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金榜一经张贴,那黄澄澄、金灿灿的榜单便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新科前三甲更是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按照惯例,殿试金榜张贴之后,新科前三甲都要骑马游街。
于是他们即将迎来一场盛大而荣耀的仪式——骑马游街。
只见禁军们身着重甲,手持长枪,威风凛凛地走在前方为三位才子开道。
随着一声令下,三人纷纷翻身上马。
马蹄声响彻云霄,仿佛奏响了一曲激昂的乐章。
与此同时,鞭炮噼里啪啦地炸响起来,震耳欲聋的声音回荡在整个京城上空。
锣鼓队也不甘示弱,卖力地敲打着鼓面,节奏明快的鼓声与清脆的锣声交织在一起,犹如万马奔腾般气势磅礴。
骏马缓缓前行,所到之处皆是人山人海。街道两旁挤满了百姓,男女老少皆有。
人们伸长了脖子,踮起脚尖,拼命地向前拥挤,只为能一睹新科状元、榜眼和探花的绝世风采。
有的人甚至爬到屋顶上或者树枝上,以求获得更好的视野。
大家脸上洋溢着兴奋与喜悦之情,都希望能够沾一沾这新科三甲的好运气。
有的父母带着孩子前来,指着马上的三人教育自家孩子要勤奋读书,将来也像他们一样光宗耀祖…….
整个京城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之中,这场骑马游街不仅是对新科三甲的褒奖与庆祝,更是让全城百姓共同感受这份荣耀与喜悦。
“哇!快看呐,那就是新科状元,真是风度翩翩啊!”人群中不时传来阵阵惊叹声。
“你眼瞎呀!状元那么大年龄了,还风度翩翩?!!”其中一人扯着嗓子喊道,满脸的难以置信和不屑一顾。
“哦!没看到……”
“没看到就开始喊了?!”
“就是!还有榜眼…..咋就长得那么磕碜呢?”另一个人附和道。
“哇!探花郎真真是太好看了吧!”
尽管萧明轩所身着的探花官服相较于状元服而言,少了几分耀眼夺目之色,但是却依旧将萧明轩映衬得格外出众,令人难以忽视其存在。
或许有了旁边两位显眼的“特别”的人对比,更加衬托出萧明轩的儒雅的气质,超凡脱俗的容貌!
如此翩翩佳公子,当真可谓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啊!
于是,当萧明轩出现的时候,街上的人群就开始叫了起来,特别是女人的声音…..那些尖叫声,还有嚎叫声!
甚至还有惨叫声!?!
至于谁的惨叫就不知道了!
这一声声的呼唤声其实是想引起萧明轩的注意,渴望他能够听到她们这饱含深情与期待的呼喊之声,并抬起头来,哪怕仅仅是匆匆一瞥也好啊!
然而,令人感到失望的是,面对如此热切的呼唤,萧明轩却仿若未闻一般,甚至连眼皮子都不曾动一下。
他依旧骑着马,面无表情地继续前行,仿佛周围的一切喧嚣与纷扰都与他毫无关系。
就在这时,他们路过了一处极为繁华热闹的路段。
这里到处都是酒楼、客栈以及古色古香的茶馆。
街道两旁的建筑物鳞次栉比,一扇扇窗户大开着,里面挤满了形形色色的人们。
这些人或站或坐,有的倚窗而立,有的则探出半个身子,好奇地张望着下面缓缓行进的队伍。
随着队伍逐渐靠近,那些原本安静的窗户突然间变得躁动起来。
只见一件件物品如雨点般从窗口飞射而出,目标无一例外全都是萧明轩。
这些飞来之物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有金光闪闪的金银首饰,璀璨夺目的珠宝玉石;
还有绣工精美的手绢,上面或许还残留着淡淡的香气……
甚至肚兜……
而此时的夏子瑜正静静地站在其中一扇窗户旁边偷偷地看着,那个让她魂牵梦绕许久未见的人——萧明轩。
夏子瑜凝视着远处的萧明轩,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
这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他看起来似乎消瘦了不少,原本就棱角分明的脸庞此刻显得更加冷峻,身形也比以前略显单薄。
然而,即使如此,他身上那种独特的气质依然如往昔。
就在这时,仿佛心有灵犀一般,萧明轩不知为何突然有所感应,缓缓转过头来。
夏子瑜见状,心头猛地一紧,生怕被对方发现自已正在偷看。
她来不及多想,下意识地迅速往旁边一闪,躲藏在了窗帘后面。
心脏在胸腔内疯狂跳动,她紧张得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不敢再去看他了,生怕被他看到。
游街之后就是琼林宴~
琼林宴是为殿试后新科进士举行的宴会,在殿试后由皇帝宣布登科进士的名次,并赐宴庆贺。
由于赐宴都是在著名的琼林苑举行,故称“琼林宴”。
士子们在宴会上畅叙平生,庆贺学有所成,感谢“天地君亲师”的栽培。
“琼林宴”是为新科进士们举办的,庆祝学子功成名就的国宴级别集会。
原本皇上一如既往的召见了下夏子瑜,想让她一起出席宴会,却被夏子瑜找借口推辞~
那琼林宴当真是热闹非凡、盛况空前啊!
整个宴会现场布置得美轮美奂,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氛。
不仅皇上和皇后亲自莅临出席,还有众多来自各大世家贵族以及朝廷官员们也纷纷盛装前来,共同见证这一盛大的场面。
众人或相互寒暄问候,或低声交谈议论,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而在这一片热闹景象之中,有一人格外引人注目,那便是备受瞩目的萧明轩。
只见他气宇轩昂地站在人群之中,风度翩翩,英姿飒爽。
皇上似乎对这位青年才俊极为厚爱,频频招手示意让他走上前去与之交谈。
萧明轩也毫不怯场,从容不迫地上前参拜行礼。
面对皇上的问话,萧明轩出口成章,妙语连珠,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深刻的见解和独到的智慧,引得在场众人纷纷侧目,交头接耳称赞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