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跟体制内的人打交道,得踩着稳当劲儿来
咱单位有个老张,在办公室熬了二十年,没见他争过科长位置,每天掐着点上下班,桌上的搪瓷缸子比他的工龄还长。有回我要办个手续,找他帮忙,他盯着电脑屏幕说:"这事得按流程走,别想着抄近道,出了岔子谁也担不起。" 后来我琢磨透了,体制内的人图啥?就图个稳当 —— 工资按月到账,事儿别冒风险,麻烦越少越好。你找他们办事,千万别提 "赚大钱"" 走捷径 ",得说" 这事儿都合规,流程都理顺了,就差您这儿落个章 ",他准保痛痛快快给你办。就像老辈人说的,跟穿布鞋的人别聊皮鞋,踩着他的鞋跟走,准没错。
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风光背后藏着坎儿
巷口开面馆的老王,早年靠一碗酸辣面打响了招牌,天天排队的人能绕街三圈。后来他琢磨着扩张,可满脑子都是 "酸辣面秘方",别的花样一概不做,结果隔壁新开的烩面馆抢走了客源。老王拍着大腿说:"成也这碗面,败也这碗面。" 人呐,就怕被自己的长处捆住手脚 —— 你靠啥发家,最后准被啥困住。就像耍把式的老把式,总以为手里那杆枪能扫平天下,冷不丁冒出个耍锤子的,你那枪头再亮也使不上劲。
三、刷短视频别光看热闹,得盯着人家的钱袋子
小区小李天天捧着手机刷短视频,起初我以为他就图个乐,后来发现他笔记本上记满了 "卖面膜的首播间咋留人"" 教理财的咋引流 "。他说:" 别看人家跳舞唱歌,人家镜头背后都盯着变现呢。" 这话在理。你刷视频时,得跟老猫盯着老鼠洞似的,瞧瞧人家是卖货、接广告,还是搞付费社群。就像我楼上的大姐,看了半年美食视频,偷师了腌泡菜的法子,在菜市场支个摊,比上班挣得还多。看别人的戏,找自己的路,才不白浪费流量。
西、领导画大饼是常态,说实话的反倒是个宝
刚上班那会,遇着个领导总说 "好好干,年底给你们涨工资",结果三年没见动静。后来换了个领导,开会首接说:"今年效益不好,奖金可能要缩水,但咱们把项目扛过去,明年准有转机。" 虽说听着扎心,可大伙儿反倒觉得踏实。职场就像逛庙会,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大多是卖狗皮膏药的;肯跟你说 "这事儿有难度,但咱们一块儿想办法" 的,才是真把你当自己人。画大饼的领导多如牛毛,说实话的领导,碰着了就跟捡着宝似的,得好好珍惜。
五、请人办事有讲究,得把台阶给人铺好了
去年找同事老李帮忙改份材料,我先把初稿写得七七八八,带着笔记本去他办公室:"李哥,我这开头总卡壳,您看是先摆数据还是先讲背景?" 他一看我不是甩手掌柜,立马来了兴致,不仅改了开头,还顺带着把结构理了理。临了我塞包茶叶过去:"您这点拨比喝浓茶还提神。" 请人办事就像请客吃饭,你不能空着碗等菜上桌 —— 自己先把能做的做了,明确告诉对方需要搭把手的地儿,再给足面子,人家才乐意帮你。记住了,没人喜欢接个烂摊子,都愿意当锦上添花的人。
六、人信的不是话,是说话的人披的那张皮
胡同里张大爷教育儿子,开口闭口 "马云说过"" 任正非讲过 ",其实那些话都是他自个儿琢磨的。儿子却听得首点头:" 还是大佬看得透。"还有楼下小店卖皮带,挂个牌子" 意大利手工定制 ",价格翻了三倍,买的人还不少。人呐,骨子里都爱给东西贴金 —— 同样是一碗小米粥,皇宫里端出来的就叫" 御膳 ",路边摊卖的就是" 早点 "。所以你要想让人信你,要么傍个大树,要么给自己缝件光鲜的外衣,甭管里头装的是啥,先让人家瞅着亮眼。
七、借钱是门学问,小借小还见人心
前年我找朋友老周借过两百块钱,到日子不仅还了,还多给了包烟:"算您利息,省得您亏本。" 后来发现,这招挺管用 —— 谁能借、谁推诿,一试就知;而且大家都知道我手头不宽裕,再没人找我开口借钱。就像老辈人说的,借钱如借刀,用好了是把利器,用不好伤自己。你时不时借点小钱,按时还再加份心意,既攒了诚信,又给人透了底:我这儿也不宽裕,别盯着我口袋。这比你逢人就说 "我没钱" 管用多了。
八、老天给你的考验,都是带着价码的
我考驾照那年,科目二第一次就过了,结果科目三连续挂了三次。教练说:"老天看你太顺,给你添点堵,免得你飘。" 后来咬咬牙练了半个月,考过了反而开得更稳当。人这一辈子,就像爬山,平路走多了,准得遇着几个陡坡。你要是觉着这事顺风顺水,保不齐下个弯就有石头等着你 —— 挺过去了,那是你该得的;挺不过去,说明你火候还不到。就像蒸馒头,火候不够就揭锅,准得塌陷,耐着性子把蒸汽顶起来,馒头才能暄腾。
九、别人的日子,别瞎掺和
对门小两口吵架,女的跑来找我媳妇哭诉,媳妇就递杯茶:"你们年轻人有自己的过法,我这老婆子就不瞎出主意了。" 后来小两口和好了,反倒跟我们更亲近。人呐,都有自己的别扭,你以为是好心劝和,在人家眼里可能是多管闲事。就像菜园子里的菜,茄子和辣椒各有各的长法,你非得让茄子学辣椒红,最后俩都长不好。尊重别人的选择,就像给人留条小路,自己也能走得宽敞。
十、低调是护身符,显摆招人恨
老家有个发小,拆迁得了笔补偿款,立马买了辆豪车,逢人就说 "不差钱"。结果没过半年,不是有人上门借钱,就是被人背后使绊子,生意也跟着不顺。后来他学乖了,改骑电动车,见人就叹苦经:"房贷压得喘不过气。" 反倒消停了。人性就像阴沟里的老鼠,见不得光 —— 你过得太好,总有人想咬你两口;你缩着点,反倒没人搭理你。老辈人传下来的 "财不露白",那是血的教训,记住了,显摆是灾祸的引子,低调才是长久的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