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宋
玩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玩宋 > 第四十七章.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第四十七章.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加入书架
书名:
玩宋
作者:
酒壶空了
本章字数:
5140
更新时间:
2025-01-03

“姓周,周侗?这名字为何这般耳熟,仿佛在哪听闻过。”林啸暗自思忖,“对了,周侗,陕西潼关人士。”他差点惊呼出声。

要知道,后世评书《铁臂金刀周侗传》《说岳全传》中都生动描绘过此人,数百年来在民间口碑相传,是个智勇双全、文韬武略的传奇人物,尤其是那一手滚龙金刀、一套醉仙拳、一个白练紫金锤,可谓无敌。

“精忠报国”的岳飞乃是他的关门弟子,《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豹子头林冲、打虎英雄武松、玉麒麟卢俊义、花和尚鲁智深皆是他的徒弟,学得了他的枪、棒、拳、棍等诸般武艺的精髓。

我的妈呀,竟见到真人了。这种惊喜不亚于小品中的小沈阳见到了星光大道里的毕老师,“啊我姥爷也姓毕”的桥段。

林啸强抑狂喜,又怕空欢喜一场,赶忙确认:“人称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可是阁下?”林啸的目光紧紧地盯住对方,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谬赞,坊间传言夸大其词。”周侗表情平淡,波澜不惊。林啸心下一沉,如此才华出众之人屈尊来此,究竟有何意图?

他可是包青天包拯赏识重用之人,又是少林大师谭正芳的高徒。哼,皮裤套棉裤必有缘故,不是皮裤没毛就是棉裤太薄。

没关系,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本公子迟早能看出端倪。林啸哈哈一笑,拿出调侃的腔调欲将他一军。

“林某不才,本馆庙小恐怕容不下你这尊大佛吧。”周侗微微一愣,仅一秒功夫便将话回了过来:

“庙小与否暂且不论,不会是心量狭小吧。坊间传闻,阁下并非心胸狭隘之人呢。周某可是诚心来投。”周侗不卑不亢,有理有节。林啸心中大喜。

“阁下果真豪侠仗义,坊间所言不虚。倒是林某鲁莽唐突了。”林啸不想错失这尊大佛,暗自责怪自已冲动,因而致歉说道。

“无妨,日久自能见人心。”周侗情商亦不低。

“周兄现居何处,可有家眷随行?我自会妥善安排。”田顺心思玲珑,即刻领会林啸欲将周侗收至麾下,赶忙说道。

“啊,多谢田管事考虑周全,目前尚无;至于日后,为了授徒方便,周某自会听从武馆安排。”周侗回答得滴水不漏。

“周兄爽利,林某定会真诚相待;来日方长,弟必不负兄。”林啸一字一句,语气沉重且缓慢。

“好,周某告辞,在下现居兴昌客舍,若有差遣,随时招呼。”双方相互一揖,周侗大步流星走出会客厅。厅内一时静默。

“田顺,你如何看待此人?”林啸轻声问道。

“不似奸邪之徒,是否同舟共济,日后自见分晓。”田顺言简意赅。

…………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在京都的汴河边,青天红日之下,缕缕云丝悠悠飘荡。蒌蒿与芦苇暗自较着劲儿生长,燕子轻快地扇动着那俊俏的翅膀,在空中敏捷地掠过,悠闲的野鸭在水中纵情嬉戏。

一个年近五旬的男子在河边缓缓徘徊,不经意间,轻轻吟诵起陶渊明的诗句。往昔如烟,那些过往的岁月不禁在他心头泛起,令他难以自抑地追忆起来。

他叫金台,确切地说,他原本姓白,出生在洋滩所辖的金庄。他的父亲在金家寨的小镇上经营着一家裁缝铺子。金家寨的庄主名叫金沛然,与他的父亲白成恩乃是挚友。

金庄主老年得子,取名金立。金立周岁时,金庄主夫妇为了跪谢祖荫庇护得子之恩,清明时节,带他去东干山祖坟祭祖,随行乳娘见金立喜爱映山红,便带他去采摘,不料一只色彩斑斓、威风凛凛的老虎猛然冲出,叼起金立狂奔而去,瞬间消失在山林之中。

失去爱子,金庄主夫妇悲痛欲绝,躺在床榻之上,不吃不喝,终日以泪洗面,啼哭不止。白成恩心生恻隐,他家中育有二子一女。

与夫人一番商量过后,他忍痛将刚刚满月的小儿子送给了金沛然。金沛然见此,欣喜若狂,接受了这份好友的深情厚谊,收下此子,并为其改名为金台。

金台自幼便对读书之事毫无兴趣,唯独痴迷于刀枪棍棒。金庄主对他百般宠爱,有求必应,还不惜花费重金聘请名师对他进行教导。

也是机缘巧合,金台的家与法惠禅院仅一江之隔,他时常前往那里游玩。在那里,他常常看到一个疯疯癫癫、胡言乱语的僧人四处闲逛。

金台心中好奇,总是不离其左右,仔细观察。这个疯僧对他倒是极为友善,总是逗他玩耍,在清醒之时,还会传授他一些练武的基本功,两人相处得极为融洽。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待金台长到十三岁时,金家寨遭遇了一场可怕的瘟疫,金庄主和白成恩均未能幸免,相继离世。

金台一夜之间成了孤儿,无处可去,最终只能栖身于法惠禅院。那疯僧心地善良,收留了他,并且将自已的一身本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金台,尤其是几套刚柔并济、灵活多变的拳术,近乎搏击的精髓。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十多年过去了,金台已然长大

某一日傍晚,疯僧一改往日疯癫之态,变得异常清醒,他把金台叫到跟前缓缓说道:

“徒儿,为师的武艺已尽数传授于你,再无保留。如今你已长大,应当独自闯荡江湖,去经历世间种种。这其中的机缘造化,皆需随缘。

为师本有一事托付于你,反复思量了三夜三天,最终还是决定作罢,有些心结终究需要你自已去解开。明便启程吧,为师不忍相送。”疯僧神色黯然,满是哀愁与不舍。

金台心中虽有万般不舍,但对外面广阔世界的好奇,还是冲淡了即将与师傅离别的忧伤。

自此,金台踏上了属于他的江湖之路,其间的种种际遇,有苦有甜,有酸有辣,他都已深深体会。

时光飞逝,与师傅一别便是十八年,他常常思念师傅,想要回到法惠禅院看望。可一想到师傅曾说过再见便是永别,即便他回去师傅也不会相见,金台也只能无奈作罢。

半个月前,禅院传来疯僧圆寂的消息,还留有一封书信给金台。金台闻之,归心似箭,日夜兼程赶来。

待到禅院门口,他的双膝已然发软,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寺中的僧侣赶忙相劝搀扶,待他哭罢,收住眼泪,展读疯僧的遗言信件。见到信中内容,他大惊失色。

“爱徒金台,待你回到儿时常去的法惠禅院,咱们师徒今生的缘分便尽了,如今已阴阳两隔。浮生如叶,人死如灯灭……唯有一桩憾事令我愧疚。

年少时我与沈连臣等兄弟歃血为盟,扶助后周柴荣一脉,其间生死之事难以尽言。师傅当年怯懦,做了逃兵,远离尘世纷争,隐于这禅院,青灯古佛相伴,以空禅之心了却红尘,断绝俗缘,装疯卖傻,午夜梦回,却难逃内心煎熬。

越近死亡,这愧疚之心如野草疯长,令我难以喘息。师徒一场,你若有心,就去完成师傅未了的心愿,帮扶柴荣后人。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师傅俗家姓陈,字照新,名唤立节,是河护院……”

金台如今已年至知天命,他深知师傅的心意。他擦干了泪水,小心翼翼地保存好师傅的遗言信件,还有师傅留给他的那部珍贵的《陈氏拳法秘笈》,随即启程回到了京城。

此刻,他正满心焦急地等待师弟周侗的到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