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知识干货
人性知识干货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人性知识干货 > 第40章 人性常识040

第40章 人性常识040

加入书架
书名:
人性知识干货
作者:
浩炜
本章字数:
5118
更新时间:
2025-07-09

一、大 V 说话像街头卖狗皮膏药的

胡同口的老王头,天天举着喇叭喊 "祖传膏药包治百病",可自个儿腰疼得首不起腰。我问他:"您这膏药真管用?" 他压低声音说:"小伙子,我这喇叭是隔壁药铺老板给买的。" 这话让我想起网上的大 V,昨天还说 "买房要趁早",今天又说 "租房更自由",底下评论吵成一锅粥,他却悄悄把广告费揣进兜。

就像巷尾的杂耍班子,踩高跷的喊 "有钱的捧个钱场",翻跟头的喊 "没钱的捧个人场",可收了钱就往后台钻。大 V 说话跟这一个理儿,话不是说给看官听的,是说给后台递钱的主儿听的。您要是信了他说的 "房价必跌",把房卖了,等他揣着开发商的钱买了三套房,您只能蹲在马路牙子上骂街。

二、职场不可替代?跟修鞋匠配钥匙一个理儿

工厂的老李头,车床上的活儿没人比他熟,可上个月来了个学徒工,三个月就把他替了。老李头蹲在车间抽烟:"我以为自个儿是铁打的,闹了半天是块生铁。" 后来我发现,新来的学徒工跟组长是老乡,俩人下班就凑一起喝啤酒。

这让我想起胡同里的修鞋匠老周,他跟补锅的老王搭伙二十年,老周修鞋时老王就递钉子,老王补锅时老周就烧火。有回老王病了,来了个新补锅的,跟老周配合得磕磕绊绊,没三天就走了。职场这事儿,跟修鞋配钥匙一个理儿,不是您活儿多好,是您跟领导搭不搭手。就像老周和老王,您能给领导递上他要的钉子,领导就能给您递上您要的酒壶。

三、有些问题得像晾衣服等风来

去年雨季,仓库漏雨泡了半车货,科长说 "先报上去",处长说 "等等看"。等了俩月,雨停了,漏雨的地方自己结了层泥壳,再没漏过。这让我想起我妈腌咸菜,有回盐放少了,我说 "赶紧加吧",她偏说 "等两天",结果咸菜自己发酵好了,比之前还脆。

就像胡同里的阴沟,堵了别忙着掏,等场大雨冲一冲,说不定就通了。前年小区水管爆了,物业说 "没配件",业主们骂了半个月,后来自己买配件换上,发现接口早锈烂了。有些问题跟晾衣服似的,您急着收,晾不干;等风来了,自然就干了。

西、职场替代跟菜市场换摊主一样简单

菜市场的老张头卖了十年白菜,上个月突然病了,他儿子接手没三天,老主顾们又围上来了。老张头躺在医院说:"我以为自个儿一走,摊子就得黄。" 这让我想起工厂的流水线,去年老技术员走了,新来的大学生三个月就摸清了门道,厂长拍着他肩膀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就像胡同里的早点摊,李婶卖了二十年油条,突然不干了,王婶接手后,照样排长队。职场这事儿,跟菜市场换摊主一个理儿,不是您多重要,是离了谁地球都转。就像李婶的油条摊,您要是觉得自个儿炸的油条天下第一,等王婶的糖糕卖火了,您就知道啥叫替代了。

五、熟人做生意像王婶买菜

对门王婶找我表哥买家具,表哥给了八折,王婶回家跟人说:"这小子赚我钱了,原价肯定没那么贵。" 后来表哥再遇着熟人买家具,干脆按原价卖,还说:"亲兄弟明算账。" 王婶知道了,又骂他 "忘恩负义"。

这让我想起胡同里的菜摊,老张给熟客多抓两把菜,人家嫌菜不新鲜;后来老张按斤称,人家又嫌他 "没良心"。熟人做生意跟这一个理儿,您给优惠,他觉得您赚大头;您按规矩来,他觉得您没情面。就像王婶买菜,您要是怕她念叨,索性把秤砣压到底,让她念叨去,反正钱赚了,耳朵清净了。

六、赚小钱的人像胡同里的修鞋匠

胡同里的修鞋匠老周,守着摊子二十年,够吃够喝就知足。去年有人劝他开个修鞋店,他说:"摊子挺好,开店还得雇人。" 结果现在人家开了三家修鞋店,老周还在胡同口蹲着。这让我想起工厂的老王,干了十年钳工,够买房子就不想学新技术,结果新来的学徒工拿的工资比他高。

就像巷尾的包子铺,李叔卖了十五年包子,够娶媳妇就不想扩大,结果隔壁新开的包子铺搞外卖,赚得盆满钵满。赚小钱的人跟这一个理儿,小富即安,不想着往前赶。就像老周的修鞋摊,您要是觉得蹲在胡同口挺好,等人家开了修鞋店,您就知道啥叫不进则退了。

七、孩子防霸凌像练摔跤和当班长

我侄子在学校被人欺负,我教他练摔跤,三个月后没人敢惹他;他同桌学习好,老师总让他当班长,也没人敢欺负他。这让我想起胡同里的孩子,胖墩儿长得壮,没人敢抢他冰棍;小明是学习委员,老师总让他收作业,也没人敢惹他。

就像工厂的保安,长得壮的没人敢翻墙,跟厂长关系好的没人敢捣乱。孩子防霸凌跟这一个理儿,要么长得壮,让别人怕您;要么学习好,让老师护着您。就像胖墩儿和小明,您要是既不长壮,又不学习,就别怪别人抢您的冰棍。

八、劳动像工厂里的钳工和电工

工厂的钳工老王,拧了十年螺丝,月薪五千;电工小李,修了五年电路,月薪八千。老王说:"都是干活儿,凭啥他赚得多?" 小李说:"他拧螺丝谁都能干,我修电路没几个人会。" 这让我想起菜市场的老张,卖了十年白菜,一天赚二百;隔壁卖海鲜的老王,一天赚八百。

就像胡同里的早点摊,李婶卖油条,一天赚三百;王婶卖豆腐脑,一天赚五百。劳动这事儿,跟钳工和电工一个理儿,不是您干得多,是您干的活儿值不值钱。就像老王和小李,您要是觉得拧螺丝和修电路一样,等拿工资时,您就知道啥叫不一样了。

九、领导提拔人像选钳工还是电工

工厂选班长,老王干活儿最勤,可小李跟厂长是老乡,最后选了小李。老王不服气,厂长说:"小李懂电路,以后设备出问题他能搞定。" 这让我想起胡同里的居委会选主任,张婶最热心,可李叔跟街道办主任是同学,最后选了李叔。

就像菜市场的摊主选组长,老张卖菜最老实,可老王跟市场管理员是亲戚,最后选了老王。领导提拔人跟这一个理儿,不是您巴结得好,是您有没有他要用的东西。就像小李和李叔,您要是觉得干活儿勤和热心就能升职,等人家选了有门道的,您就知道啥叫现实了。

十、人惜物像腌咸菜得撒把盐

我妈腌咸菜,总让我多撒盐,说:"盐撒多了,咸菜才脆。" 后来我发现,撒了盐的咸菜,我吃的时候总舍不得扔。这让我想起相亲,我表哥给姑娘花了不少钱,最后姑娘没看上他,他还说:"再处处看,钱都花了。"

就像胡同里的修鞋匠老周,修坏了我的鞋,赔了我五十块,我反而觉得这鞋该扔了。人惜物跟腌咸菜一个理儿,投入得多了,就舍不得扔。就像表哥和老周,您要是想让别人珍惜您,得让他往您这儿撒点 "盐",不然他觉得您像没放盐的咸菜,扔了不可惜。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