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后的朱厚熜,精力愈发充沛。他每日处理朝政之余,仍能抽出时间亲自指导工部技术局的火器改良,甚至开始尝试将国运之力融入兵器锻造之中。当他的指尖抚过新制的精钢刀剑时,能清晰地感觉到金属内部的分子排列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使得兵器更加坚韧锋利。
这日,朱厚熜正在观德殿观看神机锐士营的射击演练,黄锦匆匆跑来禀报:“陛下,浙江巡抚王琼八百里加急奏报,说有一伙红毛番夷驾着巨舰,在宁波外海游弋,还炮击了一艘中国商船!”
“红毛番夷?”朱厚熜接过奏折,眉头微蹙。他知道,这应该是早期的葡萄牙殖民者,也就是明朝人所说的“佛郎机人”。根据历史记忆,葡萄牙人在正德年间就己经到达中国沿海,开始进行试探性的贸易和掠夺。
奏折中写道:“该夷船高数丈,舷侧列炮数十门,其炮声震耳欲聋,远胜我朝水师火炮。彼等自称‘佛郎机’,欲求互市,然行径蛮横,己掳掠我渔民数人。”
“互市?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朱厚熜将奏折递给身旁的张璁,“你怎么看?”
张璁看完奏折,沉声道:“陛下,佛郎机人远渡重洋而来,其船坚炮利,不可小觑。臣以为,当先遣使者探查其底细,同时加强沿海防务,以防不测。”
“使者?”朱厚熜冷笑一声,“这些殖民者,向来是炮舰先行。派使者可以,但必须有足够的武力威慑。”
他走到地图前,指着浙江沿海:“传旨给王琼,命他整肃浙江水师,即刻打造新式福船,装备子母炮。再调三千神机锐士营精锐,南下浙江,归王琼节制。”
“陛下,”张璁提醒道,“打造新式福船,装备子母炮,所需费用不菲,且时间紧迫……”
“钱不是问题,”朱厚熜打断他,“命内库先拨十万两白银,不够再从太仓调。时间更不是问题,告诉工匠们,只要能在三个月内造出十艘装备子母炮的福船,朕重重有赏!”
他的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张璁知道,皇帝这是要借佛郎机人来检验新政的成果,同时也是在为大明的海疆树立威信。
就在这时,林文俊气喘吁吁地跑进观德殿:“陛下,好消息!风力水车在江南推广成功,不仅解决了圩田灌溉问题,还带动了棉纺业的发展!另外,臣等根据陛下的指点,在锻造子母炮时尝试融入‘国运之力’,结果发现炮身的韧性和硬度都有了显著提升!”
朱厚熜闻言眼前一亮:“哦?说来听听。”
“是,”林文俊兴奋地说,“臣等发现,当工匠们怀着为国铸炮的心意时,锻造出来的炮身就更加精良。于是臣便想,这或许就是陛下所说的‘气’。后来臣尝试让画师在炮身绘制‘山河社稷图’,没想到炮身的品质竟真的提高了!”
朱厚熜心中一动。他知道,这其实是工匠们的意念与国运之力产生了共鸣,从而影响了器物的品质。这种“器物通灵”的现象,在修仙传说中并不罕见,没想到在这个末法时代,借着强盛的国运,竟然也能实现。
“好!很好!”朱厚熜连声赞道,“林爱卿,你立刻组织工匠,将这种方法推广到所有兵器锻造中。记住,要让工匠们明白,他们锻造的不仅是兵器,更是守护家国的底气!”
“臣遵旨!”林文俊躬身应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越来越觉得,这位皇帝陛下简首是天纵奇才,总能想到一些闻所未闻却又行之有效的办法。
处理完工部的事务,朱厚熜再次将目光投向浙江沿海的地图。他能感觉到,一股新的、陌生的力量正在接近大明的海疆,这对刚刚筑基、国力日益强盛的大明来说,既是挑战,也是一次提升国运的机会。
“黄锦,”朱厚熜沉声道,“传旨给锦衣卫,命他们即刻成立‘海疆司’,专门负责收集海外情报,探查佛郎机人的底细。另外,告诉王琼,对佛郎机人,先礼后兵。若他们安分守己,可在指定港口互市;若敢再行劫掠,就用我们的子母炮,让他们知道大明的厉害!”
“遵旨!”
接下来的日子,朱厚熜一边关注着浙江沿海的局势,一边继续推动新政。占城稻的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江南地区的粮食产量大幅提升,流民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工部技术局的火器改良也日新月异,除了子母炮,还成功研制出了最早的“手榴弹”——震天雷。
与此同时,浙江巡抚王琼也按照朱厚熜的旨意,开始整肃水师。当三千神机锐士营抵达浙江时,当地的官军士气为之一振。王琼亲自挑选了一批精壮水手,配合神机锐士,开始操练新式战术。
一个月后,锦衣卫海疆司送来了关于佛郎机人的详细情报:“佛郎机,即葡萄牙国,位于西洋,国力强盛,擅长航海,所到之处,多以武力征服,建立殖民地。其船曰‘夹板船’,炮曰‘佛郎机炮’,威力巨大。”
朱厚熜看着情报,心中了然。他知道,葡萄牙人是最早的殖民主义者之一,对付他们,光靠礼仪是不够的,必须用实力说话。
“告诉王琼,”朱厚熜对黄锦说,“可以派使者去接触佛郎机人了。就说我大明允许他们在宁波港外的双屿岛设立贸易站,但必须遵守大明律法,不得随意上岸,不得携带武器入港。”
“陛下,这样是不是太便宜他们了?”黄锦有些不解。
朱厚熜微微一笑:“便宜?不,这是阳谋。双屿岛孤悬海外,易守难攻。我们允许他们在那里贸易,既能监视他们,又能借此了解海外的情况,学习他们的长处。等我们的水师强大了,随时可以将他们一锅端。”
黄锦恍然大悟:“陛下圣明!”
果然,当明朝使者带着朱厚熜的旨意来到佛郎机船队时,葡萄牙人虽然对诸多限制感到不满,但考虑到大明的体量和可能的巨大贸易利益,最终还是接受了条件。
然而,朱厚熜并没有因此放松警惕。他知道,这些殖民者的野心绝不会就此满足。他下旨加速福船的建造和子母炮的装备,同时命令神机锐士营在沿海地区进行实战演练。
这日,朱厚熜在乾清宫内打坐,引导国运之力。筑基之后,他己经能更加熟练地运用这股力量。忽然,他心中一动,将意识延伸到遥远的浙江沿海。
他“看”到,在双屿岛附近的海面上,一艘明朝的巡逻船正在与一艘佛郎机夹板船对峙。佛郎机人试图突破封锁线,登陆浙江沿海,遭到了巡逻船的阻拦。
“砰!”
佛郎机人率先开炮,炮弹落在巡逻船附近,激起巨大的浪花。
“开炮!”巡逻船上,明军将领一声令下。
“轰!”
巡逻船上装备的子母炮发出一声怒吼,数十枚小炮弹呼啸着飞向佛郎机夹板船,在船舷上炸开,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虽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伤,但这突如其来的反击还是让佛郎机人吃了一惊。他们没想到,一向被他们视为落后的明朝水师,竟然也有如此威力的火炮。
最终,佛郎机夹板船灰溜溜地退回了双屿岛。
朱厚熜收回意识,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与佛郎机人的较量,将是对大明海疆防御的一次严峻考验,也是提升国运的一个重要契机。
“来吧,佛郎机人,”朱厚熜轻声自语,“让朕看看,你们的炮舰,能不能撼动我大明的国运!”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东方的大海。海风吹拂着他的衣袍,也带来了远方的气息。他能感觉到,随着海疆局势的紧张,以及与海外势力的接触,大明的国运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变得更加包容,也更加充满活力。
而他自己,也将在这场与海外势力的较量中,继续汲取国运之力,提升自己的修为,一步步走向那传说中的仙途巅峰。
此刻的浙江沿海,王琼正在查看最新的战报。当他得知巡逻船用子母炮击退了佛郎机人的挑衅时,不禁松了一口气。他抬头望向北京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敬佩。他知道,有那位年轻而睿智的皇帝在,大明的海疆,必将固若金汤。
而在遥远的双屿岛上,葡萄牙殖民者们正在召开紧急会议。他们没想到,这个看似落后的东方帝国,竟然拥有如此强大的火器和不屈的意志。一场新的博弈,正在东方的海面上,悄然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