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三天,前一天的劳作在身上体现出来,身上酸疼不己。我咬着牙,强忍着身体的酸痛起床。
陈奶奶看到我弯着腰走路的样子,安慰道:
“慢慢来,都是这么一步一步过来的,干活的时候不要那么出挑,保持不上不下中等的样子就可以”
我听了陈奶奶的话,心里暖暖的,点了点头。
广播里照常传来了大队长的喊声,大家分完工,排队领着农具,按照他对讲的分工,下地干起了农活。
今天王晓晴分配到跟着一位婶子身边,一起挖花生。
翠萍婶子看到王晓晴,对她招招手道
“王知青,你跟着我,我带你”
王晓晴跟着翠萍婶子来到花生地。
“王知青,我示范给你看”
说着就拉着王晓晴的手说。
“我们这边负责挖花生,你看抓着花生藤的底部,先这样左右拧几下,将花生整株出,然后再把土里的花生耙出来。”
一边示范一边耐心地教她。
“你力气小,负责耙花生,我负责拔”
“行,我听婶子的。”
王晓晴乖巧的点头
王晓晴学得很认真,可一开始动作还是有些笨拙。挖了一会儿,王晓晴的腰就开始疼起来,汗水也不停地从额头滑落。
她正想首起腰休息一下,却看到旁边有人正偷偷打量自己。
想起陈奶奶的话,她又赶紧低下头继续干活,速度不快不慢地保持着中等水平。
这时,王晓晴不小心挖到了一颗埋的比较深的花生,出的时候,把土溅到了眼睛。
王晓晴疼得“啊”了一声,眼泪止不住地流。
翠萍婶子赶忙停下手中的活,过来帮她。
“孩子,没事吧,婶子给你吹吹。”
翠萍婶子一边轻轻吹着王晓晴的眼睛,一边安慰她。
王晓晴努力睁开眼睛,视线有些模糊,但还是能看到翠萍婶子关切的神情。
旁边那个偷偷打量她的人,看到这一幕,也走了过来,递过来一块手帕,
“擦擦吧。”
王晓晴接过手帕,道了声谢。休息了一会儿,王晓晴感觉眼睛好多了,她又准备继续干活。
可就在这时,同村一个尖酸的女人走过来,阴阳怪气的说
“这是怎么了?扒个花生还能给自己刷个大马趴,一看就是吃不了苦的娇小姐”
我涨红了脸,刚想反驳,翠萍婶子赶忙站到我身前,说道:
“谁不是从新手过来的,你当初干活的时候还不如人家呢,少在这说风凉话。”
那女人被怼得哑口无言,气哼哼地走了。翠萍婶子拍了拍我的肩膀,说:
“别理她,这种人就爱挑刺。你就专心干好自己的活。”
我感激地看着翠萍婶子,热情地抓着翠萍婶子的手说
“翠萍婶子,谢谢你”
说完,立马就又要开始干活。
翠萍婶子拦住她
“闺女,先别着急,缓一缓。”
王晓晴红着脸,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王晓晴心里满是感动,在这艰苦的环境里,大家的互帮互助让她感受到了温暖。
接下来的时间,等眼睛彻底不疼了,王晓晴又投入到了劳作中,她更加用心,按照翠萍婶子教的方法,动作也越来越熟练,一颗颗花生被顺利地从土里耙了出来。
王晓晴在翠萍婶子的指导下,越干越顺手,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另一边的王晓云就没有这么好过了,她虽然是在村农长大,可是从小就不喜欢干活。
经常偷懒耍滑,有事就叫家里的弟弟干活,等家里大人回来了,就假装是自己干的。
可是被王晓晴害的下乡当知青以后,就没有那么舒服了,毕竟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没有人会惯着她。
只能自己苦哈哈的干着活,因为家里被搬空了,也没有多少钱能够给自己吃点好的补补,刚干了一天的农活,第二天起床走路都不利索的样。
同一个知青院,隔壁的陈瑶打趣道:
“哟,这才第一天就受不了啦?”
王晓云没好气地回了句:
“谁受得了这浑身的疼啊。”
但嘴上这么说,手上的动作却没停,迅速整理好自己后就跟着大伙一起去干活。
到了田间,看着那一大片待劳作的土地,王晓云心里首发怵。
可没办法,不干就没饭吃,只能深吸一口气,弯下腰开始劳作。
一开始,每一个动作都像是在撕裂我的身体,疼得首皱眉。但干着干着,注意力渐渐被手上的活吸引,疼痛似乎也没那么明显了。
中午休息时,大家聚在一起吃饭。有人拿出家里带来的咸菜分享,看到咸菜就是一脸嫌弃
“要分享也是拿点好菜出来分享,来点咸菜出来,跟谁没有似的”
分享咸菜的,陈盼娣被说的一阵脸红。
旁边的程可乐看不过去,就怼了一句
“就你会说,你倒是拿点鸡蛋,肉出来分享分享”
王晓云听了这话,翻了个白眼,
“我可没那闲工夫去准备这些,有咸菜吃就不错了。”
程可乐哼了一声,
“就你会挑刺,人家陈盼娣好心分享,你还嫌弃。”
王晓云被怼得无话可说,气鼓鼓地埋头吃饭。这时,大队长走了过来,严肃地说:
“大家都是知青,要互相团结,别为这点小事闹矛盾。”
众人听了,都安静了下来。下午的活依旧繁重,但大家都没了上午的抱怨声,都在默默努力着。
王晓云虽然心里还是不情愿,但也不敢再偷懒,只能咬牙坚持。
夕阳西下,大家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知青院。
王晓晴想着今天的收获,心里满是充实。
而王晓云,望着手上磨出的水泡,暗暗发誓,再坚持坚持,说不定习惯了就不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