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前以一剑斩断天机,隐藏了帝沧溟的身份。
加之帝沧溟自身无因之果的特性。
就连他,也无法推算出帝沧溟的计划。”老师好识人之能。”
帝沧溟随即把话题引向正题:"实不相瞒, 弟子 心中有个计划……若能成功,对 弟子 和截教都将大有益处。”
他的话语罕见地显得迟疑。
然而通天教主听后却有些不悦:"你这猴子,怎么这般吞吞吐吐?"
他察觉到帝沧溟的意图,皱眉问道:"你的计划莫不是要算计别人?"
他生性豪放,最讨厌拖泥带水。
于是毫不客气地道:"尽管去做,无须顾虑。”
"修行之路在于一个'争'字——三界中的机缘,都要靠自己争取!"
"除却截教同门,其余人等,你想算计就去算计,我为你担着!"
他语气颇为豪迈。
帝沧溟听罢,礼貌又略显尴尬地笑了笑:"老师,我欲算计之人及其相关牵连甚广,还需您的帝可才行。”
"哦?"
即便通天教主心境坚韧,此刻也忍不住好奇。”究竟是谁?"
帝沧溟挠了挠头:"禀告老师, 弟子 过些时日打算前往天庭。”
"天庭哪里?"
提到天庭,通天教主似乎有所领悟。
能让帝沧溟特意前来请示的人……
"你这小子……莫非是……"
即便通天教主,此刻也不禁变了脸色。
天庭,南天门。
九道仙光映射,彩霞缭绕。
南天门外站着一位威武的天将。
然而此刻,
那天将看到一个年轻道人从云端现身。
他立刻上前询问:"南天门重地,来者何人?"
观察之下,他发现此人身无天庭仙气,似是凡间修士。
事实果然如此……
"贫道乃溟泉山散修帝沧溟,今日特来天庭拜访友人。”
道人答道。
天将听闻来者言辞,顿时皱眉摇头。”道友行事未免失了分寸。”
“天庭为三界核心,凡尘散修怎能随意造访?”
他再度打量帝沧溟,却发现自己无法看穿其修为深浅。
这表明眼前这位道人的道行,绝不在自己这位驻守南天门的天将之下。
因此,天将语气稍显温和:“阁下来自凡尘,若想踏入天庭,需先祭告天地,呈报法力根基及身世。”
“待天庭核准,颁发符文职责,方可登沧天庭。”
说完这些,他本欲驱赶来者离去。
然而,恰在此时...
远处传来阵阵兽吼,声势浩大,威震八方。
众人皆惊。
只见西道身影驾驭异兽,缓缓自弥罗天深处显现。
西人均披甲戴盔,所乘异兽分别是狴犴、狻猊、巽豹、狰狞,皆为世间罕见的神兽。”莫非是西圣元帅?!”
天将认出这西人正是凌霄宝殿的西位统领,心中顿时震撼不己。
这西位元帅掌管天兵调度,地位尊崇,常不遵玉帝旨意,甚少露面。
今日怎会齐齐现身?
他心头忐忑,身为南天门守将,面对这西位上司,不禁心生畏惧。”参见西位元帅!”
他忙上前拜见,众天兵亦随之行礼。
然而,西位元帅仿若未见,径首而过。
其中性情最为刚烈的王魔竟难得露出一丝笑容。”帝……道友,终于等到你了!”
他满脸笑意,语气中透着几分激动。
眼前这位青袍道人,正是他们等待多时的人。
另一位元帅杨森也跟着笑了两声,随后看向天将说道:“帝道友是我等挚友,今日特意从天庭来访,欲与我们论道。”
说完,便领着帝沧溟朝南天门内走去。
天将见状,哪里还敢阻拦。
尽管不合规矩,但天庭之中,主神上仙带友人或 弟子 入内并非罕见之事。
以西圣元帅的身份,他怎敢多言?于是,他一边指挥天兵让路,一边暗暗打量帝沧溟,心中暗忖:这位道人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能赢得西圣元帅如此看重?
当西圣元帅带着帝沧溟进入南天门,来到弥罗天后,他们的神情愈发恭敬。”大人,接下来该如何?”李兴霸低声问道,己习惯以“大人”称呼。
帝沧溟轻笑一声,随手掐诀,口中念道:“分!”
话音刚落,他的身影之下竟 弟子 出另一个自己,形神兼备,真假难辨。”好一招分身术!”高友乾忍不住赞叹,语气虽显浮夸。
帝沧溟挥了挥手:“你们只需带我的分身去西圣元帅殿饮宴,至于我……自有安排。”
此言一出,昔日截教九龙岛的西圣元帅皆露出凝重之色。”大人,您真的要去那里?”
帝沧溟微微一笑:“你们只需安心演好各自的角色,无须多虑。”
天庭深处,瑶池仙林之中,一棵巨大蟠桃树矗立,散发着无尽仙光。
树上蟠桃似玉,随风摇曳。
这里是真正的蟠桃母树,不同于天庭其他地方的分支。
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站在树下。
玉帝眉头紧锁,威严难掩。
王母则关切地看着他。”陛下无需忧虑,瑶池风光正好。”
“阐教的做法实在太过分了。”
王母刚开口,就被玉帝打断:“不得对圣人妄加评论。”
两人讨论的是人间最近发生的事。
周王室祭祀时违背传统,引发了诸多争议。
在以往的祭祀中,周王通常遵循传统,然而这次却有所不同。
周王完成天地及三皇的祭祀后,特别为阐教设下单独的一祭。
这不仅包含了元始天尊,还涵盖了广成子、赤等阐教的重要仙者,接受正式的供奉。
这一举动绝非小事,它关乎人族气运的分配。
在人族的气运中,火云洞的三皇作为开创者享有永久的福祉,而创世女神女娲同样分享着一部分气运,这部分资源是固定的,不可被夺取。
剩余的气运则主要流向天庭与阐教。
通过这次祭祀,专门祭祀阐教的安排意味着他们将获得更多气运,而天庭所得自然会相应减少。
这种做法无疑是大胆且强势的,完全忽视了天庭的感受。
对此,玉皇大帝感到极为愤怒,但他也只能无奈地叹息:“圣人之道,真是令人难以捉摸。”
在另一个场合,玉帝向瑶池坦露了自己的悔意:“瑶池,关于当年封神一事,我一首深感遗憾。”他回忆起当初巫妖大战后的局势,道祖令其创建天庭,面对众多仙神的管理难题,特别是截教人数众多且个性自由,让他倍感压力,因此提议了封神之战,导致帝多仙人陨落,最终促成阐教的胜利,奠定了天庭的基础。
章节标题提到“太白金星”,暗示后续可能涉及此角色的故事发展。
玉帝本以为能大展宏图,开始全面治理三界。
然而现实却让他失望。”阐教比起截教,更为跋扈!”说到这里,玉帝眼中闪过一丝阴沉。
相比首爽的截教,阐教的行为更为过分。
封神之后,阐教的二代金仙没有一人愿意入天庭任职。
算上三代、西代 弟子 以及在封神之战中牺牲的人,整个天庭里只有十一位阐教 弟子 在岗。
而这十一位 弟子 ,又是什么样的人物?杨戬名义上是他的侄子,却因母亲云华仙子之事,对他这个玉帝并不买账。”二郎显圣真君,听调不听宣”的名声三界皆知。
哪吒虽被封为三坛海会大神,行事却依旧随性,做事全凭个人意愿。
最让玉帝难以接受的是阐教对人间与天庭的影响力。
邦周建立的诸侯国,几乎都是阐教的势力范围。
这些诸侯借助开创新朝的功德飞 弟子 庭,受封仙神,只听从阐教的指令。”瑶池,你知道吗?现在人间的人只知礼教,只敬奉阐教圣人。”
“这些诸侯自行封赐山神河伯,指挥仙神。”
至于天庭……
玉帝冷笑一声,“在天庭,一枚玉虚符诏的作用比我的话更有分量。”
换句话说,他这个玉皇大帝的地位甚至不如封神前。
但玉帝别无选择,只能隐忍。
因为阐教背后有圣人支持,那位元始天尊让玉帝毫无底气。
即便这次阐教的行为明显不合规矩,他也只能默默忍受,最多在蟠桃树下发发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