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上一样。
她本以为自己够了解太皇太后了,但现在发现自己还是太天真了!(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能在这宫里生存下来,押注在太上皇身上并且一路护着太上皇登基的女人,又怎么会是个可以被愚弄的笨女人?!
这是在提醒她,太上皇和皇太后的态度,也是在提醒她贾家该记住本份!
太皇太后敲打了两句之后,又放缓了语气说道:
“.说到底你是代善的孙女儿,贾家和甄家又是这般亲密,就算没有你家老封君的事情,这几日也要放你出宫去的饥。”
“只是你要记得,宫闱内的事情,就烂在今日。你出去以后,什么都不知道,也不记得。只要记着甄家和贾家,是百年世交,明白么?!”
元春连忙应下,哪里不知道太皇太后的意思?
这是担心她自己没多少时间了,(了王赵)担心太上皇的年纪也大了。
以后要是人都走了,甄家没人庇护,怕是要被好好的收拾一遍了!
只是元春心里苦笑,心说道:
“就看小弟在日记本里写的,怕是甄家贾家最后的结果没什么区别,到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
只是今天要回家了,要离开这个不得见人的地方,心中难免激动!
“多亏了小弟,看日记里他为了说服老太太,说服老爷,费了好大的功夫!要不然以老爷的性格,是不会同意我回家的。”
“小弟为了我费了这么多的心思,回去以后一定要好好的帮他。只有小弟才能挽救贾家!今天小弟写了我这么多,也不知道今晩会给我什么奖励.......”。
第99章 贾琤本就是个小王爷啊!
贾琤今天为了劝说贾母和贾政,的确是花费了不小的力气。
当初让元春入宫,就是为了表示贾家的忠诚。
毕竟新皇登基之前,贾家的站队一直都是错误的。
而在太上皇册立新皇之后,贾家又因为是老臣的关系,和其他旧臣一样都没有第一时间向新皇表示归顺。
哪怕是到了现在,很多老臣依旧没有完全靠向新皇。
就是因为太上皇还活的好好的,而他们害怕太上皇....
到了贾家这种级别的勋贵之家,其实对皇权已经没有太多的恐惧了。
但是他们恐惧太上皇!
文臣们可以在太上皇六下江南之后,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后集体上奏,可武勋们不敢!
况且现在也有人猜测太上皇六下江南的用意并非是为了享乐,文臣们也并非是真心要推太上皇下位。
元春入宫表示了贾家的态度,当然贾母也好,贾政也好,都是希望元春能成为妃子的!
只不过元春入宫就被太皇太后要去了慈宁宫,他们也没办法表达自己的意愿。407现在贾琤要让元春出宫回家,贾母和贾政自然不愿意。
为了说服这对母子,贾琤是说尽了道理,最后还搬出自己承爵身份,和对贾家未来的展望,才让他们答应了下来。
贾母的院子里。
躺在床榻上的贾母虚弱的看着跪在床边的元春,眼神都有些恍惚了。
这不是装的,而是真的有些恍惚。
她记得几年前送元春入宫的时候,元春还是小大人模样,还有些稚嫩。
可现在才几年时间,元春竟然都是个大姑娘了.......
元春跪在地上,握着贾母的手抽泣着一句话都说不齐全。
“老太太......孙女,孙女回,回来了......”
她也是真的伤心,小懂事了就被贾母抱到屋里亲自养着。
接人待物,人情世故,各家关系,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都是贾母亲自教导。
可以说在她的童年,不是王夫人和贾政这对父母陪伴着,而是贾母陪伴着!
现在看到贾母瘦成这副模样,老成这副模样,又怎么能不伤心!
贾母也是跟着哭了起来,反握着元春的手带着哭音说道:
“好孩子,好孩子,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屋里站着的众人也都哭了起来,尤其是王夫人哭的最是厉害。
贾政不想失了作为父亲的面子,转身出了里间。
贾琤看着三春都哭的梨花带雨的,心里也是又无奈又好笑。
元春入宫六年多,那个时候她们还很小呢,就算记事,怕是也记不得元春多少。
“咳~御医,我们家老太太怎么样了?”
这屋里可还有个把脉的老御医呢!
这老御医回去肯定是要回话的,他可担心大家露出什么破绽来。
倒不担心贾母,因为贾母这些天是真的心力憔悴,悲伤过度,人是真的虚。
老御医收回手,捋着胡须说道:
“老封君没什么太大的事情,就是悲伤过度,心绪郁结。这些天要多陪着老封君说话,好好伺候老封君吃些东西。”
“老夫在开两幅方子,给老封君补补身体,修养个两三月也就会好起来了。只是这是心病,还得多开导劝慰才是!”
众人连忙谢过,贾琤伸手引着老御医出去开方子去了。
贾母这才由鸳鸯扶着缓缓坐了起来,她看着跪在身前的元春,鼻子越来越酸。
“好孩子,(bhfj)这些年委屈了你了,委屈了你了。”
元春也是哭的厉害,摇着头说不出话来。
贾母抬了抬手,王夫人连忙上前扶着元春起来,手捧着元春的脸,越看越是心疼。
“我的儿........”
“太太~~~”
母女俩抱在一起又是大哭,这哭声感染了屋里的所有人,又是全都跟着哭起来。(看暴爽小说,就上飞卢小说网!)
就连王熙凤都拿着帕子擦着眼角的泪水,这等母女相逢的场面,哪怕是王熙凤也有些受不住。
哭了好一气儿,众人都有些疲惫了。
贾母喝了几口参茶,恢复了一些元气,拉着元春的手轻叹道:
“当年送你入宫也是无奈之举,如今你回来了,就好好的在家里过两年舒心日子,也是我和你老子娘弥补你。”
“等回头了,有好的人家就给你相看相看。你放心,我在一日,就不会委屈了你!还有你老子娘,有你兄弟给你撑腰!”
王夫人也连连点头,颇为赞同贾母的话。
在她们看来,女人一辈子最重要的就是找个好夫君嫁了!
她和薛姨妈是亲姐妹,一母同胞,可这婚事就将两人的地位给区分了开。
当然,
一开始王夫人也并不觉得自己嫁得好,毕竟贾政是嫡次子,没有继承权。
但谁能想到先荣国薨了之后,贾母如此偏爱贾政。
而她又肚子争气,生了个读书的苗子贾珠,生了个生性温婉大方的元春,还生了一个口衔宝玉的宝玉!
贾赦又犯过大错,搬去了东路院。
她这个二太太倒是过的越发的舒服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