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星儿离开,喊上张婆婆和翠婶,“咱们去新宅子看看吧!”
三人坐上马车,很快就到了新宅。
朱漆大门两侧石狮栩栩如生,唐星儿跨过半人高的门槛,迎面便是一座双面镂空的青砖照壁,中间浮雕“麒麟献瑞”,西周缠枝莲纹环绕。绕过照壁,开阔的前庭铺着回纹青砖,西角立着汉白玉灯柱。
东侧三间倒座房作门房与账房,窗棂雕着万字纹;
西侧为杂役房与库房,檐下挂着成串的干辣椒。
东南角设有柴房与茅厕,覆着青瓦竹篱;西北角一口老井,井台刻着“清泉甘冽”,井绳磨得发亮。
穿过垂花门,檐下倒悬的莲花垂柱染着丹砂红。
中庭中央是方形荷花池,池底铺着五色鹅卵石,锦鲤穿梭在睡莲间。
池上九曲石桥连接东西厢房,东侧三间为书房与客房,窗畔摆着兰花盆,书架上青瓷瓶插着新折的竹枝;
西侧是管家与账房先生的居所,窗前种着石榴树。
正房五间前出抱厦,明间摆着酸枝木太师椅,墙上挂着山水屏风,两侧厢房用作临时储物与待客茶寮。
穿过月洞门,映入眼帘的是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山间瀑布潺潺流入下方锦鲤池。
庭院铺着鹅卵石小径,两侧种满腊梅与翠竹。
正房五间为内眷居所,明间设着湘妃竹屏风,分隔出起居与用餐区;
东次间是主母卧房,紫檀木拔步床挂着鲛绡帐;
西次间作梳妆室,嵌螺钿的妆奁摆满胭脂水粉。
东西耳房各两间,东耳房住着嬷嬷与贴身丫鬟,西耳房改作绣房。
后院角落设有马厩与车房,外覆灰瓦,隐在竹林之后;
西南角的小厨房,专为内宅供应羹汤。
青砖铺就的十字甬道将地面一分为西,东侧栽着两株玉兰,西侧是几丛开得正盛的芍药,花间蜿蜒着鹅卵石小径,首通抄手游廊。
廊下悬着几盏竹编灯笼,风过时轻轻摇晃,投下细碎的光影。
穿过垂花门,第二进院落实为整座宅子的核心。
院中挖了半亩方塘,睡莲浮于水面,锦鲤穿梭其间,池边九曲石桥连通东西厢房。
东侧厢房窗棂雕着缠枝莲纹,窗下种着一垄薄荷,风过时香气沁人;
西侧厢房门前架着葡萄藤架,尚未结果的藤蔓垂落如碧帘。
正房台阶下左右各摆着一对铜鹤香炉,袅袅青烟升腾,与屋檐角悬挂的风铃相映成趣。
踏着青石台阶穿过垂花月洞门,便到了幽静的第三进院落。
这里花木繁茂却不显杂乱,东侧是一片竹林,竹叶沙沙作响;
西侧则是一座小假山,山间隐着一处清泉,水流叮咚坠入下方小潭。
潭边种着几株腊梅,此时虽未开花,遒劲的枝干却自有风骨。
正北是三间上房,门前石阶铺着深褐色的木板,檐角挂着铜铃,微风拂过,清脆的铃声与泉声交织,更显静谧清幽。
看完宅子,唐星儿满意地点头:
“整座宅子布局精巧,一步一景,既有大户人家的气派,又不失雅致清幽。
这个宅子真心不错。”
翠婶笑着说:
“小姐,还有一处您没看过,在三进后面还有一片空地,老奴想着咱们可以种点果树和蔬菜。”
唐星儿听了,又感叹起来,自己最爱的水果己经好久没吃过了,要是自己的空间也跟来就好了。
“那你去找些果树来栽上,如果来年结出果实,大家都可以吃上水果了。”
几人看完院子,到了正厅,就看到二十余名丫鬟小厮齐刷刷跪地,“奴婢/奴才,见过小姐。"
"起来吧。"
唐星儿踩着汉白玉台阶,指尖抚过雕花廊柱,"家里的规矩,翠婶己经给你们讲过了,我不喜繁文缛节,但丑话要说在前头——"
她忽然转身,眼波扫过众人,"偷奸耍滑者,即刻逐出府;泄露府中机密者,送官法办。"
“是,谨遵小姐教诲。”
随后,唐星儿给大家重新起名以后,又给大家安排了需要做的事情,便跟张婆婆和翠婶离开新家。
三人回到唐宅以后,唐星儿便跟张婆婆回了房间,她拉着婆婆的手,认真地说道:
“婆婆,皇后生辰宴以后,王爷的正妃人选就要定下来了,等王爷成婚的时候,我打算离开王府。
原本,我打算带着你一起离开的,但是我父母不日就将来京城了,我想着不然你就跟我家人一起生活吧!
这样,也省得我们一起奔波。
过几年等风波过去以后,我再跟你们联系。”
张婆婆担忧地问:
“星儿,你一个人在外面婆婆怎么放心的下啊?你又怎么逃走啊?”
唐星儿拍拍她的手:
“婆婆,你放心吧,我自有安排。你先在心里有个底,等我家人来了以后,我再跟你们说。”
张婆婆点点头,“好,我听你的,等你稳定下来,婆婆再去找你。”
跟张婆婆说完,唐星儿回了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