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宋
玩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玩宋 > 第三十六章.天家隐秘

第三十六章.天家隐秘

加入书架
书名:
玩宋
作者:
酒壶空了
本章字数:
5210
更新时间:
2024-12-28

不出所料,皇家御用队凭借精湛技艺与默契配合拔得头筹,市井瓦子队虽奋力拼搏,却遗憾惜败。到底是科班出身,训练有素,优势尽显。观众们却仍意犹未尽,纷纷打探下一场球赛的门票何时开售。

望着这热闹欢腾的场景,林啸满心欢喜,首次举办足球比赛便能如此成功,让他自信心爆棚,暗自思忖:这大宋的银子,倒也蛮好赚的嘛!当下高声宣布:“诸位贵客,今日林某在樊楼做东,望大家赏脸,小弟在此先行谢过了。”

蔡氏兄弟、王雱、赵颢这一干年轻人本就精力充沛,爱玩爱乐,闻听此言,欢声雀跃,已然迫不及待。文彦博却拱了拱手,面带歉意说道:“林小友的盛情,老夫心领且欢喜,只是明日早朝,政务缠身,实在身不由已喽。待下一个休务旬假,老夫定要与小友好好探讨这个新奇有趣的足球。”说话间,还朝林啸挤了挤眼睛。

林啸何等机灵,怎会瞧不出他的心思。今日这观球场上,高太后胞弟高士林、内侍押班张茂则、亲王赵颢、王安石的儿子王雱等各方人物齐聚,文彦博身为朝堂重臣,自是知晓其中利害,有些场合能避则避,以免无端卷入是非。

林啸心领神会,也是一语双关:“啊,文大人乃当朝脊梁,日理万机,倒是小友考虑不周,实在唐突了。”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老夫告辞了。”文彦博说罢,便携着苏轼大步离去。

国舅高士林,外表看似老成忠厚,实则内心机敏过人。他瞧了瞧赵颢,温声说道:“仲明,你和王公子意气相投,便留下来畅叙一番吧。阿舅有些疲累了,这就回府休息。”

言罢,又转向林啸:“今日观球,着实长了见识,林公子,咱们来日方长。”眼神意味深长。

林啸恭敬回应:“高大人尽兴便好,有缘自会往来。”恭送高士林缓缓离去,望着那远去的背影,林啸神色复杂,心中暗叹这朝堂之上、皇家之中,关系错综复杂,实在令人难以捉摸。

蔡京一众不过二十出头,正是青春年少、火力旺盛之时,哪有闲工夫寒暄客套,此刻正热切地围绕着足球你一言我一语,评头论足,喝酒、猜谜、嬉笑、耍逗,声音此起彼伏。

林啸与张茂则默契十足,悄然走到一处僻静角落。林啸先施一礼:“张押班,小生这厢有礼了。”张茂则微微抬手,轻声道:“林啸,莫要拘礼了,就叫我张伯吧。”

林啸抬眼望去,只见张茂则面容痛苦,那压抑的神情仿佛在诉说今日这场谈话的沉重,绝非三言两语能够了结。

林啸心思一转,当即叫来田顺:“备三辆马车,将各位贵客先行送往樊楼,最后一辆留给我。”田顺心领神会,连忙招呼蔡京一众上了马车。

不多时,林啸扶着张茂则上了最后一辆马车,田顺执鞭,充当车夫。

马车缓缓前行,车内,张茂则缓缓开口:“当年,我与你沈伯伯一个头磕在地上,义结金兰,那时,我还未曾进宫做公公。”林啸闻听,不禁屏住呼吸,凝神倾听。

“少年时,一腔热血,满心敬仰柴皇帝誓死夺回幽云十六州的壮志豪情。只恨那赵家……”说到此处,张茂则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恨意。

“欺孤儿寡妇,夺了柴氏江山。沈大哥愤而起事,领着我们几个兄弟,那些年,真真是火里来水里去,吃尽苦头。有一天,沈大哥对我讲,要我有意接触曹丹姝,也就是当朝太后。”

林啸面露诧异之色,只听张茂则接着说道:“沈大哥说,夺回柴氏江山,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朝堂之上必须安插咱们自已的人。我年龄最小,容颜尚算讨喜,言谈又谨慎……”话未说完,张茂则已然哽咽,难以自持。

林啸眼中泛起泪花,心中酸涩,不忍直视,将脸转向车窗外。

嗒哒哒哒,马蹄声声,黄河水哗啦啦流淌,车窗外风雨交加,恍惚间,后世那首《战马》的旋律在耳边萦绕,似在诉说着这岁月的沧桑与无奈。

许久,张茂则平复了些许情绪,又仿若自言自语般说道:“我净了身,入宫陪侍太后。朝堂局势,我皆飞鸽传书告知沈大哥,后来……后来沈大哥他……”张茂则眼中空洞,声音渐低,“那一刻,我心里空落落的,没了一丝力气,却又莫名地有些高兴,感觉很轻松。”

林啸望着面容清癯、头发发白的张茂则,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他年轻时俊俏的模样,忍不住轻叹一声,为这命运的捉弄感到悲哀。

“后宫三千佳丽,皇上却喜新厌旧,嫌太后不解风情。丹姝大多时光,便育花弄草、种谷养蚕,又擅飞白,那草篆鸟头凤尾,飞笔断白,燥润相宜,别有一番风韵。我与她朝夕相伴,慢慢有了情愫。我敬慕她,她需暖意,时光匆匆,一晃已然三十多年了。”

张茂则长叹一声,接着道:“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这三十余年,咱家目睹了天家诸般无情。做个普通百姓人家的儿女也好啊,坐在那龙椅上,每日如芒在背,如坐针毡,亦是遭罪。你瞧,这手足相残、父子相隙的事儿还少吗?何苦来哉?”

林啸瞧出他似有难言之隐,径直问道:“张伯似有心事,朝堂莫不是出了变故?还望告知小侄,也让小侄心中有数。”

张茂则抬眸,目光深沉:“沈大哥是忠勇之士,一心光复柴氏江山,可咱家在这宦海浮沉多年,已然看透了皇权的魔咒。林啸,你懂我的心吗?”林啸沉默不语。

张茂则又道:“先皇长子赵顼已登基即位,可高太后并不满意,有意让次子上位。这世间常言,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幺儿,可这高太后却独独偏疼次子赵颢,怎么看怎么好,甚至还和曹丹姝说什么先皇有口谕,若长子不成器,便要换下次子。丹姝自是万千不信,两人为此唇枪舌剑,吵了整整一日,最后憋着气各自回宫。”

“丹姝气愤不已,说道:‘难道她要学独孤伽罗吗?废长立幼,隋朝二世而亡。’ 稍懂历史的人都知晓,隋文帝杨坚一家,五位皇子皆是皇后独孤氏嫡出,杨坚登位不久,便封长子杨勇为太子。可在独孤氏的干预下,最终登上皇位的却是次子杨广,只因她格外宠爱老二。如今英宗一家与之何其相似,三个儿子皆是高滔滔嫡出,她却独爱老二。”

林啸心中暗忖,低声嘀咕:“人和人之间,到底是讲缘分的,或许命中注定她们母子缘分更深吧。”

张茂则续道:“丹姝又言:‘长子赵顼勤奋好学,谦逊低调,为人又孝顺,她偏偏就看不上。老身只要还活着一日,便绝不容许此事发生。’”

林啸听着张茂则一口一个丹姝,心中不禁有些好笑,看来这二人关系匪浅,想必已然情根深种。

只是张茂则满心在意的丹姝,却不知她看好的长孙赵顼重用王安石变法一事,已然引得民怨沸腾。

赵顼面对变法阻力,不但不反思,反倒实行大清洗政策,逐谏官,罢谏院,排中丞,贬御史,还重用吕惠卿等小人之流。

新政推行之下,虽说国库银两激增,可民众却苦不堪言,号泣呼天,这分明是将百姓钱财尽数收归官家口袋,与强取豪夺无异。

诚如朱熹对王安石的评价:“介甫之心固欲救人,然其术足以杀人;孔明无申商之心,而用申商之术,蜀以治;王安石有申商之心,而无申商之术,宋以乱。”当真是一针见血,直击要害。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