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六十年代 第二十九章:风云突变
第一节:公社的新指示
清晨,薄雾还未完全散去,二牛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打开门,原来是公社的通讯员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二牛,快,公社有紧急指示,要你马上过去开会!”通讯员说完,便转身匆匆离去。
二牛心里一紧,顾不上洗漱,套上那件洗得有些发白的中山装,就往公社赶去。一路上,他心里琢磨着到底是什么紧急事情。到了公社会议室,里面己经坐满了人,有各个生产队的队长,还有公社的一些干部。二牛找了个空位坐下,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安。
公社书记严肃地站在前面,清了清嗓子说道:“同志们,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是有重要任务传达。上头有新指示,为了响应国家发展农业生产的号召,咱们公社要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改造工程。每个生产队都要出劳动力,务必在秋收前完成任务。”书记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这不仅关系到咱们公社今年的收成,更关系到国家的粮食战略。大家务必重视起来!”
二牛听了,心里明白这是个艰巨的任务。他所在的生产队,青壮年劳动力本就有限,要完成分配下来的农田改造指标,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散会后,二牛心事重重地往回走。他知道,回去后得立刻和队员们商量对策,可不能拖了公社的后腿。
第二节:队里的商议
回到生产队,二牛马上召集了队里的骨干开会。众人围坐在队部的旧桌子旁,神情凝重。二牛把公社的指示传达了一遍,大家都陷入了沉默。半晌,老队长抽了口旱烟,缓缓说道:“二牛啊,这任务可不轻呐。咱们队里年轻力壮的都去支援县里的水利工程了,剩下的大多是妇女、老人和孩子,这可咋整?
二牛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说:“叔,办法总比困难多。虽然咱们劳动力少,但可以合理安排。咱们把能干活的都组织起来,分成几个小组,妇女同志可以负责一些轻体力活,像平整土地、运送肥料啥的。老人和孩子们也能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比如捡石头、除草。咱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完成任务。”
金花也在一旁点头说道:“二牛说得对,咱们不能被这点困难吓倒。我可以组织妇女们成立突击队,保证把分配给咱们的任务干得漂漂亮亮的。”金花的话给大家带来了一些信心,众人纷纷表示愿意听从安排,为队里出一份力。
于是,二牛开始详细地布置任务。他把生产队的土地划分成几个区域,每个小组负责一块。同时,还安排专人负责工具的准备和维修,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大家各司其职,一场紧张的农田改造工程就此拉开帷幕。
第三节:困难重重
第二天一大早,生产队的队员们就带着工具来到了田间。太阳渐渐升起,晒得人身上暖洋洋的,但大家的心情却并不轻松。一开始,工程进展还算顺利,妇女们哼着小曲,有条不紊地平整着土地。然而,没过多久,问题就出现了。
负责运送肥料的小组报告说,队里储备的肥料远远不够,按照目前的用量,最多只能维持两天。二牛一听,心急如焚。没有肥料,土地的肥力就上不去,农作物的产量也会受到影响。他立刻安排人去附近的生产队借,自己则带着几个队员去公社申请调配。
在公社,二牛好说歹说,公社领导才答应从其他生产队匀一部分肥料过来。但这也只是解了燃眉之急,长期来看,队里还得想办法增加肥料的储备。回到队里,二牛又得知,由于连日的劳作,一些工具出现了损坏,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看着疲惫不堪的队员们,二牛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知道,现在不是气馁的时候。他鼓励大家说:“同志们,咱们遇到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工具坏了,咱们自己修;肥料不够,咱们再想办法。只要咱们团结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第西节:金花的努力
金花带领的妇女突击队一首是队里的主力军。面对各种困难,金花没有丝毫退缩。她看到队员们因为肥料短缺而有些沮丧,便站出来说道:“姐妹们,咱们不能光靠外面的支援。咱们自己也得想办法找肥料。咱们去村里的猪圈、牛棚收集粪便,再加上一些草木灰,这不就是很好的肥料嘛。”
妇女们听了,觉得金花说得有道理,纷纷响应。于是,每天收工后,金花就带着妇女们挨家挨户地收集粪便和草木灰。虽然这项工作又脏又累,但没有一个人抱怨。在金花的带动下,队里的肥料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同时,金花还发现,由于长时间的弯腰劳作,一些妇女的腰都出现了问题。她心疼姐妹们,便利用休息时间,跑到镇上的卫生院,向医生请教一些缓解疲劳和伤痛的方法。回来后,她把这些方法教给大家,还组织大家在劳作间隙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在金花的关心和照顾下,妇女突击队的队员们干劲更足了。
第五节:意外的支援
就在生产队为农田改造工程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原来,县里支援水利工程的队伍提前完成了任务,二牛队里的青壮年劳动力提前回来了。这可把大家高兴坏了,二牛激动地说:“这下好了,有了这些小伙子们,咱们的工程进度肯定能加快!”
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一回来,就立刻投入到了农田改造工程中。他们力气大,干活速度快,原本进展缓慢的工程一下子有了起色。他们和妇女们、老人孩子们配合默契,挖土的挖土,运土的运土,整个田间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不仅如此,村里的一些知青听说了生产队的困难后,也主动前来帮忙。他们虽然没有太多的农业生产经验,但学习能力强,在老队员的指导下,很快就上手了。知青们带来了一些新的知识和理念,为工程的开展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农田改造工程逐渐走上了正轨,按照计划有序推进。
第六节:工程的突破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田改造工程进入了关键阶段——挖掘灌溉水渠。这是一项技术活,也是体力活,水渠的走向、深度和宽度都有严格的要求。二牛请来了村里经验丰富的老把式来指导,自己则带领着队员们日夜奋战在工地上。
一开始,挖掘工作进展得并不顺利。由于土质坚硬,一锄头下去,只能刨起一小块土。但大家没有放弃,小伙子们轮着班干,累了就换一批人。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终于挖出了一条初具规模的水渠。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水渠的底部不平整,容易造成水流不畅。
这时,金花提出了一个想法:“咱们用石板把水渠底部和两侧铺上,这样既能保证水流顺畅,又能防止水渠坍塌。”二牛听了,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大家又开始西处寻找合适的石板。在村里的一处废弃石场,他们找到了足够的石板。经过一番艰苦的搬运和铺设,一条坚固、平整的灌溉水渠终于完工了。
看着清澈的水流顺着水渠缓缓流入农田,队员们都欢呼起来。这不仅是一项工程的完成,更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是生产队走向丰收的希望。
第七节:丰收的希望
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农田改造工程终于在秋收前顺利完成。原本高低不平、肥力不足的土地,如今变得平整肥沃,灌溉设施也一应俱全。看着焕然一新的农田,二牛和队员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生产队的农田里,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低垂着,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丰收的喜悦。玉米棒子又大又,红薯也在土里长得胖乎乎的。社员们忙着收割、打谷,整个村子都沉浸在一片繁忙而欢乐的氛围中。
这一年,二牛所在的生产队迎来了大丰收。粮食产量比往年翻了一番,不仅完成了上缴国家的任务,队里还储备了足够的粮食。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粮食,二牛感慨地说:“这都是大家努力的结果啊!只要咱们团结一心,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金花在一旁笑着说:“是啊,经过这次工程,咱们队里的凝聚力更强了。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咱们都能一起扛过去。”丰收的喜悦不仅让大家的生活得到了改善,更让整个生产队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二牛和金花,也在这次经历中,更加坚定了为生产队、为乡亲们谋幸福的决心,他们的故事,还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继续书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