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冲站在办公室窗边,望着厂区外那棵歪脖子槐树,嘴角微微上扬。周先玲端着一杯热茶走过来,轻声道:“你这笑容有点像上次抓小偷时的样子。”
“那次是碰巧。”刘冲接过茶,“这次嘛……是计划好的。”
他转过身,看着桌上摊开的项目文件,眼神里透出几分狡黠。自从上周那个老同事在配电房被抓现行后,工厂内部的风评就开始变了。但刘冲知道,事情还没完。
“咱们得再给他点甜头。”他说。
“你是说……继续演?”周先玲挑眉。
“对,还得演得更真实点。”刘冲点头,“他现在肯定怀疑我们早有准备,得让他重新放松警惕。”
—
那天晚上,两人在夜班巡逻时故意放慢脚步,走到监控死角才低声说话。
“你说这项目进度也太慢了。”刘冲皱着眉头叹气,“我都快愁死了。”
“可不是嘛。”周先玲配合地附和,“听说资金还差一大截呢。”
他们一边说着,一边朝那棵歪脖子槐树的方向望了一眼——果然,一个熟悉的身影躲在树后,耳朵竖得比兔子还长。
“明天会议我打算把数据都藏起来,让他们摸不着头脑。”刘冲继续道,“这样咱们才有时间调整。”
“对,让他们以为我们自己都乱了阵脚。”周先玲笑着点头。
—
第二天晨会上,刘冲特意把PPT做得乱七八糟,关键数据不是模糊不清就是首接跳过。几个认真听讲的队员听得一头雾水,纷纷投来疑惑的眼神。
只有一个人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那个老同事。
会后,他果然行动了起来。
—
为了进一步引蛇出洞,刘冲又安排了一次“失误”。
他在办公桌上留下一份被修改过的项目草稿,里面写着“废弃仓库将用于临时仓储”,还用红笔划掉了一段关于设备更新的内容。
“他要是真想查,肯定会翻这份文件。”刘冲跟周先玲说。
果然,当天下午,周先玲借着送咖啡的机会,发现那份文件被人动过。而且最明显的一点是——原本划掉的那段文字,又被轻轻描了一遍,像是有人特别在意。
—
与此同时,刘冲也没闲着。
他请托了一个信得过的老队员帮忙留意办公室动向,还在角落悄悄装了个微型录音笔。这个录音笔藏在一本旧《安全守则》的封皮里,看起来毫无破绽。
“万一他今晚再来一趟,就能录下证据。”刘冲信心满满。
周先玲则在走廊布置了一个简易警报装置,只要有人靠近办公室门,就会触发震动提醒。
—
当天晚上,一切如预期发生。
那个老同事果然再次潜入办公室,动作熟练地拉开抽屉、翻找文件。就在他准备离开时,桌上的《安全守则》突然发出轻微的震动声。
刘冲和周先玲己经在附近等候多时。他们迅速赶到现场,正好撞见对方拿着一沓文件,手忙脚乱地往外跑。
“哎哟,这不是我们的技术专家吗?”刘冲笑眯眯地说,“大晚上的,怎么还不回家?”
那人脸色一变,赶紧把文件塞回抽屉,结结巴巴地说:“我只是……来看看有没有遗漏的东西。”
“哦?那你刚才翻的是什么?”周先玲不动声色地问。
“没……没什么。”那人额头冒汗。
刘冲走上前,拿起那份文件看了看,笑道:“挺详细的嘛,连我们‘废弃仓库’的用途都写上了。”
—
虽然抓到了人,但刘冲没有当场揭穿。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接下来几天,他继续保持“焦虑”状态,在公开场合频繁表现出不安情绪,甚至请假一天,说是家里有点事要处理。
“你看他最近是不是有点撑不住了?”周先玲在食堂吃饭时,故意对旁边的老队员说。
“我看他也快到极限了。”老队员点点头,“毕竟第一次负责这么大的项目。”
而那位老同事,则在一旁听着,嘴角微微上扬。
—
与此同时,刘冲暗中安排了另一项计划。
他让项目组的成员们按照原定方案推进工作,但表面上却对外宣称“项目进展缓慢,可能需要延期”。他还放出风声,说自己可能会辞职回老家发展。
“这消息传出去,他肯定坐不住。”刘冲说。
果不其然,那位老同事开始频繁联系外面的人,甚至有一次在电话里提到“下周三的验收是个好机会”。
—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刘冲还做了最后一道保险。
他在控制室里调取了所有备用监控画面,并安排了几名信得过的队员在验收前一天进行模拟演练。演练过程中,他故意设置了一些“故障点”,比如断电、信号中断等,观察对方是否会有反应。
而那位老同事,果然按捺不住,提前动手了。
—
当刘冲和周先玲赶到西区配电房时,正好看见对方蹲在地上,手里拿着工具,试图切断主控线路。
“我说,你这是在帮我们做安全测试吗?”刘冲笑嘻嘻地开口。
对方吓得差点从地上跳起来,手里的工具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我……我只是看看线路有没有问题。”他强作镇定。
“哦,原来是这样啊。”刘冲弯腰捡起工具,“那你解释一下,为什么你的工具箱里会有剪线钳和万能钥匙?”
那人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
正当刘冲准备叫保安过来时,周先玲突然插话:“等等,他刚才撬电箱的时候,是不是碰到了主控开关?”
刘冲一愣,立刻看向配电箱上的指示灯——果然,有几个己经熄灭了。
“完了!”他脸色一变,“这可是通往监控中心的供电线路!”
—
此时此刻,整个厂区的监控系统,正在逐步断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