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工业革命录
大梁工业革命录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梁工业革命录 > 第118章 社会巨变,新旧冲突

第118章 社会巨变,新旧冲突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梁工业革命录
作者:
守望海豚
本章字数:
2808
更新时间:
2025-07-02

第118章:社会巨变,新旧冲突

林翰站在书房窗前,夜风裹着远处学堂的读书声飘入屋内。他望着灯火零星的街巷,思绪却己飞向更远的地方。纸币试点虽稳住了阵脚,教育也初见成效,但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酝酿。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进京城时,一封急报送到了他的案头。江南某县爆发大规模冲突,当地织布作坊扩建工厂,征用了大片农田,农民围堵厂门,双方言语激烈,几欲动武。

林翰眉头微皱,立刻召来工部与地方官员议事。会上,几位老臣纷纷劝阻扩大工业规模,认为此举动摇民生之本。林翰却坚定地说道:“若只守旧土,不思进取,大梁终将落后于列强。工业虽扰农,却可提供新出路,关键在如何引导。”

他亲自派遣使者南下,深入乡村,向百姓解释政策,并承诺给予合理补偿。同时,他下令设立“失地安置司”,为失去土地的农民安排工作机会,优先进入新建工厂和运输业。部分农民虽仍心存疑虑,但在见到实际利益后,逐渐接受现实。

然而,这只是风暴的一角。

京城某学堂内,一位年迈儒生拍案而起,怒斥讲台上正在演示蒸汽机原理的年轻教师。“此等奇技淫巧,岂能登堂入室?圣人之道,才是立身之本!”

此事迅速传开,引发舆论哗然。保守派士子纷纷上书,指责林翰“以夷变夏”,破坏纲常。更有甚者,在街头张贴檄文,称“学堂藏妖术之书,惑乱人心”。

林翰并未首接压制反对声音,而是邀请这些儒生亲临实验课现场。他亲自演示杠杆原理、光折射实验,又用显微镜展示水中微生物,令众人大为震撼。他说道:“圣人云‘格物致知’,今人若不识物性,何谈修身齐家?”

几位老儒虽未完全转变立场,却也不再激烈反对。他们开始思考,是否可以将科学知识融入传统课程之中。

与此同时,商业界的矛盾也在悄然升级。

京中几家老字号商铺联合上书,抗议林翰引入的股份制与期货交易制度,认为这些新兴模式扰乱市场秩序,损害传统商道。一些老掌柜甚至当面质问林翰:“买卖讲究诚信,怎可用纸上契约定生死?这岂非投机取巧?”

林翰并未反驳,而是举办了一场公开讲座,邀请几位运用现代商业模式成功的企业主分享经验。其中一位丝绸商人当场展示账目,说明如何通过期货锁定价格,规避风险,使利润更加稳定。

“过去我们靠天吃饭,如今却能提前预判行情。”商人说道,“这不是旁门左道,而是顺势而为。”

一些年轻商人开始尝试新模式,但也有一部分顽固势力仍在观望,甚至密谋联合抵制。

林翰深知,这场变革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他召集幕僚商议对策,决定在各大商埠设立“商法仲裁所”,由朝廷派出专门官员调解纠纷,确保公平竞争。同时,他还推动修订《市易律》,将现代商业规则纳入法律体系。

改革的浪潮席卷全国,社会结构随之剧烈变动。城市人口激增,工厂林立,街道上马车与蒸汽机并行,书肆中既有西书五经,也有物理算术教材。街头巷尾常见孩童围坐,跟着老师朗读“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洛阳一处学堂内,一位老妇人拉着孙儿的手,满脸欣喜:“以前连名字都不会写,如今竟能认得几个字,将来出门做生意也不怕被骗了。”

但在这片繁荣背后,暗流仍在涌动。

某日,林翰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言辞激烈,指责学堂教授“异端邪说”,煽动民间“离经叛道”。信末写道:“若再不收手,恐有大祸临头。”

林翰冷笑一声,将信搁置一旁。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夜色渐深,他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灯火零星的学堂,心中思索着下一步计划。

屋外,风声呼啸,树叶沙沙作响。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