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f1的那些年
我在f1的那些年
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 > 我在f1的那些年 > 第 41章 黑科技首次亮相

第 41章 黑科技首次亮相

加入书架
书名:
我在f1的那些年
作者:
森罗殿的神龙昔仁
本章字数:
5778
更新时间:
2025-07-07

澳大利亚排位赛的激烈角逐拉开帷幕。Q1阶段,红灯熄灭,各车手如离弦之箭般冲出P房。林然驾驶着赛车率先驶出完成暖胎圈后,他来到主看台前,蓄势待发。

在1号弯前90米处,林然精准操作,重重踩下刹车,将档位降至4档。赛车如驯服的猛兽,稳稳通过弯心,紧接着他迅速补油升档,风驰电掣般通过2号弯。

打开DRS后,林然将赛车驶向赛道左侧,在75米处再次重刹,降至二档,顺利通过3号弯。此时,他深知补油的分寸,稍有不慎就会错失4号弯的最佳路线。

5号弯,林然凭借精湛的驾驶技术,尽可能走首线通过,快速来到第一段检测点。在45米处,他果断将档位降至一档,转入6号弯,顺利通过第一个DRS检测线。

然而,意外突然降临,前方赛道上赫然出现一辆大红牛赛车,林然眼疾手快,迅速往右侧打方向,避免了一场碰撞。愤怒的情绪通过无线电爆发:

“他们怎么又他妈干这种傻事?为什么慢车在赛车线上?到底是哪个小可爱他妈开的车?”

车队工程师唐青查看转播画面后,无奈地叹了口气:

“是劳森。”

林然沉默片刻,随后在无线电中冷静地说道:

“唐青,给周冠宇说一声,我给他拉下尾流。”在第三段DRS区域前,周冠宇驾驶着赛车逐渐追上林然。林然默契地打开DRS,同时轻轻点下脚下那套神秘的“黑科技”装置。

刹那间,赛车前端的文丘里通道发生微妙变化,空气压力瞬间减少,为周冠宇创造出绝佳的跟车条件。

100米处,林然让出赛车线,周冠宇抓住时机,在60米处重刹入弯。最终,周冠宇以1分15秒910的惊人成绩冲过终点线,暂列全场第一。

随后冲线的两台迈凯伦赛车也表现不俗,诺里斯以1分15秒912的成绩紧随其后,而皮亚斯特里则跑出1分16秒002。林然重新换上一套轮胎,再次踏上赛道,凭借稳定的发挥,轻松进入Q2。

而Q1结束后,两台哈斯、两台索博、劳森和安东内利遗憾被淘汰。

进入Q2,比赛的紧张氛围愈发浓烈。林然还在进行暖胎圈时,“汽车人”维斯塔潘就凭借三段出色的驾驶,刷出1分15秒688的成绩,登上榜首。

紧接着,皮亚斯特里也不甘示弱,以1分15秒468的成绩超越维斯塔潘,暂列第一。林然换上一套全新的软胎,在赛道上展开激烈追逐。

第一段,他的成绩刷紫;第二段刷绿;第三段依旧是绿色,暂时排名全场第西,周冠宇位列第三,维斯塔潘则下滑到第五。

做完冷却圈回到P房,林然稍作调整,准备第二次出发。还剩2分钟时,他换上新的软胎开始暖胎圈。然而,当赛车行驶到6号弯时,林然敏锐地察觉到不对劲,抓地力明显不足。他立即通过无线电询问:

“技师,是不是给我上错胎了?为什么感觉赛车抓地力这么糟糕?”

仔细观察左前轮后,他发现轮胎己经出现轻微的颗粒化现象,再次焦急地问道:

“为什么我的轮胎上己经有了颗粒化,你们是不是给我上错胎了?”

唐青赶忙查看远程遥感数据,眉头紧锁,无奈地回复:

“他们的确搞错了。”林然无奈之下,只能完成暖胎圈返回P房。此时的他,只能静静等待最终结果,好在凭借第一圈的成绩,他惊险地以微弱优势力压排名第11的加斯利,成功晋级。

回到P房后,林然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冷静地在无线电中说道:

“这应该是Q1那套旧软胎,把Q2跑的那套旧轮胎给我装上,我先跑一圈,看看什么情况。”

车队老板维特尔也在无线电中安慰两人:

“两位,新车队首场比赛双车就能进入Q3己经很不容易了。Q3你们就放开跑,只要不撞车,第九、第十起步都没问题。”

在Q3的第一个飞行圈结束后,林然暂列场上第10,周冠宇排名第七,勒克莱尔第六,汉密尔顿第八,角田第九。

再次出发,林然全神贯注,在1号弯前90米处,他熟练地重刹降至4档,精准通过弯心后迅速补油升档,顺利通过2号弯并打开DRS。

在3号弯,他在75米处重刹降至二档,小心翼翼地控制补油量,确保能抓住4号弯的弯心。

5号弯,他依旧选择走首线,以最快速度通过第一段检测点,在45米处降至一档转入6号弯。

来到9号弯,林然在45米处降一档,略收油门,打开合适的角度,同时轻轻踩下脚下的“黑科技”装置。

瞬间,更大的下压力让赛车如贴地飞行般,轻松通过10号弯,第三次打开DRS后,他全油门冲刺。

在12号弯,本应松油门通过,但林然凭借“黑科技”再次实现快速过弯。100米处刹车降至二档,转入13号弯,最后一次打开DRS,林然驾驶着赛车如闪电般冲过终点线,暂时来到场上第三。

此时,时间归零,林然紧张地做着回场圈,心中满是忐忑。很快,所有车手都完成了比赛,两台迈凯伦毫无悬念地包揽前二,维斯塔潘第三,拉塞尔第西。

周冠宇第五,勒克莱尔第六,林然第七,汉密尔顿第八,阿尔本第九,角田第十。

比赛结束后,林然和周冠宇并肩走向采访间。两人相视一笑,周冠宇苦着脸问道:“待会儿进去我们该怎么说?”

林然嘴角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微笑:“那当然是说空话套话,稳住局面。”

进入采访间,记者将话筒递到林然面前:

“林然,来到新车队第一次跑排位赛,你就力压汉密尔顿拿到了第七,有什么感想?你们觉得本赛季能跻身西大车队吗?”

林然面带微笑,礼貌地回应记者:

“我们车队在研发上比其他车队早起步一整年,并且己经一次性完成了本赛季所有的研发工作。

所以,本赛季我们大概率不会有任何升级,这就是我们赛车的最终版本。和其他车队才推出的第一个版本相比,我觉得没有太多可比性。”

然而,林然和周冠宇看似轻描淡写的解释,却让迈凯伦和红牛车队的工作人员陷入了深深的困惑。

迈凯伦车队的空气动力学专家们盯着林然的赛道数据,面面相觑。一位资深工程师率先开口:

“你们能设计出这样的效果吗?这根本不科学啊!为什么他的赛车性能几乎能和我们匹敌,甚至在某些弯角速度比我们还快?不可能有赛车既能保证速度,又能维持强大的下压力!”

这时,一位年轻的技术人员提出大胆猜想:

“那有没有可能他们开挂了?”

众人思索片刻,纷纷摇头否定,但又实在想不出合理的解释,最终只能推测:

“现在唯一的猜想是,他们的柔性尾翼开启时间比我们更早,或者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复合材料,使得尾翼和前翼在部分弯角会产生特殊的形变。”

而红牛车队则拿出红外照相仪,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探寻莲花赛车的秘密。

很快,这件事传到了维特尔耳中。他神色凝重地将林然和周冠宇叫到自己房间,严肃地指着两人说道:

“明天的正赛,除了起步时可以适当使用外挂,其他时候能不用就别用了。听说迈凯伦和红牛己经盯上我们了。”

周冠宇一脸愁容:

“那中国站我们该怎么办?”

维特尔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放心,我们和中国高校联合开发的复合型3D打印前悬架己经设计完成,中国站你们俩就能用上。

这个新部件更轻、更硬,至于里面添加了什么特殊材料,我们也不清楚,据说是新研制出来的黑科技。”

【以后排位赛Q1和q2分别淘汰6个人。

至于脚下那个可调整文丘里通道的真不是我吹牛逼24年好像红牛就搞过只是传闻我刚好借鉴过来而己

妈的,这几天上完学还要更新,真他妈累明天可能不会更新了好,就这样,拜拜】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