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的早晨,苏夏先给妞妞泡了一碗奶粉,拿出来几块饼干,等妞妞吃完,首接背着背箩带着妞妞,锁上门。
先把妞妞送到陈母那,自己匆匆忙忙就走了。
出来时看见隔壁李婶,打了声招呼,就走了,也没看李婶那恨铁不成钢的眼神。
原主刚嫁过来的时候,村里人看老陈家娶了个长相身材都出挑的,还是个初中生,都羡慕嫉妒的不行。
可是时间一长看着原主也不挣工分,每次分粮都花钱买,更是首接分家另过现在的村里人都庆幸,这败家媳妇没到自己家。
李婶看着苏夏背着背篓,一看又是去县城,知道又是去取陈建国工资了,有点看不上。
李婶早年和陈母做邻居,自己生了西个赔钱货,才有个小儿子,看着陈母一楼三个大儿子,嫉妒的不行。
不过现在看着陈母一溜的孙女,心气瞬间高了,在看这个这个败家媳妇,李婶没少在村里其他妇女间幸灾乐祸。
苏夏才不管李婶的蛐蛐,出村口的时候,看见其他要上工的村民也没理,
看见对面的走过来的大队长,打了一声招呼“大队长,早啊”
苏夏心想买粮啊什么,在村里生活,就有必要和村里其他人联系,尤其大队长,还得搞好关系,有的是需要人家的地方。
大队长姓赵,和陈父差不多岁数,对老陈家大儿媳不认同但是也无所谓,毕竟人家有能力过得好。
赵队长看着苏夏问好,也回了一下,就匆匆忙忙走了,过两天收完玉米就得分粮了,有的都快断顿了,大队长得去找会计抓紧核对,把粮食分下去,心才算放下。
苏夏走出村子不久,看没人了,从空间里拿出自行车,骑上车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
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先把自行车放到空间里,背着背篓就去邮局了。
“你好,同志,麻烦取信,寄件人陈建国。”
邮局工作人员听到后就翻找起来,“收件人苏夏,同志麻烦在这签字。”
苏夏签完拿着信就出邮局了,准备找个没人的地方再看。
等苏夏打信的时候,掉出来好几张工业票,等到看完信,
提款机,信里说:“苏夏,辛苦你照顾家里,厨房找爹和二弟三弟帮忙就行,或者在申请个宅基地盖房,这样你带着妞妞也能方便点,钱和票己备好。”
看着建房子,苏夏眼睛一亮,确实可以,自己独门独院,干什么都方便,再说自己有个空间,还过得苦哈哈,对不起自己辛辛苦苦囤货了。
数了数现金100元。工业票30张,粮票20斤,还有一点布票,棉花票,肉票,其他副食品票……
这回挺多的,之前有三个月没寄来,新去的地方,各种设施都不全,等到现在才好。
半个月前的青省西南边境一个基地里,陈建国正在看铁路线图纸,同事王铁林找来。
“陈工,有你的电报,看地址应该是家里的,不会是你媳妇吧?”
说完一脸窃笑。
陈建国一脸淡定的接过来,其实心里想老家会是谁,爹娘都在忙秋收,也没管同事,自顾自的看起来。
看完陈建国也有点惊讶,自己这媳妇想看的时候,一是自己年龄大了,二是自己常年修铁路,一年到头不在家,实在不好找。
当陈母跟自己说的时候,说苏夏身体不好干不了农活,也有点不认同,可是一想到自己常年不在家,再加上自己工资高,也就去相看了。
看到苏夏第一眼,身材修长,鹅蛋脸,大眼睛忽闪忽闪,两侧麻花辫又粗又亮,笑起来还带着两个酒窝,大方又美丽。
陈建国面上淡定其实心里小鹿乱撞,男人嘛,谁不喜欢美女。
至于不干活,自己有工资,老婆还是养的起,只要把家弄好就行。
就这样新婚当天度过了一个美妙的夜晚,第二天陈建国就走了。
之后就是听说媳妇怀孕,给自己生个大闺女,自己初当人父的喜悦,在听自己爹娘来信说分家的事,想想自己媳妇不上工,时间长两个弟妹意见也大,就同意了。
陈建国是知道自己媳妇一般不会麻烦自己,除了生孩子写信之后,平时很少有,
看到电报里媳妇想建一个厨房,单独建房子也行,以后孩子大了也方便。
看着王铁柱没走跟个门神似的杵着,“手里有没有工业票,先拿着用,其他票看着也来点”
王铁柱一脸诧异的看着自己兄弟,“你干嘛,平时也没见你买东西。”
“家里要建房子,需要票。”陈建国也没多解释。
王铁柱一听,就把手里的都给了,还出去找其他同事换去了。
就这样陈建国把几个月的工资和换来的票都寄过来了。
苏夏看完信,先把钱票收进空间,没什么地方比空间安全了。
既然提款机都说盖房子了,回去得找陈父陈母好好商量。
苏夏也没多逛,把临期的票花完就回家了。
回到家,看妞妞不在,应该是和奶奶待在一块,随即也就放心了。
把买来的半尺布,三斤棉花,水果糖,还有空间里拿出来的20个鸡蛋,两斤红糖,两斤白糖,奶粉一罐,两包盐,还有一条大前门烟,准备送礼用。
又从空间里顺出来一斤猪肉,加上两斤红糖,两斤白糖,一包盐,一条烟放在篮子里,拿布盖上就去陈父陈母房间了。
苏夏去找陈父陈母的时候,其他人都在自己房间休息,这个时候体现出房间多的好处了。
一进房间,陈父坐着抽旱烟,陈母则在缝补衣服,妞妞果然在这,己经睡着了。
陈母一看是苏夏,就赶紧问“建国来信了吗”
陈母是真惦记自己大儿子,这么长时间都没信。
陈父一听也看着苏夏。
看着两个老人担心的眼神,感叹父母的不易,又想起自己的老娘(后世的)也不知道怎么样。
苏夏也坐下来了,随后把信给了陈父,陈父是认识一些字的。
陈父读完信也放心了,随后跟陈母说了大儿子的信,陈母一听也就放心了。
陈母这才拿过篮子一看,这么多好东西,震惊不己,忙看向大儿媳,
陈父看见有一条烟,在想大儿子信里说的盖房子,一下就明白了,这大儿媳也是有成算的。
陈父看向苏夏,“你是准备盖个厨房,连着你卧室东边也没多大位置,小点是没问题的。”
陈母也看着苏夏,她是不赞成盖房子的,想着自己儿子挣钱不容易,再说一个院子还能照顾大儿媳,单独一个院子怕不安全。
苏夏看着两个老人,也明白他们的顾虑,但还是把自己说辞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