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公园的秘密会面,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江琴疲惫的身心。姐姐和林律师的支持,以及明确的行动计划,让她混乱的思绪逐渐清晰。她知道,在最终摊牌之前,她必须忍耐,必须配合蔡家母子演好这场“模范家庭”的大戏,麻痹他们,同时暗中收集更致命的证据。
天气越来越热,江琴的心也跟着烦躁起来,她觉得不能就这样等着,她想做点什么,先麻痹一下蔡家母子二人,争取获得他们的“信任”。
她想了想,把蔡建和蔡婆子叫在一起,给他们吃一个“定心丸”,但她说话也不太方便,又怕演的不像让他们更加心生怀疑,她决定写一篇小文章给他们。
江琴提笔就写,反正也不需要多真情实意,编就完了!
晚饭时,江琴将小卡片递给蔡建,她用手势比划着,示意蔡建读给他妈听。“妈,蔡建,这些天我回家后发现你们对我并无半点不好,而且你们把朵朵照顾的很好,我很感谢你们。而且我当年的救命钱你们也如约给了我爸妈,虽然要一年后才能取,但我也明白妈的苦心,这些天我想了想,我们结婚多年,孩子也健康漂亮,对我来说就没什么可期盼的,因为现在就很好,以后我会更加孝顺公婆,照顾好蔡建和朵朵。模范家庭我也会尽全力配合,毕竟蔡建的生意越做越好,我们都能有好日子过,我是真的想通了,希望妈你们能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好好的和蔡建生活下去!”
蔡建读完后,看了眼江琴,不知道这女人什么意思,他仔细观察着江琴的眉眼,希望从中找到一些心虚或破绽,然而并没有,江琴早早的就整理好了自己的情绪和面部表情,妥妥的一副犯错的小媳妇申请家人原谅的表情。
蔡婆子也觉得奇怪,难道这人真烧傻了?我们之前那样对她,她还能好好过日子,但转念一想,若真是这样的话,也未尝不可,反正她耳聋骂他也听不到,说话有问题少说就是了,免费的保姆不用白不用,到时她真的表现好了,说不准还真能再给她添个大胖孙子!
她笑了笑,脸上的褶子都快要邹城菊花,但笑意却不达眼底。“小琴啊,哎呀,妈的好儿媳!你这么明事理,妈真的很高兴,你和建子要是能好好过日子,妈也能安心养老啦!”
朵朵坐在饭桌上,不明所以的看着他们三人,奶奶笑得夸张,妈妈站在一边像做了错事的孩子,爸爸则是一脸探究。她摇了摇小脑袋,不想了,干饭要紧!
蔡婆子继续说道,“小琴啊,那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接下来,我们可就看你的表现啦!”
她高兴的拿起碗特意盛了一碗汤给江琴,眼神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小琴啊,看你最近都瘦了,把这碗汤喝了,好好补补。”
江琴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她看着那碗冒着热气的汤,仿佛看到了毒药。但她脸上却露出感激的笑容,双手接过碗,沙哑地说:“谢谢……妈。”
她低下头,假装吹着热气,眼角余光却瞥见蔡婆子和蔡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江琴端起碗,送到嘴边,浅浅的尝了一口,假装呛咳起来:“咳……咳咳……好烫!”汤水洒了一些在桌子上和她的衣服上。
“哎呀!笨手笨脚的!”蔡婆子立刻嫌弃地皱眉。
江琴连忙放下碗,手忙脚乱地擦拭,一脸歉意:“对……对不起……妈……我……我去换衣服……”她站起身,快步走向自己的小房间,将那碗不知有没有料的汤留在了桌上。
回到房间,江琴靠在门上,大口喘着气,后背己被冷汗浸湿。不对,这汤里没有药,是试探!汤盛在大汤碗里,蔡建和朵朵都在,她不可能对自己的儿子也下药,想到这点,江琴快速的平复自己的心情,她找出一套衣服换上,面色如常的坐在饭桌上。
然后在蔡家母子的注视下喝完了一碗汤,“好喝,谢谢妈!”放下碗,看到朵朵和蔡建碗里都有汤,她猜的没错,是对她拿出小卡片的试探!
睡觉前,蔡婆子递给江琴一杯牛奶,江琴意识到这杯才有可能被加料!她接过牛奶,喝了一小口,便嫌弃的摇了摇头,“妈,太腥……我喝不下去!”
蔡婆子为难的看了她一眼,有些责怪的意味,“小琴啊,这可是妈专门给你热的牛奶,安神助眠的!”
江琴心下一沉,这是躲不过了,便拿起杯子,试探性的又喝了一口,就装作想吐的样子跑进了卫生间,她打开水龙头,水哗哗的留着,蔡婆子一时也分不清她是装的还是真的想吐,还是要想别的法子让她吃药。
接下来的几天,江琴开始了她的“表演”和“求生”, 每次蔡婆子“监督”她吃药时,她都装作顺从地将药片含在嘴里,然后找机会(比如喝水时)将药片压在舌下,或者趁他们不注意吐在纸巾里包好藏起来。她甚至故意在蔡婆子面前表现出一点“嗜睡”和“反应迟钝”的样子,让蔡婆子相信药物开始“起效”。
随着评选日临近,蔡家母子开始紧张地“彩排”。蔡婆子一遍遍教江琴在社区工作人员或“记者”面前该怎么做:要微笑(但不能太夸张),要表现出对丈夫的依赖和对婆婆的感激,要尽量少说话(以免暴露声音问题),如果非要说话,就含糊地说“好”、“谢谢”、“蔡建对我很好”之类的简单词语。
江琴像个提线木偶一样,顺从地点头,一遍遍练习着那僵硬的笑容和简短的回答。蔡建则负责背诵他的“感人事迹”——如何不离不弃,如何辛苦工作负担医药费,如何教育女儿要孝顺妈妈(尽管朵朵对此毫无反应)。整个家弥漫着一种虚伪的、令人作呕的“温馨”氛围。
评选的日子终于到了。
这天,蔡家被打扫得一尘不染,窗明几净。蔡建难得地穿了西装,蔡婆子也换上了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服,脸上堆满了热情过度的笑容。朵朵被打扮得像个小公主,但眼神里却充满了不安和抗拒。
社区的赵主任带着评选小组的几位成员准时到来,其中还有一位拿着相机和录音笔的“记者”(其实是社区宣传干事)。
江琴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按照“彩排”的要求,安静地坐在沙发上,穿着蔡婆子特意准备的、略显宽大的新衣服(为了掩盖她的消瘦),脸上挂着练习了无数次的、略显呆滞的微笑。她的助听器调到了合适的灵敏度,确保能听清关键对话。
“欢迎欢迎!赵主任,各位领导,快请进!”蔡婆子热情地招呼着。
“这就是江琴同志吧?恢复得不错啊,气色好多了!”李主任笑着看向江琴。
江琴按照“剧本”,缓慢地、有些吃力地抬起头,对着赵主任的方向,努力扯出一个更大的笑容,含糊地发出声音:“谢……谢……领导……关心。”
“蔡建同志,真是不容易啊!”另一位评选成员感慨地对蔡建说,“这么多年,既要忙事业,又要照顾生病的妻子,还要抚养孩子,这份担当值得我们学习!”
蔡建立刻挺首腰板,脸上露出“谦虚”又“沉重”的表情:“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夫妻本是一体,小琴遭了这么大的罪,我怎么能不管她?再苦再累,只要这个家还在,只要她和孩子好,我就满足了。”他说得情真意切,仿佛真是绝世好男人。
蔡婆子也适时地抹了抹并不存在的眼泪:“是啊,这孩子命苦,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照顾她。建子他白天黑夜地忙,我这把老骨头也尽力了……”
评选小组的成员们纷纷点头,露出赞许和同情的表情。有人开始拍照,闪光灯在江琴眼前闪烁,让她有些眩晕。
“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呀?妈妈生病的时候,你有没有好好照顾妈妈呀?”那位“记者”蹲下身,试图和朵朵互动。
朵朵紧张地躲在蔡婆子身后,小手紧紧抓着奶奶的衣角,大眼睛里充满了恐惧和抗拒。她看着沙发上那个“陌生”的妈妈,又看了看一脸“慈祥”的奶奶和“深情”的爸爸,小小的脑袋里充满了困惑和不安。她张了张嘴,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蔡婆子赶紧打圆场:“这孩子,害羞!平时可懂事了,知道妈妈身体不好,从来不吵不闹。”她暗中掐了朵朵一下。
朵朵吃痛,眼眶瞬间红了,但她强忍着没哭出来,只是更紧地贴着蔡婆子。
整个“家访”过程,江琴就像一个完美的道具,安静、顺从、偶尔露出“感激”的笑容。她完美地扮演了蔡家母子需要的那个“被拯救者”和“家庭和谐”的象征。评选小组对蔡家的“感人事迹”赞不绝口,赵主任更是当场表示,蔡家是“模范家庭”的有力竞争者。
送走评选小组后,蔡家母子关上门,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
蔡婆子冷冷的声音传来,“总算评选完成了,现在就等结果了。不过这次江琴还算配合。你也可以放心了,和政府的高主任联系的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就等评选结果出来,我们这次的竞标,基本就没问题了。”
“那就好,这个残废好歹也是有点用处啊!”
“那就先留她一段时间吧,评选完成后,她还得出席模范家庭的颁奖仪式,决不能在这个档口出岔子,妈,你的药先别给她喝了!”
蔡婆子点点头,远远的看去,江琴还是那副平静的表情,安静的坐在沙发上,仿佛什么都没有听到,她脖子上的蝴蝶项链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