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河阳城前,四人早已换下青云门服饰,改着寻常布衣。
饶是如此,陆雪琪那清丽绝俗的容颜依旧在城中引起不小的骚动。
街边小贩忘了吆喝,行人驻足张望,更有登徒子看得痴了,险些撞上路边的货摊。
他们下榻的山海苑是河阳城数一数二的客栈。
齐昊显然对此地颇为熟悉,三言两语便与掌柜谈妥,将四人安置在后园西苑。
这处别苑清幽雅致,假山流水间错落着四间厢房,每间都窗明几净,陈设考究。
稍事休整后,众人便到前楼用餐,山海苑的酒楼临街而建,三楼贵宾厅更是闹中取静。
厅内陈设典雅,八仙桌错落摆放,窗边几株绿萝垂落,恰到好处地隔出私密空间。
“几位客官请坐。”小二殷勤地引他们到临窗的雅座,窗外正对河阳城最繁华的街景。
齐昊熟门熟路地点了几道招牌菜,苏夜坐下后,目光扫过厅内其他食客。
靠东窗一桌坐着几个商贾打扮的中年人,正低声谈论生意;西北角两位锦衣公子对酌,腰间玉佩显示身份不凡。
曾书书环顾厅堂内考究的陈设,转头对齐昊笑道:“齐师兄,看这酒楼的排场,怕是不便宜吧?”
齐昊拿起茶杯,笑道:“这里是河阳城首屈一指的山海苑,自然金贵些。不过我们青云门在此地颇有声望,掌柜的巴不得我们常来,价钱上自会优待。”
正说话间,店小二托着红木食盘快步而来,几碟时令小菜色香俱全,最后端上的那盘清炖鱼更是引人注目。
鱼身修长,暗褐鳞片上泛着琥珀般的光泽,两对长须随着热气微微颤动,雪白的鱼肉在清汤中若隐若现,香气直往人鼻子里钻。
苏夜执筷轻点鱼腹,夹起一块晶莹的鱼肉,入口的刹那,他眉头微挑:“这是南方诸钩山的寐鱼?”
店小二正要退下,闻言顿时驻足,满脸惊讶:“客官当真好眼力!这'清炖寐鱼'用的正是诸钩山特产的寐鱼!”
陆雪琪原本静默用餐,此刻也不由抬眸看了眼那盘鱼,曾书书更是直接伸长了脖子:“苏师兄连这都认得?”
苏夜又夹了一筷:“《九州风物志》有载,诸钩山寐鱼昼伏夜出,以山涧红藻为食,故而肉质鲜美…”
他忽地住口,发现三双眼睛都直勾勾盯着自己,齐昊举杯掩去笑意:“苏师弟博览群书,佩服。”
店小二刚要答话,忽听邻桌传来一声清脆的质问:“这寐鱼产自南方诸钩山,距此少说也有千里之遥,如何能新鲜运来?店家莫不是在唬人?”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的大桌上坐着八人,六名黄衣男子,另有两名女子。
其中一位身着淡紫长裙,面覆轻纱,虽看不清容貌,但露出的肌肤如霜胜雪,但气质不凡。
而方才开口的少女约莫十六七岁,一袭水绿衣衫,明眸皓齿,眉目如画,尤其那双灵动的眼睛顾盼生辉,竟是个难得的美人,即便与陆雪琪相比,也毫不逊色。
她这一声质疑,引得整个酒楼的目光都聚了过来。
苏夜眸光微动,视线落在那水绿衣裙的少女身上,心中已然明了。
这位想必就是鬼王宗宗主之女碧瑶,而她身旁那位紫衣蒙面的女子,应当就是鬼王宗四大圣使之一的幽姬。
碧瑶察觉到苏夜的目光,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却在看到陆雪琪时明显一怔。
两位绝色少女隔空相望,一个灵动如春水,一个清冷似寒霜,竟在这片刻间形成了奇妙的对比。
就连素来清冷的陆雪琪,此刻也不由多看了对方几眼。
店小二见状连忙上前,满脸堆笑道:“姑娘有所不知,这寐鱼百年前确实只在南方诸钩山才有,后来青云门道玄真人途经诸钩山,特意将鱼苗带回,放养在青云山阴的洪川之中,如今不仅成活,更是繁衍兴盛。”
说着,他脸上浮现出由衷的敬仰之色:“咱们这都是托了道玄仙长的福,才能尝到这千里之外的美味啊!”
苏夜等人闻言,脸上都不由自主地流露出自豪之色。
唯独那绿衣少女听了,转头与紫衣女子交换了个眼神,虽坐回原位,却明显不以为然地轻哼了一声。
夜色渐浓,河阳城的街道却依旧灯火通明,苏夜吃完饭后,并未打算休息,而是沿着青石板路信步闲逛。
这里靠近青云山,多年来太平无事,即便入夜后也人声鼎沸,叫卖声不绝于耳。
他随手买了串晶莹剔透的糖葫芦,酸甜的山楂裹着薄脆的糖衣,在灯火下泛着的光泽。
街边的杂耍艺人喷出丈许高的火焰,引得围观百姓阵阵喝彩。
苏夜驻足观看,嘴角含笑,但心思却不在这些热闹上,他此行的真正目的,是想试试那“奇缘引路”的词条能否触发。
逛了大半个时辰仍无所获,就在苏夜准备折返时,一个挂着“悬壶济世”布幡的摊位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江湖郎中一袭灰布长衫,三缕长须随风轻拂,倒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模样。
“这位小友请留步。”老郎中突然伸手拦住去路,眼中精光一闪而逝。
“我观你眉间隐有灵光,想必是修道之人?”
苏夜心头微动,难不成真有效?
夜色渐深,街边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曳。
那江湖郎中捋了捋长须,目光如炬地盯着苏夜道:“小友体内五行流转,看似圆融,实则暗疾已生。”
苏夜眸光微闪,不动声色地在摊位前的木凳坐下:“愿闻其详。”
“五行相生亦相克。”郎中指尖在桌面上轻点,竟泛起五色微光。
“小友虽以秘法调和,但终究难逃相克之理,长此以往,必损心脉。”
苏夜闻言心中一震,此人竟能一眼看破他修炼的关窍,绝非寻常江湖术士。
只不过他有一点看错的是,苏夜并非是以秘法调和,而是借助了“五行调和者”词条的效果。
而且其口中所说的暗疾,他也并非没有任何察觉,只是词条的效果确实显著,这些暗疾远不足以动摇根本。
待他真正掌握太玄五行剑诀,这暗疾自然会随之化解。
不过现在苏夜略作思索后,仍是开口问道:“可有解法?”
“简单,只需行针疏导即可。”郎中从袖中取出一个古朴针囊,九根银针在月光下泛着清冷光辉。
苏夜敏锐地察觉到,那些银针上萦绕着精纯的灵力波动,显然是一件难得的法宝。
“前辈为何要助我?”苏夜没有立即应允,反而问道。
郎中忽然压低声音笑道:“实不相瞒,老夫寻觅五行传人已久,小友天资卓绝...”
“抱歉,在下已拜入青云,不便另投他门。”苏夜起身拱手。
身后传来郎中意味深长的叹息:“青云门虽好,却未必懂得五行真谛啊…况且我也从未说过,让你转投于我门下。”
苏夜脚步一顿,衣袖在夜风中轻轻摆动,他转身时,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前辈此话当真?”
老郎中捋须大笑,笑声惊起了屋檐上栖息的几只麻雀:“老夫行医半甲子,最重医道传承,你既与五行有缘,这门《太乙五行针》传于你,也不算明珠暗投。”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卷泛黄的竹简,指尖在简上轻轻一抚,顿时有五色流光在竹片间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