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华比冉秋叶稍早一些穿越到这个世界。
既是穿越,也是重生。
所以某种意义上,他比冉秋叶容易生存,因为他既有原来那个易中华的记忆,也有自己穿越前二十一世纪的记忆。
一个己知了未来的人,照理来说应该是开挂的。
但是,他的开局实在太太太太差了。
出生在农村,人设口碑极差,青少年时期插科打诨一点儿正事儿没干。最关键的是时代,那是一个主题和基调属分配的计划经济时代,人生的成功失败与个人能力几乎无关。所以哪怕他现在带着一身的本事和觉醒的灵魂归来,也没有任何卵用。
唯一的盼头就是熬。
因为到七十年代末,市场经济萌芽加改革开放时代会到来。
到时候无论是办厂搞实业,还是投身房地产,都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可是,这才一九六七年!距离那时候还有十多年!!!
这十多年总不能窝在农村种地吧?
想要走出农村,
只有通过当兵或读书,
或能获得渺茫的机会。
但是,
他穿过来时都己经老大不小了,
早就错过了当兵的年龄。
……FU*K……
思来想去,就自己这个破出身,为今之计只能先去投靠叔叔。
弄个城镇户口,混进轧钢厂。
其它再说。
什么冉秋叶什么谈恋爱,华哥现在哪有这心思。
之所以要混进轧钢厂,是因为电视剧里展示过这个单位的内部人事情况,算是知己知彼,当然也就更有方向。
比如即将迎来的那十年特殊时期,他得通过许大茂或二大爷,认识李副厂长,也就是将来的厂革委会主任。
他随口一个决定,就能将没文化没能力的二大爷刘海中从一个工人提拔成副主任。那,以自己的才智能力,只要有机会认识李副厂长,不是分分钟取代二大爷吗?
而且,特殊时期结束后,李主任并没有受到清算。他是能够全身而退,还下海经商做生意的,那么大概率跟着他做事也不会有事。
总之,有这么一个叔叔,也算是悲催之中的一丝幸运了。
这是他唯一可见的机会,必须抓住。
有没有发现,好人做一件坏事就万劫不复,坏人做一件好事就立地成佛?
很不合理,但诶?就是这么奇怪!
易中华的改变和殷勤虽然其实明眼人很容易猜到其用心,但还是迎来了一片好评。
就连一大爷易中海,也忍不住把自己早些年失望透了的心捡起来,
擦了擦,吹去浮尘,再看看。
令一大爷对侄子刮目相看的,倒不是他的殷勤、溜须拍马,而是做事态度和能力。
就说修床这件小事,他仔细观察,认真测量,甚至还草绘了局部图纸。
做事沉稳持重,整个过程有条不紊。
动手能力也极好,不好敲钉子之处,他竟然还会凿榫卯!
当榫卯分毫不差严丝合缝组合在一起的时候,
八级钳工、技术大拿易中海师傅,露出了刮目相看的眼神!(替他配个音:哇塞)
最后把床修复得扎实稳固,焕然一新。
弄完也没吹嘘邀功,简单告辞就回乡下了。
冉秋叶这次回家过年也有重要任务。
那个如火如荼的革命还有三五个月就要开始了,她得跟父母再三强调此次情势变化的严重性。
不管有用没用,让父亲临时抱佛脚说点假大空的吹捧。
气节要用在有用的地方,而不是给自己找苦受。
就连自己,也得趁现在执笔写点啥,利用父亲的面子在报纸上发表一两篇暗戳戳谄媚革命派的文章。将来因为成分问题被批判,被学校革职的时候,这是白纸黑字的自证。
本来她是计划跟着娄晓娥一家去香港避难,躲开这段时期的。
但是现在易中华出现了。她有点不想走。
毕竟按电视剧中的呈现,自己虽然被学校降职去食堂洗菜了,还不至于受到身体上的迫害。问题不算严重。
那么现在如果自己能提前部署,说不定可以用积极的向无产阶级学习靠拢的态度,去对冲掉身份上的缺陷。
另外还得帮着娥娥一起提前藏匿转移财产,最好在这之前能跟许大茂把婚离掉。
还得解决二大爷,让他当不成那个革委会副主任。
没有了许大茂和二大爷这两个身边人的出卖,娄家的损失就能减少很多,晓娥也不会那么伤心了。
要做的事情还挺多。
这些事做起来都简单,难点在于,怎样在不说出“我是来自未来的人”的情况下,让她们听从自己的安排。
那么这里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能说?没人规定不能这么说呀!
OK,那么这样:
Plan A:形势理论分析,提醒问题的严峻性,如果他们肯配合,做好充分到位的抽身措施,那是最好;
Plan B:苦肉计,说自己噩梦缠上,梦里皆是未来的悲苦遭遇,整日心悸难以平复,请求她们为了让自己心安而采取一些行动;
Plan C:如果AB都不行,那就只能首说,告知自己是从未来穿越过来的人,能够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她们多多少少都能感觉到自己这几个月来的性情变化,只是以前不敢往这方面想,现在告知她们,应该不至于完全不可信。
冉秋叶在父母家待了三天,回到西合院的时候,秦京茹己经来过西合院,与傻柱碰过面,但是不出意外,被许大茂截胡了。
“很好,晓娥,你的春天到了!”
冉秋叶这段时间里除了和西合院的邻居们来往,也没忘记积极发展其他的社会关系,包括学校的领导、同事。
不知怎么,可能是借用了这个身体的原因,原主的记忆竟然开始通过某种不明原因的方式零零碎碎地进入冉秋叶的头脑中。
她想起了一些读书时的同窗好友,也第一时间与她们取得了联络。
在工作和物资都靠分配的年代,人脉更显重要。
她向其中一个同学借了部相机,那时候这东西可是稀罕物,比自行车都要稀罕多了,也就只有高干家庭才有这个财力和关系能买得到。
许大茂这种厚颜无耻的家伙,没有照片这样的铁证,他分分钟就抵赖过去了。
不久之后,一封匿名举报信就被寄到了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