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走后,刘嫂又送来了新抓的汤药,“婆婆,药煎好了。”
张婆婆起身,端过药碗,说:
“星儿,药煎好了,快趁热喝了。”
唐星儿看着那碗汤药,脸上闪过一丝无奈,但还是强挤出一丝笑容,接过药碗。
她深吸一口气,忍着那股刺鼻的苦味,仰头将汤药一饮而尽,喝完之后,还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她在心里暗自感叹:
“要不是自己空间没来,何苦喝着比命都苦的汤药。”
唐星儿接过药碗,一饮而尽。
张婆婆看着她,心疼地说:“星儿,你可别瞒着婆婆,到底咋回事?”
唐星儿擦了擦嘴,笑着说:“婆婆,我真没事儿,您就别瞎想了。”
“有事你可别一个人担着,一定要告诉婆婆知道吗?”
“好,我知道了,咱们去给亲伯母诊治吧!”
两人收拾一下,一起去了乔母的房间。如房间里,乔母正半靠在床头,看到她们进来,脸上立刻露出笑容。
“姑娘,你来了。”
唐星儿坐在床边,关心地问乔母:
“伯母,今天感觉怎么样?”
乔母拉着唐星儿的手,笑意盈盈地说:
“姑娘,多亏了你的诊治,我这身子比之前好多了,肚子没以前那么疼了,昨天晚上总算睡了一个安稳觉。”
唐星儿微微颔首,脸上露出欣慰地笑容:
“那就好,我再给您诊诊脉。”
说着,她轻轻伸出手,搭在她的手腕上,房间里顿时安静下来,只能听到窗外偶尔传来的鸟叫声。
片刻以后,唐星儿松开手,笑着说:
“伯母,您的脉象平稳了许多,看来药很有效果,今天我再给您针灸一下,接下来,您坚持吃药就好了。”
随后,唐星儿给乔母做了针灸,针灸过程中,唐星儿不时和乔母聊些家常,分散他的注意力。
三人说到乔明渊,张婆婆说:“今日是乔公子授课的第一天,禹泽说乔公子讲课生动有趣,他特别喜欢听。”
唐星儿:“那就好,禹泽这么小,觉得有趣,才能听得进去。
对了,家里也没有别的孩子,就让明玉跟着一起学习吧。”
乔母一听,连忙拒绝道:
“姑娘,这怎么使得,我们一家在府上白吃白喝就够不好意思了,怎么还能跟小公子一起学习,不行不行。
我想着让她在府里帮忙干点活计,我们在这里待得还安心些。”
唐星儿:
“伯母,这有什么不行的,明玉的年纪还小,要做事也做不来多少。
再说严格来说,你们应该是府上的客人,断没有要你们在府上做工的道理。”
张婆婆也在一边说:
“是啊妹子,星儿说的对,你就听她的吧。
让明玉读书识字,以后对她大有益处。
多学些知识,将来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能更有底气。
在学习一些管家的本事,将来,说不定还能找到一家定好的夫家呢。”
乔母面露犹豫之色,嗫嚅着:
“姑娘,老姐姐,你们说的这些我都懂,可我总觉得占了这么大便宜,心里过意不去。
明玉这孩子,要是能读书,她肯定高兴坏了,只是……”
张婆婆也在一旁帮腔:
“篾子,你就别推辞了。
星儿这是真心为明玉好,你家明渊不也在教小泽读书嘛,就当是互相照应。
孩子们一起学习,也能有个伴儿,热热闹闹的多好。”
唐星儿接着说:
“好了,伯母,这事儿就这么定了,明天就让明玉跟着禹泽一起去书房。”
乔母眼眶微微泛红,感动地说:
“姑娘,你真是菩萨心肠,我们一家何德何能,能遇到你这样的好人。明玉能有这样的机会,都是托了你的福。”
说着,乔母就要下床给唐星儿行礼。
唐星儿连忙扶住乔母,着急地说:
“伯母,您可千万别这样,折煞我了。您就安心养病,这些事儿您别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