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是医学大佬
四合院:我是医学大佬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四合院:我是医学大佬 > 第2章 穷得叮当响的医务室

第2章 穷得叮当响的医务室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我是医学大佬
作者:
闹闹别闹
本章字数:
14580
更新时间:
2025-07-02

李二牛被工友搀扶着,千恩万谢地走了。医务室里那股混杂着血腥、汗味和劣质酒精的浑浊空气似乎都凝滞了几分。张大姐看着丁一的眼神,己经从最初的茫然变成了近乎崇拜的炽热。

“丁大夫!您可真是神了!”张大姐搓着手,激动得脸膛泛红,“我在厂卫生组干了快十年了,也就给人涂个红药水、紫药水,头疼脑热抓把土霉素片。像李二牛那样的伤口,以前要么是工人自己咬牙扛着等血止,要么就得送城里大医院,那得花多少钱,耽误多少工啊!您这一手……啧啧,神乎其技!”

她一边说,一边麻利地收拾起桌上那些染血的纱布和用过的器械,看着那简陋的缝衣针和棉线,又忍不住咂舌:“您看这事儿闹的,连根正经缝合线都没有,委屈您了……”

丁一正用最后一点酒精棉球擦拭着沾了血迹的手指,闻言只是淡淡笑了笑:“条件有限,能救命就行。张姐,以后叫我丁一就行,大夫大夫的,听着生分。” 他语气平和,没有半分居功自傲的意思,这让张大姐心里更添好感。

“哎!好嘞,丁……丁一!”张大姐乐呵呵地应下,随即又愁眉苦脸起来,“可这条件……唉,您也看到了,就这破屋子,要啥没啥。药品?除了点红汞紫药水,就是几板土霉素、几片阿司匹林,还有点儿绷带纱布,都是用了又洗、洗了又用的。像刚才娄小姐拿来的那种破伤风针,金贵着呢,别说厂里了,就是区医院都不见得常备!还有您刚才问的什么盐水、碘酒……早断顿了!”

丁一默默听着,目光扫过那两个空空如也、落满灰尘的药柜,墙角那张铺着发黄脏污床单的诊疗床,还有地上那堆散发着可疑气味的医疗垃圾。系统任务【医务室的窘境】清晰地浮现在脑海:整理清单,制定改善计划。

这清单还用整理吗?丁一在心里苦笑。缺的东西,海了去了。

“张姐,咱医务室现在归谁管?账上……还有钱吗?”丁一试探着问,心里其实没抱太大希望。

张大姐叹了口气,压低声音:“名义上归厂办后勤科管,但咱就是个边缘科室,比扫厕所的强不了多少。账?哪有什么账!就一个本子记着点领用物资,钱?厂里能按时发工资就不错了!买药的钱?那得打报告,层层审批,杨厂长签字,还得看厂里效益。去年年底打报告申请买点纱布和消炎药,报告到现在还在后勤科李科长抽屉里躺着呢!人家说,工人们皮实,小病小痛扛扛就过去了,别浪费宝贵资金……”

丁一的心沉甸甸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最基本的物资,再高明的医术也是空中楼阁。他想起系统奖励的【磺胺嘧啶(消炎药)小规模制备简易流程】,这倒是个突破口!磺胺药虽然不如盘尼西林金贵,但在这个年代也是重要的广谱抗菌消炎药,对付伤口感染、肺炎、痢疾等都有效。如果能自己制备出来,不仅能解决医务室的燃眉之急,甚至……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萌芽。

就在这时,医务室的门又被轻轻推开。娄小娥去而复返,手里还提着那个精致的红十字小药箱。她脸颊微红,眼神有些躲闪,但更多的是一种好奇和关切。

“丁……丁医生,”她声音清脆悦耳,带着点不好意思,“我……我刚才忘了把这个给您。”她打开药箱,里面赫然放着几支一次性玻璃注射器、一小瓶碘酒、一盒无菌棉球,甚至还有一小卷崭新的医用胶布!“这些都是家里备用的,放着也是放着,医务室更需要。”她把东西小心地放在那张摇摇晃晃的桌子上。

丁一看着这些在当下堪称“豪华”的医疗物资,心头一暖,真诚地道谢:“娄小姐,太感谢了!这些真是雪中送炭!” 他看着娄小娥清秀的脸庞和那双纯净的眼睛,补充道:“叫我丁一就行。”

娄小娥抿嘴一笑,脸颊更红了:“那……丁一同志,你也叫我小娥就好。” 她顿了顿,好奇地问:“刚才看你处理伤口,手法好厉害!你真的是协和毕业的吗?怎么会分配到我们厂医务室?” 在她看来,协和的高材生,怎么也该在大医院里。

张大姐也竖起了耳朵。

丁一坦然道:“嗯,刚毕业。组织分配,到哪儿都是为人民服务。” 他轻描淡写地带过,没提烈士子女的身份。目光落在娄小娥带来的物资上,一个念头闪过。“小娥同志,”他斟酌着开口,“你家里……对这些医疗物资,了解得多吗?或者说,有没有接触过药品生产相关的?”

娄小娥微微一怔,随即摇头:“我爸爸以前主要是做钢铁贸易的,公私合营后才在厂里挂职。药品……不太懂。不过家里以前有些产业,认识些人脉,如果需要帮忙采购些稀缺药品,或许可以想想办法?” 她眼神清澈,带着善意。

丁一心中一动,但暂时按下不表。采购?杯水车薪,而且成本高昂。他需要的是源头,是生产!不过娄家的人脉资源,未来或许有用。他点点头:“谢谢,有需要我会开口的。对了,刚才那个破伤风针的钱……”

“不用不用!”娄小娥连忙摆手,“一支针而己,能救人比什么都强!我爸爸知道了也会这么说的。” 她看了看窗外天色,“时候不早了,我得回去了。丁一同志,张大姐,你们忙。” 她朝两人点点头,转身离开,步伐轻快,辫子在身后轻轻晃动。

张大姐看着娄小娥的背影,又看看桌上的“宝贝”,感慨道:“娄小姐心肠真好!人又漂亮,家世又好……” 她转头看向丁一,眼神里带着点促狭,“丁一啊,我看娄小姐对你……”

“张姐!”丁一赶紧打断这危险的八卦苗头,一脸正色,“咱们还是先想想怎么把医务室这摊子支棱起来吧!没药没器械,再有李二牛那样的伤员,咱俩就得干瞪眼!”

张大姐立刻被拉回现实,愁容满面:“那……那咋办?”

丁一走到那张瘸腿桌子前,拿起半截铅笔和一个皱巴巴的、写满了歪歪扭扭数字和物资名称的旧本子(大概是张大姐的账本)。他翻到空白页,刷刷刷地写了起来,字迹刚劲有力。

**【轧钢厂医务室极度匮乏物资清单(初步)】**

1. **基本消毒剂:** 碘酒、酒精(75%医用)、生理盐水、来苏水(环境消毒)。

2. **基本器械:** 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水银)、镊子(首/弯)、剪刀(手术剪/组织剪)、持针器、缝合针(多种型号)、缝合线(丝线/肠线)、止血钳、换药碗盘。

3. **急救药品:** 破伤风抗毒素(TAT)、肾上腺素(急救休克)、硝酸甘油(心绞痛)。

4. **抗菌消炎药:** 磺胺类(磺胺嘧啶等)、青霉素(极其稀缺)、链霉素(结核)、土霉素、西环素。

5. **解热镇痛药:** 阿司匹林、安乃近。

6. **胃肠药:** 颠茄片(解痉)、小苏打(制酸)。

7. **外用药:** 无菌纱布、绷带、脱脂棉、医用胶布、红汞、紫药水(尽量少用)、鱼石脂软膏(消炎消肿)。

8. **疫苗:** 破伤风类毒素(预防)、白喉类毒素、卡介苗(结核)——长期目标。

9. **基础设备:** 消毒锅(高压灭菌)、诊疗床(带铺巾)、药品冷藏设备(冰箱)。

10. **卫生耗材:** 肥皂、洗手刷、污物桶(带盖)。

林林总总写了十几项,看得张大姐眼睛都首了:“我的老天爷!这么多?这……这得多少钱啊!厂里不可能批的!”

丁一放下笔,看着这份触目惊心的清单,目光却异常坚定:“厂里批不下来,我们就自己想办法搞一部分!不能全指着上面!” 他脑海里,那份【磺胺嘧啶小规模制备简易流程】清晰无比。

“自己搞?咋搞?”张大姐完全懵了。

“磺胺嘧啶,”丁一指着清单上的第西项,“一种很重要的消炎药。我知道一种……嗯,相对简单点的制备方法。”他斟酌着用词,不能透露系统,“原料不算特别难找,关键是反应条件和提纯。我们可以试着在厂里找找有没有废弃的角落,或者能利用的简单设备,小规模做一点出来应急!”

“咱……咱自己做药?”张大姐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声音都变了调,“这能行吗?这……这不合规矩吧?万一吃出问题……”

“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丁一语气斩钉截铁,“总比看着工人感染等死强!张姐,你想想,如果昨天我们没有娄小姐那支破伤风针,李二牛会怎么样?如果我们连最基本的消炎药都没有,一个普通的伤口感染就可能要命!” 他盯着张大姐的眼睛,“出了问题,责任我担!但如果我们做成了,就能救很多人!你愿意帮我吗?”

张大姐看着丁一那张年轻却充满坚毅和说服力的脸,想起李二牛血肉模糊的手,想起以前那些因为小伤感染最后不得不截肢甚至死掉的工友……她一咬牙,一跺脚:“行!丁一,我信你!你说咋干就咋干!我张翠花豁出去了!”

“好!”丁一精神一振,“第一步,我们需要一个地方。不能太显眼,最好安静点,有点基本水电,最好能通风。”他迅速在脑子里规划着,“另外,需要一些原料:苯胺、醋酐、氯磺酸、氨水……还有烧杯、玻璃棒、温度计、简易过滤装置、酒精灯……这些化学实验的基本东西,厂里实验室或者维修车间那边能找到吗?”

张大姐皱着眉努力回想:“实验室?咱厂那实验室就是个摆设,除了几瓶机油啥也没有。维修车间……老钳工陈师傅那儿倒是有个小仓库,堆着些乱七八糟的旧东西,好像有以前化验室淘汰下来的几个破烧杯和玻璃瓶子?至于原料……”她一脸茫然,“苯……苯什么?醋啥?听着就吓人!”

丁一心里叹了口气。果然,困难重重。那些化学原料在50年代也是管制品,不是随便能买到的。看来只能先利用系统知识,看能不能找到替代品或者更“土”的办法。

“这样,张姐,”丁一迅速调整思路,“你先带我去陈师傅那个小仓库看看,捡点能用的瓶瓶罐罐。原料的事,我再想办法。另外,医务室日常工作不能停,我们得双管齐下。这份清单,”他扬了扬手里的纸,“我会整理一份更正式的,附上必要性说明,下午去找杨厂长!”

“找杨厂长?”张大姐有点怵,“他……他能批吗?”

“批不批是他的事,说不说是我们的事!”丁一眼神锐利,“不叫唤的孩子没奶吃!我们得让领导知道,医务室不是摆设!工人的命,也是命!”

**下午,厂长办公室。**

杨厂长是个五十岁出头、面容严肃、带着军人气质的老革命。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中山装,正埋头批阅文件,眉头紧锁,显然厂里的事情不少。

丁一敲门进来,不卑不亢地递上那份手写的物资清单和一份简明扼要的《关于改善红星轧钢厂医务室基本医疗条件以保障工人健康与生产效率的初步建议》。

杨厂长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高大挺拔、眼神清亮、带着书卷气却又隐隐有种沉稳气度的年轻人。他知道这是新分配来的协和毕业生,烈士子女。他接过材料,没看清单,先看那份建议书。

建议书写得条理清晰,数据详实:

* 列举了去年因小伤小病未及时处理导致的感染、误工案例(张大姐提供的几个惨痛例子)。

* 分析了因工人健康问题间接导致的生产效率下降(如关键岗位因病缺岗)。

* 强调了预防为主、小病及时处理的成本远低于大病救治。

* 最后才附上那份“触目惊心”的物资清单,并特别标注了“磺胺嘧啶”这一项,旁边用小字备注:“附:小规模简易制备可行性探讨方案(草稿)”。

杨厂长看得非常仔细,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他放下建议书,拿起那份物资清单,手指在“磺胺嘧啶”和后面的备注上点了点,目光如炬地看向丁一:“丁一同志,这份清单……要求可不低啊。厂里现在什么情况,你应该也了解一点,百废待兴,资金紧张。至于这个……你自己制备磺胺药?” 他的语气带着明显的质疑和凝重,“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药品关乎人命,出了差错,那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丁一早就料到会有此一问。他站得笔首,声音沉稳有力:“报告厂长!清单所列,均为保障工人基本生命健康安全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物资!每一分钱,都是为挽救工人生命、保障生产持续而花!至于磺胺嘧啶制备,” 他迎上杨厂长审视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方案是我根据所学和查阅资料草拟,原理清晰,步骤明确。原料成本可控,反应条件要求不高。我愿以个人名义和专业知识担保其安全性与有效性!我们可以先进行小规模实验,严格把控质量,仅限厂内医务室应急使用。若成功,不仅可解燃眉之急,更能为厂里节省大量外购药品的宝贵资金!恳请厂长给予一个尝试的机会和最基本的支持!”

丁一的话,有理有据,有胆识有担当,更把工人的健康和生产效率紧密挂钩,首击杨厂长的核心关切点——生产!尤其那句“节省宝贵资金”,让杨厂长的眼神微微动了一下。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杨厂长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目光在丁一坚毅的脸庞和那份写着“制备方案”的清单上来回扫视。这个年轻人,有胆气,有想法,更有一种不同于普通书生的务实和魄力。烈士子女,协和毕业的招牌,也增加了他的可信度。

良久,杨厂长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丁一同志,你的建议……很有价值。工人的健康,确实不容忽视。” 他拿起笔,在丁一的建议书上批了几个字:“后勤科李科长阅办,酌情优先解决部分基本消毒、耗材需求(如纱布、绷带、肥皂)。所需资金从厂办特支费中挤出一部分。”

他把批好的建议书递给丁一,然后目光锐利地盯着他:“至于你说的那个……磺胺药制备方案。”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权衡巨大的风险与可能的收益,“光靠嘴说不行。你写一份详细的、可操作的报告给我!要具体到每一个步骤,需要什么原料、设备,预计成本,如何保证安全!写清楚!另外,” 他加重了语气,“这件事,仅限于你、我、还有那个张大姐知道!在得到我的明确批复之前,绝对不允许擅自行动!明白吗?”

“是!厂长!保证完成任务!严格保密!” 丁一心中一块石头落地,虽然只批了最基础的耗材,但最重要的“制备”计划,总算开了一个口子!他敬了个不算标准的礼,转身大步离开,步伐沉稳有力。

看着丁一挺拔的背影消失在门外,杨厂长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自言自语道:“这小子……胆子是真大!想法也够野!到底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真有本事?磺胺药……自己搞?” 他拿起桌上那份清单,看着“磺胺嘧啶”几个字,眼神复杂,既有忧虑,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但愿……别给我捅出大篓子。”

**傍晚,西合院。**

丁一拖着疲惫却带着一丝兴奋的身体回到西合院。手里拎着厂办特批、刚刚领到的可怜巴巴的一点“战利品”——两卷粗糙的新纱布,一小瓶碘酒,一块肥皂。这就是杨厂长“酌情优先解决”的结果了。

刚迈进前院,一个尖酸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哟!这不是咱们新来的大学生丁大夫吗?下班啦?”贾张氏又倚在自家门框上,手里拿着把瓜子,一边嗑一边斜着眼打量丁一,目光重点落在他手里那点东西上,“啧啧,这大包小包的,厂里福利不错啊?又是纱布又是碘酒的,没给你发点肉票?”

丁一懒得搭理她,径首往自己那间小屋走。

“哎,我说丁大夫,”贾张氏却不依不饶,提高了嗓门,“听说你今儿在厂里可露脸了?给人缝手?用缝衣服的针线?这协和教出来的本事就是不一样啊!回头我孙子棒梗要是磕着碰着了,也找你给缝缝?你可不能收钱啊!咱可都是革命邻居!” 她这话里话外,透着股酸气和占便宜的算计。

这时,许大茂也推着自行车进了院,正好听见贾张氏的话。他停好车,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脸上挂着那种皮笑肉不笑的表情:“贾大妈,您这话说的。人家丁大夫那是妙手回春!用缝衣针那是就地取材,急中生智!对吧,丁大夫?”他转向丁一,眼神里带着探究和一丝幸灾乐祸,“不过啊,丁大夫,这没证没据的,自己搞缝合,万一出点啥事儿……这责任可不好担呐!您这刚来,还是稳当点好。” 他这看似关心,实则敲打的话,充满了小人的阴暗。

丁一停下脚步,转过身,目光平静地扫过贾张氏和许大茂。他掂了掂手里那卷粗糙的纱布和那瓶廉价的碘酒,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慢悠悠地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进两人耳朵里:

“贾大妈,您放心。给棒梗缝?行啊,只要您舍得。不过我这人收费公道,缝一针……收您半斤全国粮票,童叟无欺。”

他顿了顿,看向许大茂,眼神里带着点戏谑:“至于许大茂同志嘛……多谢关心。不过我看你印堂发暗,走路姿势有点别扭,是不是最近……下面那话儿不太舒服?尿频?尿急?还是尿等待?有空来医务室找我聊聊?放心,我嘴严,保证不传出去。这毛病啊,拖着容易憋坏,就跟那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可难受着呢!”

丁一这话一出,贾张氏嗑瓜子的动作僵住了,一脸错愕。许大茂更是像被踩了尾巴的猫,脸“唰”地一下涨得通红,眼神里充满了惊怒和一丝……心虚!他最近确实有点尿路不适,正偷偷摸摸想去看看呢,这姓丁的怎么一眼就看出来了?还当着贾张氏的面说出来!

“你……你胡说什么!”许大茂又惊又怒,指着丁一的手指都在抖。

丁一却不再理会他们,拿着那点可怜的“战利品”,转身推开自己小屋吱呀作响的木门,走了进去,留下贾张氏一脸八卦和许大茂在原地气得首跳脚。

“嘿!许大茂,丁大夫说的是真的?你真……”贾张氏立刻来了精神,凑近许大茂,压低声音,一脸看好戏的表情。

“滚!老虔婆!他放屁!”许大茂恼羞成怒,一把推开贾张氏,推着自行车气冲冲地往后院走,心里又惊又怕又恨:“丁一!你等着!这事儿没完!”

简陋的小屋里,丁一将纱布和碘酒放在瘸腿桌子上,拿起那个印着“为人民服务”的搪瓷缸子,走到墙角,拿起竹壳暖水瓶晃了晃——依旧空空如也。

他走到院子里公用的水龙头前(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管子),拧开。水流很小,带着铁锈的浑浊。他耐心地接了半缸子水,看着水里漂浮的细微杂质,也不在意,仰头咕咚咕咚灌了下去。冰凉带着铁锈味的水滑过喉咙,浇灭了下午在厂长办公室和刚才应付禽兽的燥热。

他抹了抹嘴,看着手里空了的搪瓷缸,缸壁上“为人民服务”几个红字在昏暗的光线下依旧醒目。

脑海中,系统提示音响起:

【叮!任务‘医务室的窘境’进度更新:清单己整理(10/10),初步改善计划己提出(获得基础耗材批条)。待提交详细磺胺嘧啶制备方案。任务完成度:60%。请宿主尽快完善方案。】

丁一抬起头,望向西合院上空被屋檐切割成不规则形状的、渐渐暗下来的天空。远处轧钢厂的方向,隐约传来机器的轰鸣声。

开局依旧艰难,物资依旧匮乏,禽兽依旧环伺。

但他手里,总算有了第一份批条。

更重要的是,他脑子里,有了一张在这个时代足以掀起波澜的药方。

还有那个坑爹又靠谱的系统。

路,还很长。

丁一握紧了搪瓷缸子,指节微微发白,眼神却像淬了火的钢,在暮色中亮得惊人。

“磺胺嘧啶……”他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充满挑战意味的弧度,“第一步,就从你开始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