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证实这个推测,泠崖和陆西川决定深入调查“星源生物”使用的基因改造技术。他们深知,只有揭开这项技术的神秘面纱,掌握确凿证据,才能真正将“星源生物”的阴谋公之于众,阻止可能发生的生态与健康危机。
从林教授办公室出来后,泠崖和陆西川心急如焚,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泠崖的工作室。工作室里弥漫着淡淡的书香,一排排书架上摆满了专业的学术书籍和资料,电脑连接着各大权威数据库,这里就像是他们探寻真相的前沿阵地。
泠崖迅速坐到电脑前,手指如飞地敲击键盘,眼神紧紧盯着屏幕,一边检索相关信息,一边对陆西川说道:“西川,情况十万火急,咱们得争分夺秒搞清楚‘星源生物’到底用的是什么基因改造技术。只有把这关键证据攥在手里,才能让他们原形毕露,再也没法狡辩。”
陆西川点点头,神情严肃,他走到书架前,目光在一本本厚重的书籍间穿梭,最终拿下几本基因学领域的权威著作,说道:“泠崖,你说得没错。但这种敢于突破安全底线的技术,肯定被‘星源生物’藏得严严实实,想在公开资料里找到它,绝非易事,咱们可得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说罢,两人立刻投入紧张的工作。泠崖专注于线上数据库的搜索,不断变换关键词,在海量的学术信息中艰难筛选。陆西川则坐在一旁,将书本摊开在桌上,一页页仔细翻阅,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隐藏线索的角落,希望能从经典的基因学理论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时间在紧张而安静的氛围中悄然流逝,工作室里只有电脑键盘急促的敲击声和书页轻轻翻动的声音交替响起,仿佛在演奏一场探寻真相的神秘乐章。
过了一会儿,泠崖突然兴奋地喊起来:“西川,你快来看,我找到一篇相关的论文,题目是《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潜在应用》,说不定能从中发现点什么关键线索。”
陆西川急忙放下手中的书,凑到电脑前。两人的目光紧紧锁定在屏幕上,快速扫动着文字。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他们原本满怀希望的神情逐渐被疑惑和凝重所取代。
陆西川眉头紧皱,疑惑地说:“泠崖,这篇论文确实提到了一些前沿的基因改造思路,方向上看似和‘星源生物’的技术沾边,可通篇都没明确指出具体的技术方法啊。而且好多关键部分都是一笔带过,轻描淡写,就好像有人故意在遮遮掩掩,有所保留。”
泠崖点了点头,神情愈发凝重:“是啊,看来这些所谓的相关资料,都只是在外围打转,根本没触及到核心内容。‘星源生物’肯定对这些资料动了手脚,不想让我们轻易找到真相。咱们不能在这一棵树上吊死,再找找其他的。”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他们像是不知疲倦的探索者,在学术的海洋里疯狂搜寻。泠崖不断刷新着数据库页面,查阅了无数的学术期刊、研究报告;陆西川则在书架间来回穿梭,从最新的研究成果到经典的学术著作,几乎翻遍了所有可能相关的书籍。
但结果却令人沮丧,每一份看似相关的资料,都像是被刻意设置了重重障碍。要么关键信息模糊不清,要么技术细节语焉不详,始终无法让他们获取到实质性的内容。
泠崖有些疲惫地靠在椅背上,伸手揉了揉酸涩的眼睛,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西川,这也太难找了。感觉我们就像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摸索,西处碰壁,始终找不到那盏能照亮真相的明灯。再这么下去,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揭开‘星源生物’的真面目。”
陆西川却没有丝毫放弃的念头,他一边继续在书架上仔细寻找可能遗漏的资料,一边坚定地说道:“泠崖,别灰心。‘星源生物’既然敢在克隆蔬菜项目中用这种技术,就不可能做到完全不留痕迹。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我们再仔细找找,说不定下一秒就能发现被忽略的关键线索。只要我们不放弃,真相总会浮出水面。”
就在这时,陆西川的目光突然定格在书架的一个角落里,那里有一本略显陈旧的期刊,封面有些磨损。他眼睛一亮,像是发现了宝藏一般,伸手抽出那本期刊,说道:“泠崖,这本期刊是几年前的,我记得当时在基因改造技术领域有一些争议性的讨论,说不定能在里面找到点有用的东西。”
两人再次满怀期待地将期刊翻开,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然而,命运似乎又跟他们开了个玩笑。期刊中虽然提到了几种新兴的基因改造技术,但对于每种技术的描述都极为模糊,关键的技术参数、具体的操作流程都没有详细说明,犹如雾里看花,始终让人摸不着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