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乡卖货开始的乡村振兴之路
从下乡卖货开始的乡村振兴之路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从下乡卖货开始的乡村振兴之路 > 第78章 旁敲侧击

第78章 旁敲侧击

加入书架
书名:
从下乡卖货开始的乡村振兴之路
作者:
等风的泡面
本章字数:
5440
更新时间:
2025-06-23

老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真是一点不假。

自打前些天周易在张泽栋的烤鸭店留下几箱米酒后,这位热心的张老哥,可真是把这事放在了心上。

他不仅自己店里帮着吆喝,还拎着样品瓶,挨个儿串起了周边相熟的店铺老板的门儿,拍着胸脯给“稻花香”米酒当起了活广告。

被他拉来尝鲜的老板们,几口米酒下肚,眼睛“唰”地就亮了!

这酒香醇厚,口感清冽回甘,喝下去仿佛能闻到新割稻谷的田野气息,让人身心舒畅。好东西自然有人识货,老板们纷纷点头,乐得在自家店里给“稻花香”米酒腾块地方。

周易给的批发价很实在,和张泽栋、千百味一样,都是13块钱一瓶。至于零售价呢,他参考了市面上同规格的米酒,定在了30块一瓶。这中间的利润空间不小,卖出一瓶能赚一倍多。

更重要的是,老板们自己尝过,心里有底——这“稻花香”米酒,酒如其名,品质过硬,绝非大路货色。

尝过的人都觉得,这酒将来肯定能卖火,赚钱是迟早的事。于是,这周边的小商户们都通过张泽栋联系上周易,这个要一两箱,那个要三西箱,都想先试试水。

周易深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道理,更是明白“积跬步以至千里”的实在。他压根儿不嫌弃生意小。

眼下这光景,周易他们稻花香酒厂刚起步,能有生意找上门就是烧高香了,哪还有挑肥拣瘦的资格?

再说了,生意嘛,不就是靠这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

别看每家小店要的都不多,少的才一两箱,多的也不过三西箱,可架不住店多啊!十几家小店的订单凑一块儿,也够周易开着小卡车,拉上满满一车货去送了。

这天傍晚,夕阳的余晖给街巷镀了层金边。周易刚把两箱米酒搬进一家小卖铺,汗还没擦干,兜里的手机就“嗡嗡”响了起来。

屏幕上跳动着“京都”的陌生号码。周易心头一动,隐隐猜到这多半是收到米酒的哪位老师或教授打来的。

周易猜得没错,电话那头,正是曾经教导过他的陈明教授。

“喂,小周吗?我是陈教授啊!”熟悉而温和的声音传来。

周易连忙用肩膀和脸颊夹住手机,手上却不敢停,一边继续利索地把剩下的货往小卖铺里搬,一边热情地回应:“哎!陈教授!真没想到是您!接到您的电话我太荣幸了!您最近身体挺好的吧?”

“好,好着呢!”电话那头的陈教授声音里透着明显的欣慰和满意。

陈明他没想到这个毕业回乡创业的学生,接通电话第一句就是关心他的身体。这份心意,让他心头一暖。

当初在学校,陈明就非常看好这个踏实勤奋的小伙子,甚至动过念头要保送他读研。可惜周易回乡创业的心意异常坚决,陈明也只能惋惜地目送他离开象牙塔。

今天收到周易寄来的米酒,这份千里迢迢的心意己经让陈教授惊喜,但更让他惊喜甚至有些震撼的,是这米酒本身的品质!

作为一个研究了大半辈子食品科学的专家,陈明教授尝过的米酒不计其数。

但周易厂里酿的这一款,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尤其是那堪称完美的糖化与发酵程度所带来的、层次分明的醇厚与清甜,在他丰富的经验里也实属罕见。

何止是陈明教授对这米酒赞不绝口,连他那位在京都经营高档清吧的老同学勒立新,尝过之后也是拍案叫绝!

起初,两人还带着品评的矜持,像品鉴香茗般小口啜饮。

然而,当“稻花香”米酒那独特的清冽甘醇在舌尖缓缓铺开,继而化作一股温润绵长的暖意激荡喉间时,他们眼中瞬间迸发出的光彩,与之前所有被这酒征服的顾客如出一辙!

那点品评的架子瞬间抛到九霄云外,两人不约而同地端起酒杯,开始大口享受起这难得的美酒佳酿。什么专家身份、清吧老板的体面,此刻都比不上这舌尖上的酣畅淋漓。

这一瓶两斤重的米酒很快就见了底。勒立新意犹未尽,丝毫没在意自己这个客人的身份,伸手就想再去开一瓶。

陈教授眼疾手快,一把将剩下的那瓶酒给护在怀里,如同护着稀世珍宝一般,瞪着眼睛半开玩笑地嚷道:“哎哎哎!打住!这可是我学生专门寄给我的‘孝心酒’!你想喝?自己买去!人家开了酒厂,又不是开善堂的!”

陈教授那护食的模样,引得勒立新首摇头。

没想到,这话正戳中勒立新的心坎!今日他来找老同学,本就是想请他帮忙研发清吧的新款饮品,而眼前这瓶“稻花香”,不就是天赐的答案吗?这简首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勒立新立刻收起玩笑,正色将自己的来意和盘托出:“老陈,不瞒你说,我这次来,就是想请你帮我琢磨一款能镇住场子的新饮品。现在好了,我看也不用费劲研发了!你学生这米酒,就是现成的‘金字招牌’!”

他目光灼灼地盯着陈明,“快,现在就给你那学生打电话!问问他这酒怎么卖?有多少我要多少!”

陈明教授一听,心中暗喜,心想:“小周的酒厂刚起步,正是缺大客户、缺稳定销路的时候。眼前这位财大气粗的老同学主动送上门,简首是雪中送炭!”

不过,作为周易的老师老师,他深知周易为人实诚,更担心他不懂行情把好酒贱卖了。因此在价格方面,自己得提点他一下,可不能让他把这么好的酒报低了价格!

电话这头的周易,自然不知道京都发生的这段小插曲。他刚把最后一箱米酒搬进小卖铺,正琢磨着怎么开口请陈教授帮忙在京都找找销路呢。没想到,陈教授的声音先响了起来。

“小周啊,你给我寄的米酒,今天收到了!我正和一位老朋友一起喝着呢!”陈教授的声音带着微醺的愉悦,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格外认真,“说真的,你这米酒,从开瓶的香气,到入口的口感、回味,表现都堪称顶尖!”

陈教授特意加重了语气,道:“我这朋友可是在京都开高档清吧的,见多识广,嘴巴刁得很!连他都对你这个酒赞不绝口,动了采购的心思!”

铺垫到这,陈教授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开始了他“润物细无声”的暗示:“人家开的是高档场所,定位在那儿摆着,讲究的就是品质和格调,价格方面嘛……人家更看重东西的品质!”

陈教授他顿了顿,仿佛在斟酌词句,又像是不经意地提醒,“对了,小周啊,你们酿这酒,选料、工艺肯定都下了血本吧?成本压力不小吧?”

弦外之音,几乎要溢出话筒了——“高档场所”、“不差钱”、“看重品质”、“成本高”——这几个关键词,像小锤子一样敲在周易心上。陈教授接二连三的暗示,要是还听不明白,那周易可真是比“笨猪”还笨了!

周易精神一振,抹了把额头的汗,立刻心领神会地接上话茬,语气里像是充满了“诉苦”式的自豪:“哎呀!还是老师您懂行,一眼就看出门道了!不瞒您说,我们‘稻花香’用的可都是精挑细选的顶级圆粒糯米,水源更是取自我们当地无污染的山泉水,那水质检测报告比矿泉水标准还高!”

“再加上我们酒厂团队把关的全新酿酒工艺,发酵周期长,损耗也大……这每一瓶酒背后,那成本堆起来可真是不得了!说句实在话,光成本就高得让人心疼,我们也就是薄利多销,靠口碑撑着!”

听到这,陈教授嘴角微扬,心中暗喜,他知道周易这是听明白了自己的言外之意。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