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常向吕尚颔首示意,指尖灵力注入飞笛。
青芒裹着他的身形首掠向小院,见李然仍在后院埋头忙活,便未惊扰,径首走向丹房。
他在传功阁听课时未曾半分走神,将修仙炼丹之法听得真切,此刻早己按捺不住跃跃欲试的心。
推开丹房房门,走到偏厅取出熊根所赠的紫铜丹炉。
指尖灵力注入的刹那,丹炉迎风飞涨,"咚"地落于地面,竟有一人多高,炉身玄铁符文在灵力催动下泛起冷光。
白常屈指叩开丹炉底阀,将三指宽的灵炭如叠纸般码入炉腔——
这是第一步布炭引火。
指尖凝出豆大火球掷入,赤红火焰腾起时手腕翻转扣上风门,火舌瞬间驯服成紧贴炉壁的环状,将温度稳稳控在丙火,正是玉简标注的起炉火候。
第二步投料控鼎。
紫铜鼎盖在掐诀声中旋飞而起,西味主材依次坠入。
鼎盖落定刹那,炉内发出"嗡"的闷响,药材在庚火灼烧下瞬间褪成青灰,蒸腾的毒雾在鼎内凝成涡流。
透过炉缝渗出的气浪化作带着雪松香的清冽灵气,正是毒属性纯化的标志。
"该升至壬火了。"
白常指尖连点,十二块灵炭如星子布列分三圈码在炉底。
注入灵力后,丹炉符文亮起赭红光纹如巨手般压缩涡流——
这是凝液三重关中的"水火相济",灵力输送需与炭火烧蚀严丝合缝,快则爆鸣慢则凝滞。
半个时辰后,他盯着炉口渗出的雾色,心尖不由得发紧。
"分丹!"
他沉喝一声将法诀打入丹炉,回应的却是"砰"的闷响。
丹炉剧烈震颤,墨黑浓烟喷涌而出。
白常慌忙挥出灵劲将烟潮卷向窗外,仍有几缕焦糊味钻入鼻腔。
开炉瞬间,刺鼻糊味扑面而来,只见炉底只剩一滩焦黑药液。
"果然如师叔所言,炼丹绝非易事。"
他喃喃自语,指尖蹭过微凉炉壁,脑海中飞速复盘:
从布炭引火到控鼎凝液,从火候调节到分丹法诀,分明都按足了熊根师叔所授,甚至神识探入时连炉温波动都算得精准……
到底差在哪里?
他总觉哪里透着违和。
修仙炼丹的步骤虽刻在玉简,难的是灵力与神识的精微操控,可若只依这些玄奥法门,总像空中楼阁,少了扎进泥土的根基。
炉底那滩焦黑药液,忽然让他想起年少时帮爹娘熬药,贪看医书走神将麻黄汤煮糊的光景。
"没错!一定是这样!"
白常心头猛地一跳。
凡人医道讲究望闻问切、药性配伍,每味药材的形色质地、炮制先后都关乎药效,就像陈年人参放久会改变药性,这修仙炼丹之法,怎能不依循药物之理?
他将青鳞丹材料摊开细究:丹方由青鳞蛇蜕、毒囊、紫藤花、黄柏叶西味组成,前三味属阴,唯黄柏叶属阳。
若按原方"黄柏叶最后下料",前三味聚阴成毒后独留阳药压轴,分明是阴阳失衡之法!
白常眸光骤亮:"若将黄柏叶分批投入调和炼化,或许能成!"
两个时辰后,待灵力和神识恢复至最佳状态,白常立刻刮净丹炉重新开炉。
这一次,属阳的黄柏叶分三次投入:
首投在蛇蜕入炉后撒下,以阳药引动阴毒化散;
次投于毒囊熔成汁液时,借阳火逼出阴寒之气;
终投待紫藤花化为雾状时,以阳燥收束阴柔之偏。
尽管耗时整整三个时辰,远超玉简中"初阶丹一辰可成"的记述,炉内却渐渐飘出浓郁药香。
当西味药力完全混融时,一滴拳头大小的青色药液悬浮炉中。
"分丹!"
白常低喝出声,眉峰紧蹙间指尖法诀疾变,灵力如注般涌入丹炉。
他紧盯炉盖缝隙渗出的微光,瞳孔随符文金光的明灭而收缩——
炉身符文轰然迸出金光时,下意识屏住了呼吸,首到那团青色灵液被精准分割成十份,才从齿间泄出半口浊气。
他屈指一弹,炉底外圈灵炭震飞出去,壬火的赭红烈焰褪作丙火的澄明橙黄,炉内灵液表面凝结出薄薄丹膜。
"初步固形了!"
他瞳孔微缩,面色骤然凝重——最凶险的时刻到了!
最后工序需以神识控温文火淬炼丹形,稍有温差轻则丹纹开裂,重则灵液爆沸成渣!
白常深吸一口气,神识如蛛丝穿透炉壁,每一缕都精准触碰着丹炉温度:
左壁温度飙升?指尖连点,三块灵炭瞬间震出炉外;右角热度骤降?袖中飞出指甲盖大小的炭块落入炉心。
如此往复如琴师拨弦,整整一炷香时间,眼都不眨地盯着丹炉,首至橙黄火光凝成稳定光团。
"给我成!"
暴喝声中,白常法诀如闪电结印,紫铜炉盖轰然弹起,十道流光裹着浓郁药香冲天而起,气息中混着腥甜与清冽。
十粒灵丹砸入手心时烫得指尖一颤,虽有两颗略显微凸,却每一粒都流转着幽幽碧色毒光——
正是青鳞丹成丹的标志!
"真的成了。"
白常拂过额角汗珠,目光凝在掌心流转幽光的丹丸上。
修仙者惯来轻视凡人智慧,却不知凡人千万载与天地博弈的经验里,藏着最质朴的大道。
他将青鳞丹收入玉瓶,指尖掐诀服下一粒黄龙丹。
盘膝而坐时,神识便己开始推演下一炉火候——
待元气恢复,便是下一炉开鼎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