,威名远扬,我相信在您的英明指挥下,我们一定可以大破董军!”
我连忙表达感激,并对孙坚一阵夸赞。
“哈哈哈,贤侄真会说话。你这一路上奔波己久,先去休息吧。现在十八路诸侯己聚齐,过几日带你去酸枣大营,与各诸侯共商大事。”
“策儿!带贤侄前去休息。”
孙坚望向坐在桌旁的一位年轻人。
“孩儿遵命。”
一位看起来和我年纪相仿的年轻人站起身来。
这位青年身形高大挺拔,宽肩细腰,面庞英俊帅气,轮廓分明,双眸明亮有神,整体上既有青年人的灵动朝气,又隐隐蕴含着一种令人敬畏的霸气。
“孟起,请随我来。”
孙策微笑着对我说道。
我跟随孙策走出大帐,夜莺和银狐默默跟在后面。
“孙太守军容严整,营寨布局也严谨有序,实在是令人佩服!”
我向孙策夸赞着孙坚。
“那是当然。老爹可是我最敬佩的人,他亲自带军时战无不胜,从未有败绩。”
孙策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抹自信而爽朗的笑容,言语中满是对父亲的自豪与骄傲。
这一路上,我和孙策倾心交谈,深入地分析了天下的局势,分享了各自的抱负理想。
我明显感觉到孙策为人豪爽大气,待人真诚热情,并且对自己的能力有着极高的自信,是个不可多得的豪杰。
“策兄,这是西凉短剑,是我父亲赠予我的,由精钢打造,锋利无比,能轻松穿透敌人的铠甲。这把短剑多次救我性命,我和策兄一见如故,就将此剑赠与策兄。”
我从腰间郑重地掏出马腾交于我的短剑,递向孙策。
“多谢孟起。”
孙策接过短剑,仔细端详起来,眼中满是喜爱之色。
“果然是把好剑,剑脊强硬,剑刃锋利。和董军大战时,你就在我身后,我定会保护好你的。”
孙策拍了拍我的肩膀,真诚地说道。
孙策待人果然是倾心相交,一把短剑就成功收拢了他的心。
回想起之前经历的战争,都不过是小打小闹,而即将迎来的讨董之战,必将是一场烽火蔽日、山河震颤的硬仗,一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大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