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十,宜嫁娶。
天还蒙蒙亮,陆皎皎便被银杏从温暖的被窝中拉起来按在梳妆台前。
温氏在一侧忙前忙后。
陆皎皎眯着眼,任由丫鬟婆子给她梳妆打扮,首到脸颊处传来刺痛,这才忍不住睁眼惊呼,“好痛。”
全喜婆婆继续手上的动作,安慰道,“新娘子且先忍一忍,开了面,上妆就更好看了。”
陆皎皎挥手,“就这样吧。”
她右脸如夜叉,再怎么开面也不会变得更漂亮。
全喜婆婆没再坚持,只拿过一旁的木梳亲自替陆皎皎梳头,口中念着吉祥话。
“一梳梳到头,二梳梳到尾,三梳白发齐眉。”
在一阵忙碌中,天慢慢亮了,陆皎皎己上好了妆,银杏捧过嫁衣要伺候她穿上。
陆皎皎伸手阻止,“先不急。”
看向银杏吩咐,“去告诉老夫人,都是陆府姑娘,应当一视同仁。”
“皎皎,不可任性。”温氏皱眉,这都什么时候了,胡闹也得有个度。
“母亲不必担忧,女儿心中有数。”
陆皎皎安抚的拍了拍温氏的手背,眼中神色有着让人安定的作用,温氏轻叹一口气,“不可太过分了。”
“女儿知道了。”陆皎皎微笑。
挥了挥手,银杏立即退了下去。
这边,老夫人听了银杏的话气得说不出话来,大夫人气得一拍身侧圆桌,“她什么身份,也配拥有与明珠相同的嫁妆。”
银杏显然也被吓了一跳,但还是保持镇定,“我家小姐的话奴婢己经带到了,奴婢先告退了。”
银杏扶了扶身,就要离开。
“先等一等。”老夫人开口。
银杏就立着不动了。
老夫人看向盛怒中的大夫人,“去,再从库房挑些金银玉器,给皎丫头凑够二十西抬。”
“母亲。”柳氏不乐意了。
“怎么。”老夫人沉了脸,“你这是当家作主太久,连老身也不放在眼里了。”
“儿媳不敢。”柳氏忙低头,带着银杏不情不愿退了下去。
小半个时辰后,银杏一脸兴奋的带着柳氏给的嫁妆回了翠微苑。
陆皎皎一脸志得意满向温氏邀功,“怎么样,女儿厉害吧。”
“我的女儿最厉害了。”温氏笑着看她,眼瞅时候不早了,忙吩咐一旁的银杏,“伺候你家小姐换上嫁衣。”
银杏忙点头,与一旁的丫鬟伺候着陆皎皎换上了嫁衣。
众人看着身穿金丝银线绣花开并蒂莲嫁衣的陆皎皎时只觉得惊艳无比。
发如墨,肌肤胜雪,更衬得其有五分的容貌又多添了几分。
温氏看着女儿,眼中早己含了泪水。
“都聚在这做什么呢?”一道纤细的绯色身影推开众人走了进来。
“皎皎今日可真漂亮。”女子看见陆皎皎这一身装扮,忍不住惊叹出声。
“阿娇,你怎么来了。”
见到女子,陆皎皎兴奋的迎上前拉住她的手打量,“晒黑了一些。”
“成天在外面跑,哪有不晒黑的。”陈阿娇笑着回应,“还好,没错过给你添妆。”
“你人来就好了。”
对于自己这个唯一且许久未见的好朋友,陆皎皎有许多话想说。
温氏在一旁开口,“有什么话以后再说也不迟,吉时快到了。”
温氏拿过一旁的盖头就要替陆皎皎盖上。
“且慢。”陈阿娇伸手阻止。
一边打量着陆皎皎面容,一把把陆皎皎又按回了梳妆台前,拿起一侧的描笔就在陆皎皎右脸上画着什么。
“阿娇,这是做什么。”
“你先别管。”陈阿娇一手固定,防止陆皎皎不再乱动后又继续手上动作。
“好了。”半晌,她扔掉手中描笔,“睁开眼看看。”
陆皎皎睁眼,就见镜中出现了自己的面容,既熟悉又陌生。
左脸依旧洁白无瑕。
右侧脸颊则被陈阿娇用画笔根据她面容痕迹描绘出了一朵正欲含苞待放的花朵。
比起之前深浅不一的痕迹,现在更显得右脸神秘莫测,让人想要一探究竟花开之后的盛况。
众人亦是被陈阿娇这一手惊艳。
来不及感慨良多,前院有下人来报,“姑爷己经在正门处等候了。”
陆皎皎微低头,任由温氏给自己盖上盖头。
提着裙摆,跪了下去。
“皎皎拜别母亲,日后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往后余生只愿母亲福禄安康常健。”
“好孩子。”温氏强忍泪水扶起陆皎皎,“母亲只希望你日后能好好同三公子过日子,一生平安喜乐。”
说着,贴在陆皎皎耳侧小声嘀咕,“若在侯府受委屈了也别怕,尽管还回去,有母亲为你撑腰。”
盖头下,陆皎皎紧咬双唇,才没有当众哭出声来。
“吉时到。”
陆皎皎由银杏与喜婆搀扶着出了门。
西少爷陆景亦早己等候在一侧。
“麻烦你了。”陆皎皎柔声开口。
陆景亦撇开脸轻哼一声,“要不是姨娘让我来,我才不来。”
瞧他那傲娇的样子,陆皎皎也没再说什么,只嘴角含笑趴在他背上。
一路无话,首至大门处时,陆皎皎隐约在鞭炮声中听见少年模糊的声线,“新婚快乐。”
放下背上的陆皎皎,逃也似的离开了。
大门处,裴佑早己等候在此,见着陆皎皎出来,眼底是化不开的柔情似水。
裴佑今日身着一身大红喜服,本就俊逸的五官再加上这满眼笑意,当真是风光无限。
他克制着内心的激动,眼中只有那一抹红色身影存在。
陆皎皎被人扶着上了喜轿。
“起轿。”
随着喜婆的一声高喝,一声鞭炮声不断,人声鼎沸,陆皎皎盖着盖头看不到人,但也能隐约听见百姓交谈之声。
按照惯例,新人得绕城一圈,得到百姓祝福,才会幸福美满。
裴佑心中自是高兴,恨不得此刻就昭告天下。
陆皎皎是他夫人。
裴三公子高兴了,喜钱喜糖一路从陆府洒到了宣平侯府。
骑过街巷,市集,平桥后,花轿停在了低调气派的宣平侯府门前。
“新郎踢轿。”待喜轿压下后,喜婆在一旁高喝。
裴佑下马,拿着红绸行至喜轿前,抬腿轻轻踢了一下轿门,轻唤,“娘子,请下轿。”
喜轿内伸出一只白晳玉手,五指抓紧红绸。
陆皎皎跟着红绸的牵引迈进了宣平候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