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苏夏早早起来,洗漱好,背上背篓,,犹豫了一会,又拿了两个地瓜往厨房走去。
此时的陈家一大家正在吃饭,早饭野菜糊糊汤,稀的能看见碗底,大人一人两个大的红薯,小孩一人一个小的。
苏夏看着陈家人吃饭也没管,挨个打声招呼。
就进入正题了,“娘,我今天去县城看看有没有粮食,中午回不来,麻烦你把这地瓜蒸了给妞妞。”
“你拿回去吧,老娘还能差自己孙女一点吃的”
“娘,你要不要,我可真收起来了”
苏夏才不管客气,给她不要,不要自己留着吃。
这话惹得屋子的人,嘴角抽搐,这人还是一如既往的噎人。
苏夏看陈母收了也没管其他人,跟公婆告别就走了,两个小时路程,自己的抓紧。
这边的一大家子,陈母是习惯了,陈父深沉,作为公公也不好说儿媳。
饭桌上都是吸溜吸溜喝汤的声音
二弟妹夏来娣,看了一旁边的三弟妹一眼,努努嘴。
刘春夏喝了一口粥,没搭理这个二嫂,自己又不傻 主动找事,也就这个二嫂不知深浅,老是找大嫂麻烦,也不看看人公婆都没吱声。
夏来娣带着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看着三弟妹,
又看见自己男人那狼吞虎噎的架势,
眼珠子一转,慢悠悠的起了声:“这大嫂一大早不睡懒觉了,怎么这么勤快了呢?是不是?
啪的一声……
陈母筷子一摔,首接怒了,“你个蹦不出屎的玩意 ,净他妈胡咧咧,把你那心思给老娘收起来,有那闲出屁的时间,给我老陈家生个孙子,你别说去县城,老娘都能把你送上天。”
夏来娣本来还想反驳一下,一听孙子,肩膀都耷拉下来了,默默的 闭嘴了。
一旁的刘春霞小心的看了一下婆婆,摸摸自己的肚子,怎么就 不争气呢,这都好几年就是怀不上。
没有儿子抬不起头。
陈母一通骂 不止两个儿媳妇,连在坐陈家三位男士都消沉了。
吃完就上工去了,没有孙子,没有儿子 ,一想到有可能绝户,陈父都想晕了算了。
去县城的苏夏没管陈家的官司,出来半个小时,看路上没啥人了,走进旁边林子里 。
出来时推着自行车,骑上车飞快的 往记忆中县城走去。
快到时找到没人的地方把车收起来。
背着背篓先去供销社,进去顺着人流挤进去,看了一下柜台上的商品,把快过期的票都用了。
出来后背篓己经有:两斤大白兔,一斤水果糖,半斤木耳,海带半斤,两个枕巾子,半尺棉布,两斤棉花,买的 出不多了。
背着背篓去了肉摊前买了两斤肥肉多瘦肉少的,
又去粮店,一看今天供应粮食了,拿了10斤玉米面,一打听知道只有这个,每个人最多就这些,还得有粮票。
可能是外地运来的粮食。
记忆中的资料里三男困难时期,也有灾情少的地届
把快要过期的票都用了,苏夏才放松下来。
苏夏背着背篓走到没人的胡同里,确定没人,用意念全放空间里。
背着空背篓又去了邮局,找工作人员首接拍电报到藏省,“提款机近一年都在这个地方驻扎呢 ”
电报内容:缺粮,缺厨房。
搞定五个字,一个字5分,一共2毛5。
苏夏一脸高兴的从邮局出来,首接走到国营饭店,进去先观察观察,真实的国营饭店 可不是后世杜撰的。
最后一脸遗憾的出来了,县里也缺粮食,国营饭店都快名存实亡了。
苏夏又找到废品收购站:
看见守门大爷,“大爷,我买点报纸糊墙用。”
大爷头都不抬,“进去吧”
苏夏心里还想着,怎么没像小说里得,大爷提醒主角“少看 ,拿完赶紧出来”
等自己进仓库里一看,“我去,这真是废品啊,普通烂铁,破木头什么,哪有什么梨花木,桃木……
哎,不是大爷不提醒啊,是自己不是主角命啊”
苏夏最后花了5毛钱买了一堆报纸,够糊整个大队的墙了。
苏夏走出县城后,趁着没人把报纸全放空间,拿出自行车,两腿一蹬,就走了,快到大队时找个没人的地方自行车收起来,用意念往背篓里放了10斤玉米面,供销社买的2斤大白兔,1斤水果硬糖,2斤鸡蛋糕,2斤江米条,两个枕巾。
又从空间里拿出了2斤鸡蛋,2斤咸鸭蛋,3斤挂面,自己一套半袖裤子,两双布鞋,
小孩一套衣服,凉鞋一双,布鞋一双,看着好差不多的。
擦脸的宝宝霜,老式肥皂,1斤红糖1斤白糖,这些东西都快把背篓装满了。
苏夏都快背不动了,暗暗使劲就往村里走去,这时候都在上工,挺好,赶紧往家走去
到家后,累的不行,这身体还得养着了。
歇了一会,起来把背篓整理一下,自己和孩子的零食全放立柜里,顺道又放了3个苹果,3个橘子3个梨。
穿的什么都放在炕柜里。
又从空间里找了一个老式纸盒子,把宝宝霜,香皂,护手霜,花露水,蚊香放里面,整个放在立柜上面,这样拿去也方便。
又拿出一个小半打镜子靠墙放在立柜上,木梳,皮筋,架子,小孩用的也都拿出来一点找个小盒装起来放到柜子上。
又拿出两个陶瓷缸里面放上药膏牙刷正好两个人用,又拿出两个陶瓷缸当水杯用。
等收拾完,苏夏就歇着了,这会是暂时什么都不缺了剩下的等厨房捡起来再说。
躺在炕上,拿出一个平板找个小说,一边喝奶茶一吃点空间里的零食,真是惬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