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拒绝摆烂
人在大唐,拒绝摆烂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人在大唐,拒绝摆烂 > 第 74章 以工代赈

第 74章 以工代赈

加入书架
书名:
人在大唐,拒绝摆烂
作者:
吃苦耐劳
本章字数:
4322
更新时间:
2024-12-30

王富贵站起身来开始说他的策略。

“这下策,就是以朝廷为主,保持现在的状态,给这些难民施粥,虽然每天消耗粮食的数量是天文数字,但是一年的储备想必也能让这些难民挺到明年。”

听到王富贵的这下策,李世民等人的脸色都不好看,虽然王富贵说的是事实,可是这一年的消耗将是真正意义上的天文数字。

注意到李世民等人的脸色的王富贵继续说道:“中策就是和那些粮商合作,先在朝上号召皇亲国戚,世家大族捐粮,然后在想办法让那些粮商出粮,这样一来就可以省下朝廷的粮食。”

听到王富贵的中策,李世民脸色更加难看了,让他去求那些世家这是不可能的,他宁可选择所有粮食都是朝廷负担,毕竟准备了一年也足够赈济那些难民了。

“至于这上策,只有四个字。”

王富贵回过头看着李世民,一字一句的说:“以工代赈。”

标准的捧哏房玄龄问:“何为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就是组织那些难民兴修水利,筑桥铺路,或者是有人雇佣他们做工,让他们用自已的劳动换取食物或者工钱。”

“这样不仅可以为朝廷节省兴修水利等的开销,也能赈济灾民,还能让大唐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是一举三得的计策。”

听到王富贵解释完以工代赈的意思,李世民等人眼中闪过精光,他们作为这个国家的决策者,想到的远比王富贵要长远。

这不仅仅是一举三得的事,这计策可以说将以后赈灾的方式完全确定下来了,这都可以作为国策了。

李世民激动的站起来,一脸的兴奋:“好,好,好一个以工代赈,真是好计策啊。”

李世民满意的看着王富贵,突然想起什么,失笑道:“我想富贵你说的那些帮人建工厂,说的就是你吧,怪不得你路家村施的粥比任何地方都稠,而且是一天两次。”

王富贵有些不好意思的笑到:“嘿嘿,伯父说对了,这旱灾一起,我的酒厂和香水制造厂几乎都停滞了,现在只能卖以前的存货,我得把别的产业扩大一些啊。”

“而且那炼铁厂和热气球制造厂、羊毛厂等都需要人,这些人正合适。”

李世民也知道王富贵的工厂一直都是需要大量的人,而且这些难民如果能在王富贵这做工,似乎比他们回家乡还要好。

得到解决方法的李世民等人,连每次都要在王富贵府中吃的午饭都没吃,直接离开了,他们要回去好好的商议一下如何才能更好的运用以工代赈。

同时也要谈论一下现在最需要的建设是什么。

回到两仪殿,李世民召开朝堂内的其他大佬,开始商议以工代赈的事情。

第二天大朝会上,当李世民说出以工代赈这种解决方法的时候,众大臣都是十分惊讶,尤其是那些世家的官员,他们没想到李世民竟然能想出这样的计策。

而早就知道这计策的房玄龄等人也是一脸惊讶的跪下高呼:“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所有大臣都跪下高呼。

看着跪下的众多臣子,李世民心中别提多得意了。

这下有了安置难民的办法,朝廷的赈灾粮也陆陆续续的到达了旱灾的地方,局面一片大好。

就在朝廷开放官仓放粮救济灾民,同时又祭出以工代赈的手段安置难民,这一系列的手段打了那些世家一个措手不及。

那些世家原本打算以旱灾为由,煽动一下民间舆论,搞臭李世民的名声,可惜了还没等他们出手,灾情竟然就被化解了。

为了这个事情七家的家主又再一次聚到了一起,他们要商议怎样才能以这次旱灾做出足够的文章。

可惜商议了好久也没有具体的措施,主要是这次旱灾虽然来的突然,但是朝廷似乎早就得到了消息似的,处理的很快速。

并且他们也没想到朝廷的官仓竟然有那么多的粮食,那些储备的粮食仿佛就像是为了应对这场旱灾而准备的,这情况让他们这些世家之人感到很不可思议。

最后他们得出的结果是等等看,看还有没有别的事情能够搞臭李世民名声的。

接下来这些家主又讨论了关于王富贵的事,上次几家起火他们就觉得是王富贵的报复,但是由于没有证据,而且李世民似乎很看重王富贵他们就没敢深入调查。

这次难民赈灾,路家村又是出力最多,据说路家村施的粥比官仓的都要粘稠,甚至一天还开两次施粥,这就让他们怀疑是不是王富贵有什么秘密。

自从上次想要烧毁王富贵工厂失败后,他们已经很久没有针对王富贵了,毕竟王富贵为了那些穷酸学子每月都要花费大量的银钱在他们这里购书和纸张。

商议来商议去他们也只是认为王富贵是有些手段的商人,虽然李世民等人总去路家村,但是他们认为那只是李世民想要王富贵的财富来填补国库,毕竟朝廷那些新型的生意都有王富贵的影子在里面。

对于王富贵的事情他们决定现在还是先放下,只是一个会做生意的县子,有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这还不在他们这些传承了几百上千年的世家眼里。

他们不知道王富贵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等到这些世家反应过来的时候,可能就已经晚了。

这些世家主商议了好久都没有一个具体的章程,但是朝廷那边可是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基础建设了。

首先就是长安到洛阳等地的道路进行加固夯实,其次是渭水河段的疏通和递岸的加固。

而王富贵这边也开始了建设厂房,这建设开始就能体现出给这些难民每天吃饱两顿饭的作用了,这建设速度可比朝廷那边快多了。

这些建设工厂的难民,王富贵不仅提供食物,每人每天还有工钱拿,而那些带孩子来的,他们的孩子还可以在路家村读书识字。

这一系列的操作给难民都整不会了,我们还是难民吗?这怎么比不逃难时在家过的都好呢,这也导致了大部分人决定不返回家乡,就在路家村旁边住下了。

就在一切都在向好方向发展的时候,一则消息再次传来,这则消息传到长安城的时候,那世家直接煽动百姓说李世民杀兄囚父,得位不正,致使遭到天谴。

这则消息就是,关中大旱之后,旁边州县又起蝗灾。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