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城东城,靠近帽儿胡同,又邻近铜锣鼓巷。
这里是各大厂最为集中的地区。
其中又以红星轧钢厂这万人大厂为其中翘楚,轧钢厂配备有学校,有汽车班专门负责到全国各地收原材料回来。
厂区医院反而并不是无可取代。
主要是吸引不来人才,也只能做一些小手术,就连职称最高也只是主任级。
一张挂着柳主任门牌的办公室里,一大一小两位女性正拿着黄信封,满脸笑意的查看。
“妈,这就是俺大哥娶的媳妇儿,名字倒是挺好听的,不过我看长得也不咋样,大哥的眼光不咋地嘛!”
“还有大哥来信说,他这媳妇儿爱吃辣,简直是无辣不欢,我哥那肚子也不怕被折腾坏了,你看她这鼻子,她看这眼睛,看这头发。”
小雪指着唐雨橙寄来的照片,就差拿着放大镜,正给李羡鱼的容貌挑刺儿。
柳菁看照片上般配的两人露出了姨母笑。
照片上自已的继子高大挺拔,看样子在东北那边过得还不错,旁边那位儿媳妇温婉贤淑,眉眼之间能看出大抵是个心理和善的,主要是就连胸怀也比较广大,起码以后是饿不着孩子的。
胸大的女孩脾气好。
这照片来了有一阵,没准要不了多久她就可以当奶奶了。
想到这里柳菁就想以前那些年,她有丈夫呵护的时候,如果丈夫还在世的话,看到自家儿子娶媳妇儿,大抵也会很高兴的吧!
“你这死丫头,有你这么编排嫂子的吗,过年我寄信过去,让他们今年来四九城过年,你到时候可得把你这张嘴给管好了,要不然看我怎么教训你?”
柳菁的食指抵在唐小雪的脑门上,唐小雪皱着鼻子。
不知道为啥,她就觉得对自已这个嫂子不大满意。
“对了,小雪,你哥来信里说,他接了县文化馆翻译稿子的差事,每个月能收入好几十块钱,以前你哥在家的时候,和你爸有学习过外文吗?”
唐小雪有些不确定的点了点头。
“我哪记得那么仔细,那时候我哥就是闷葫芦一个,不过有时候我爸休假了,他们俩还一起去图书馆来着,大抵是学习过一些的吧!”
“但后面我爸去支援三线建设之后,就没看到我哥在摆弄过那些”
“他那时候,一颗心都扑在那个叫沈佳怡的女人身上。”
柳菁点点头,看来这个继子比她想象的有本事,不过就是有点闷,要是他早说会英文,那在轧钢厂谋个差事还不简单。
这段时间轧钢厂正在进行科室改革。
正缺能翻译外文的人才,要是早知道,就应该让继子来试一试。
不过他在东北找到自已的革命伴侣也是好事儿。
两人拿着照片絮叨。
春暖花开,过了一个好年,四九城也平静下来,就连轧钢厂看病的病人也没那么多,柳菁很顺利的被提拔为副主任,
每个月的工资达到了78块5,不可谓不丰厚。
一位穿着绿色干部服,帽子上有个五角星的年轻人,拿着张纸急切的跑向轧钢厂医院。
“砰砰砰!砰砰砰!”
“柳医生,你在办公室吗?”
“我在,请进”
柳菁把照片放回抽屉里,正襟危坐。
“哦!是小刘同志,你今儿个在传达室值班啊!你有啥要紧的事”
小刘同志把一张纸递了过来。
“柳主任,这是从东北拍过来的电报,看内容应该是你的继子拍过来的,能发电报比较紧急,你还是看一看吧!”
闻听此言,柳菁急忙的接过。
这年头发电报都很贵,按每个字来计算,说的比较简短。
姨,吾妻有孕望回信告知孕期宜忌。
柳菁一看内容,激动得连眼睛都差点红了起来,丈夫去世之前就念叨着一件事,他还没看到自家的雨橙结婚生子。
但现在拍过来的这封电报,儿媳妇已经怀孕了,算起从结婚到现在,时间上也差不多。
柳菁一下站了起来,在办公室里来回徘徊。
她应该怎么回信?
唐小雪也难以置信地接过大哥发的电报。
以后自已就是要当大姑的人了,那瑶瑶岂不是要当小姑,之前大哥去东北之前还专门说,不让她下乡。
怕她在东北随便找个男的嫁了,生两个又黑又瘦的孩子,哭兮兮的叫着舅舅。
但没想到自家大哥下乡下手这么快,她还没做好思想准备,这就要当大姑了?
“恭喜你了,柳主任,您需要回电报吗?”
柳菁缓缓摇了摇头,“麻烦你跑一趟了,这两颗糖拿着甜甜嘴”
柳菁心里做了个决定,自已要到东北去。
“小刘你先去忙,我有事儿去找趟副厂长”
看自家母亲的态度,唐小雪猜到了啥。
“妈,你是想和医疗队一起去东北吗?”
柳菁缓缓点了点头,其实每年从首都前往全国各地支援的医生工程师等,数不胜数。
有一些是较先进的技术或者说医学理念,有一些是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之前柳菁本来也有去的名额,不过有瑶瑶要照顾,又要带小雪,所以就没有报名参加。
但现在继子的来信,自家儿媳妇怀孕了,无论如何柳菁都决定要去一趟东北,虽然医疗队并不是去继子插队那个县,但能乘顺风车,到了县城再转一趟过去就行。
电报里说得再好,也不如自已亲自去叮嘱,而且她也有很多东西,需要给从未见过面的儿媳妇儿。
不清楚她家庭条件怎么样,人的性格怎么样,会不会过日子。
“妈,我也想去”
唐小雪有些倔强的拉着柳菁的袖子。
“你别胡闹,我去是有要紧事,你就在四九城好好学习”
“哦!”
唐小雪一看母亲的态度,就知道她没法再跟着母亲去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