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不断受到误导线索的干扰,局里的气氛愈发凝重,一场内部的讨论也随之展开。
众人围坐在会议桌旁,个个面色阴沉。房间里弥漫着压抑的气氛,仿佛乌云密布,随时可能降下暴雨。
“我觉得咱们不能再这么盲目地查下去了,得换个方向!”小李率先打破沉默,他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焦躁。他的双眼布满血丝,声音也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
老张皱着眉头反驳道:“换方向?说得容易,那往哪儿换?我们已经投入了这么多精力在现有的线索上。每一条线索都是我们辛辛苦苦挖掘出来的,哪能说放弃就放弃?”老张的声音粗哑,脸上的皱纹仿佛更深了。
刘秘书轻声说道:“可是一直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我们似乎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每次以为找到了关键,结果都是空欢喜一场。再这么下去,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让真正的线索被掩盖。”她的声音轻柔但坚定,带着一丝忧虑。
“那也不能随便乱换,万一新的方向更错呢?”老张坚持自己的观点,他双手抱在胸前,一脸的固执。
夏晓东一直静静地听着,这时开口道:“大家先别激动,冷静地分析一下。我们都想尽快破案,但冲动和争吵解决不了问题。”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试图让大家平静下来。
“局长,我认为我们应该重新评估之前的调查方法,是不是有什么漏洞。”小李说道,他急切地看向夏晓东,希望得到支持。
老张哼了一声:“能有什么漏洞?该做的我们都做了。每一个步骤都是按照程序来的,我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刘秘书赶紧说:“老张,话不能这么说,也许我们有些地方疏忽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得承认可能存在的不足。”
“疏忽?你倒是说说哪儿疏忽了?”老张的声音提高了几分,他的目光紧紧盯着刘秘书,充满了质疑。
“比如对证人的保护,也许就是因为我们没做好这一点,才导致证人被威胁,提供了错误的信息。”刘秘书说道,她的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表情严肃。
小李接着说:“还有对线索的筛选,是不是太过于急切,没有经过充分的验证就认定是有用的。有时候我们太渴望找到突破,反而忽略了一些细节。”
老张摇摇头:“当时的情况紧急,哪有时间充分验证?每一个线索都可能是救命稻草,我们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可这正是问题所在啊!”小李提高了音量,他的脸涨得通红,“正是因为这样的急切,才让我们一次次陷入误导。”
“好了好了,别吵了!”夏晓东拍了拍桌子,声音响亮而严肃,“大家都是为了破案,别伤了和气。我们是一个团队,需要团结协作。”
“局长,那您说怎么办?”有人问道,声音中带着迷茫和期待。
夏晓东沉思片刻:“我理解大家的想法,老张担心轻易改变方向会浪费之前的努力,小李和刘秘书则认为现有的方法需要改进。其实都有道理。我们不能完全否定过去的工作,但也不能固步自封。”
“那到底是改还是不改?”小李急切地问,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焦虑。
夏晓东说:“我觉得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做一些调整。不能全盘推翻,但要优化和改进。”
老张不太满意:“调整?怎么调整?”他的表情依然严肃,显然对这个答案不太满意。
夏晓东解释道:“比如加强对证人的保护措施,确保他们的安全和诚实。重新审视线索筛选的标准,不能只看表面,要深入分析和验证。”
“这能行吗?”老张还是有些怀疑,他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刘秘书说:“不试试怎么知道?总比一直原地踏步好。我们已经被困在这里很久了,必须尝试新的方法。”
小李也点头:“我同意局长的想法。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有所行动。”
老张沉默了一会儿:“那好吧,就按局长说的试试。但如果不行,我们还是得回到原来的方法。”
“但是,”夏晓东接着说,“我们也不能完全放弃现有的线索,说不定其中还有我们没发现的关键。也许那些误导的线索中隐藏着真正的指向。”
“局长,这不是又回到原点了吗?”有人小声嘀咕,声音中带着不满。
夏晓东严肃地说:“不是回到原点,而是更全面地看待问题。我们不能因为受到了误导就全盘否定之前的工作。每一个线索都可能是拼图的一部分,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正确的位置。”
讨论持续了很久,大家各抒己见。
“我还是觉得应该把重点放在寻找新的线索上。”小李说道,他的态度坚决。
老张反驳道:“新线索哪有那么容易找?还是要从现有的深挖。我们已经熟悉了现有的线索,重新找新的,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刘秘书叹了口气:“这样争论下去也不是办法,我们得统一意见。时间不等人,我们不能一直在这里僵持。”
夏晓东说:“这样吧,我们分组行动。一组继续深挖现有线索,一组尝试寻找新的方向。这样既能不放弃现有的成果,又能开拓新的可能。”
“这能行吗?”有人提出疑问,声音中充满了不确定。
夏晓东坚定地说:“行不行,试过才知道。但大家一定要密切配合,及时交流。我们是一个整体,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攻克这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