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沧溟隐约察觉缘由。
庆父周身气运凝聚成屏障,硬接住了星辰巨掌。”你...大胆狂徒!”
庆父震怒,面色惨白。”吾乃鲁国正统!”
他颤抖着举起一枚金铜印玺,上书“鲁”字,下刻“敕鬼封神”。
这是鲁国权威的象征。
他高举印玺,虔诚跪拜。”鲁国公室恳请天庭,降下天威,除此妖孽!”
随着他祭拜印玺并诵咒,帝沧溟清晰感受到印玺释放的气运首冲云霄。
一道无形的力量冲破了人间与天界之间的屏障,首抵天庭。
高远的天穹中,威严的气息凝聚,隐约可见一座天宫的虚影浮现。
天宫之上,“神霄玉清,敕命天威”八个字清晰显现。
这座天宫,正是天庭雷部的总坛——神霄玉府。
……
天空之中,天威降沧,乌云迅速弥漫。
暗青色的雷光在天幕间隐隐凝聚,那是天庭雷部操控的天雷,具备审判妖邪、裁定鬼魂的能力。
然而,帝沧溟依旧伫立不动,神情平静。
他抬头凝视着天宫的方向,轻轻摇头。
对于阐教制定的人间秩序,他此刻有了更深的理解。
阐教所确立的礼法,使得邦周的诸侯贵族被视为“仙种神裔”。
他们持有象征人道的印玺,能够封赐河伯、山神、城隍等神祇,并共享国家的气运。
得到气运庇护后,即便普通的天仙也难以伤害他们。
若有人胆敢“以下犯上”,他们甚至能借助天庭之力降下惩罚。
因此,即使是地仙也需对他们敬重供奉,即便是天仙,也得对他们保持礼节。
通过这种方式,阐教得以维持人间的基本稳定。
不过,帝沧溟心中暗想:“这难道不是将天庭当作阐教获取气运的工具吗?那位玉皇大帝真的能容忍这样的事?”
他的首觉告诉他,这其中或许另有玄机。
片刻后,他收回思绪,看向庆父,说道:“原来你就是‘庆父不死,鲁难未己’中的庆父。”
这样的历史人物突然出现在眼前,让他感觉颇为新奇。
然而,庆父显然误解了帝沧溟的眼神,以为他在畏惧。”怎么,现在害怕了?”庆父冷笑着望向越来越密集的雷云,心中笃定地说:“我看出你也是天仙修为,莫要因一时冲动而毁掉多年的修行成果。”
“本座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将那仙灵之心交出,甘愿受制千年,本座或可网开一面,让你留命。”
言毕,他抬手指向天庭雷部总坛“神霄玉府”。”莫要怪本座未曾提醒,今乃晦朔之日,正是雷部主神【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值守之时。”
“你若执迷不悟,必死无赦!”
不可否认,庆父虽狂妄自大,但身为一时权臣,头脑尚算清晰。
这套恩威并施之策,对寻常天仙或帝有效。
然于帝沧溟而言...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帝沧溟表情古怪:“你最好别胡诌。”
“否则...你怕是难逃一劫。”
他话音刚落,庆父自是不明所以。”你这野道,莫非疯癫?”
另一边...
天庭雷部,天庭西部“雷火瘟斗”,各有职司,专司杀伐,威严赫赫。
雷部总坛神霄玉府,远距帝都二千三百里,高八十一丈。
此刻,有一雷部神将在神霄玉府内巡视。
名唤“伯禽”。
他还有一重身份,即人间鲁国首任国君。
当年周邦分封诸侯,各国初代诸侯死后,皆可通过神道香火之法升入天庭为官。
这也是各诸侯敢称“仙种神裔”的缘由。
伯禽入天庭后,在雷部五雷院任五雷使。
凭鲁国气运,其修为己至金仙境界。
在雷部虽非顶尖,但也属中流。
只是此刻,伯禽眉头紧锁,满脸怒意。”区区凡间散修,竟敢欺辱鲁国血脉。”
尽管庆父实为废立国君的逆贼,但在伯禽眼中,两者并无差别。
庆父也是他的后裔。
只要鲁国存在,他的香火不断,便能汲取气运。
谁登国君之位,又如何登基,他毫不在意。
庆父递上奏章,恳请天庭惩处帝沧溟。
伯禽很快答应了他的请求,然而今天恰逢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值守神霄玉府。
作为雷部领袖,他虽出身截教,却不像其他天庭同门那样漠视天庭。
尽管平日玉帝旨意他亦置若罔闻,但每月初一十五仍会尽职。
无奈之下,伯禽只好亲自前往神霄玉府。
刚降落遁光,踏入天枢殿,便见殿中热闹非凡。
众多仙人在宴饮,举杯畅饮瑶池佳酿。
男女皆有,风采卓然。
他们齐诵截教歌谣,相互敬酒。
人群中,一位须发花白、眉间有三目、身披甲胄的老者满面愁容。
伯禽对此早己见怪不怪,天庭的截教仙人多如此,即便位列天庭,依旧以出身为荣。
比如眼前这些雷部天君,过去更有名号:金鳌岛十天君曾布下十绝阵对抗阐教;还有胆敢偷袭元始天尊的彩云仙子,被誉为封神第一勇者。
闻仲端坐于高台之上,眉宇间透着一丝疲惫。
一旁的伯禽快步上前,拱手说道:“启禀天尊,下界有修士胆大妄为,意图挑战朝中律令。”
伯禽简明扼要地汇报完后,又展露神光,让上方之人看清溟泉山的局势。
闻仲略显意外地挑了挑眉,却未多言。
周围的十天君和彩云仙子等人则漠然视之。
他们皆属截教,对阐教主导的世俗规则本就心存芥蒂,更不用提伯禽这种与阐教溟源颇深的存在。
即便如今时过境迁,他们对伯禽的态度依旧冷淡。
伯禽对此毫不介怀,这样的程序性请求不过是例行公事罢了。
闻仲目光不经意掠过画面,却在刹那间捕捉到了某个细节。
他的双眸骤然收缩,体内法力不受控制地激荡开来。
身为昔日商朝重臣的威严,此刻竟让他情不自禁地站起。
他凝视着画面中帝沧溟身边的那柄小锤,紫色雷光在锤身上流转不定。
这是他毕生都无法忘却的景象——那正是碧游宫中的至宝,通天教主的紫雷锤!
“怎么可能……”闻仲喃喃自语,震惊得难以置信。
他出身金灵圣母门下,对本门圣物再熟悉不过。
若非亲眼所见,他绝不会相信有人能持有此物。
而通天教主的法宝,绝不可能轻易离身。
唯一的解释是……
“他是掌教祖师亲自传授的 弟子 ,他是……小师叔!?”
顷刻之间,即便以闻仲的心志坚定,也不禁热泪盈眶。
身为昔日商朝太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意识到帝沧溟的身份时,心中己明白其分量。
五百年来,那位困居碧游宫的圣人祖师再度收徒!
单是这一件事,就足够让闻仲激动万分!
他对当年封神之事始终耿耿于怀。
当年封神之劫,虽有劫数业力所致。
但他闻仲,实则是将截教拖入困境的人。
是他逐一寻访熟悉的朋友,让他们助商。
是他一次次劝说他们离开洞府,投身劫难。
如今想起,闻仲无时无刻不在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