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工业革命录
大梁工业革命录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梁工业革命录 > 第23章 资金难题,扩大再生产

第23章 资金难题,扩大再生产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梁工业革命录
作者:
守望海豚
本章字数:
4586
更新时间:
2025-06-14

第23章:资金难题,扩大再生产

林翰站在学堂门口,望着远处正在扩建的作坊工地。几日前那几位儒衫老者坐在教室后排的画面仍历历在目,而眼下他要面对的,是更现实、更棘手的问题——资金。

肥皂坊的订单己经排到了三个月后,盐场的产量也翻了两倍不止,布匹生意更是靠着新式织机迅速打开局面。可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日益紧张的资金流。厂房需要扩建,原料库存告急,工人的数量也跟不上生产节奏。他握紧手中的账本,纸页上的数字像一根根细小的针,刺得他心头发紧。

“东家。”阿贵快步走来,手里拿着几张单据,“铁匠铺那边说,再不付清上次订的模具款,就不接新的活了。”

林翰接过单据扫了一眼,眉头微皱:“让他们再宽限几天,我这边马上筹钱。”

阿贵欲言又止,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那……工头那边也在催人手的事,说再多招几个熟练工,才能赶得上交货期。”

林翰叹了口气,把账本合上,转身朝书房走去。他知道,自己不能再拖了。

书房里点着一盏油灯,桌上摊开的是三份生意的收支明细和未来半年的盈利预测表。林翰将每项支出都拆解开来,逐一核算。扩厂需要五百两银子,添置新设备至少一千两,再加上人力成本和原材料储备,总共缺口接近三千两。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他揉了揉眉心,心里盘算着几种可能的解决方式。找合伙人追加投资?银行贷款?或者干脆拉个大客户做长期合作?

第二天一早,林翰便派人请来了三位主要合伙人:赵老、张掌柜和李布商。三人都是最早跟着他干的老熟人,对他的路数也算了解。

“这次召集大家来,是为了扩大生产的事。”林翰开门见山,将账本推到桌中央,“目前我们三个项目的订单都在增加,但现有的产能己经跟不上了。如果不及时扩张,就会错过最好的发展时机。”

赵老翻了翻账本,眉头拧成一团:“你这个预算……是不是有点高?”

“不是高,是刚刚好。”林翰指着表格解释道,“现在每条生产线都满负荷运转,如果再不扩厂,只能放弃一部分订单。你们也知道,这些订单背后可是真金白银。”

张掌柜摸着下巴沉吟片刻:“我不是不信你的判断,只是这笔投入太大,万一市场有变,咱们怕是连底裤都要赔进去。”

林翰点头:“我明白你们的顾虑。不过我可以给你们看一个数据模型,这是我根据过去六个月的销售曲线做的趋势预测。”他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画满曲线的纸,“这条线是我们的实际销量,这条是行业整体增长趋势,中间的差距就是我们现在的产能缺口。只要按照这个节奏发展,三个月内就能回本。”

李布商盯着那张图看了许久,终于开口:“你打算怎么筹这笔钱?”

“有两个方案。”林翰目光坚定,“一是你们几位愿意的话,可以追加投资;二是我去城里找几家大商行谈合作,看看能不能签长期订单,用订单抵押贷款。”

赵老和张掌柜对视一眼,没说话。李布商则低头思索了一会儿,缓缓开口:“追加投资这事……得回去跟家里商量一下。”

林翰点头:“当然,我不强求。但我希望你们能尽快给我一个答复。”

送走三位合伙人后,林翰回到书房,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他知道,这几个人虽然嘴上答应考虑,但真正愿意掏出银子的,恐怕寥寥无几。他们不是不信他,而是风险太大。

“东家,城里的王记票号来人了。”阿贵在外通报。

林翰睁开眼:“请他进来。”

不多时,一位身穿长衫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满脸堆笑:“林东家,久仰久仰!我是王记票号的账房先生,奉我家老爷之命,特来拜访。”

“坐。”林翰示意他在对面坐下,“听说你们最近在放贷?”

对方笑着点头:“正是。听闻林东家如今在本地风头正劲,我家老爷有意与您合作。”

林翰微微一笑:“那正好,我确实有些融资需求。”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两人就贷款事宜进行了详细讨论。林翰拿出了完整的财务报表和未来发展规划,并承诺以现有资产作为担保。王记账房听得频频点头,临走前拍着胸脯保证会尽快上报东家。

然而,林翰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始。银行不会轻易相信一个突然冒起的商人,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没有现代金融体系的时代。

三天后,赵老等人果然带来了消息:没人愿意追加投资。理由五花八门,有的说是家中老人反对,有的说是担心官府查账,还有的干脆说“等风头过了再说”。

林翰没有生气,只是平静地收下了他们的回复信。

“看来,只能靠贷款了。”他喃喃自语。

又过了两天,王记票号传来消息,表示愿意提供一千两的贷款,但利率偏高,且要求林翰提供更多的担保物。

林翰咬牙签下契约,心中却暗下决心:这一关必须挺过去。

他一边安排人扩建厂房,一边亲自跑了几趟县城,联系更大的商行谈合作。随着第一批改良农具在周边几个县推广成功,他的信誉度也在逐步上升。终于,在一个月后,他成功争取到一笔来自南方的大宗订单,用这份合同作保,又从另一家票号贷到了一千五百两。

资金问题总算缓解了一些,但林翰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喘息。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傍晚时分,他独自站在河边,看着天边最后一抹晚霞渐渐消散。河水哗啦作响,像是某种隐秘的鼓声,催促着他继续前行。

“林东家。”

一个熟悉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林翰回头,只见那位曾在学堂听课的少年正站在不远处,眼神明亮。

“你怎么来了?”他笑了笑。

“我想学更多东西。”少年上前一步,“比如……怎么造一台能自动纺纱的机器。”

林翰看着他,忽然觉得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但他没有拒绝,只轻轻拍了拍少年的肩膀:

“那你得先学会计算齿轮的传动比。”

少年眼睛一亮:“那我现在就开始学。”

林翰点点头,转身朝学堂方向走去,边走边说道:“明天来找我,我给你讲第一课。”

少年应了一声,快步跟上。

夜色渐深,学堂的灯火亮了起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