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大嫂已经在厨房准备开始做午饭了。
“大嫂,你们屋里有多的纸笔,信封和邮票吗?能不能卖我一点?”
“你要多少,我给你拿就是,不用钱。”
“我想要四个信封和四枚八分的邮票。”
李晓芬回房将她要的东西拿了出来,闻念辛没真的不给钱。
信封两分钱一个,邮票票值多少就是多少钱,两样东西一共四毛,她掏出钱数了四张一毛的递给了李晓芬。
“真不用给钱。”
“你当初买的时候也花了钱,收下吧,纸笔就当我占你便宜了。”
“没事儿,纸笔这些家里还有很多。”
李晓芬见她是真的想要给自已钱,笑着接了过来。
这个弟妹,可能真的像婆婆说的那样,摔一跤摔懂事了,真希望她一直这样,不要再变回去。
拿到纸笔,闻念辛坐在堂屋的饭桌上开始奋笔疾书。
“你是在给老三写信?”
“不是。”
“你别怪大嫂话多,你跟三弟结婚也已经有三年的时间了,他在部队那边本来训练就忙,还经常得出任务,他要是没时间联系你,你可以抽空给他写信呀。”
李晓芬也是见她这段时间脾气有了明显的好转,才开口劝她,放在以前她可不敢。
“不写!”
原主虽然从来没给周湛写过信,但是周家人经常给他写,他也有回信,但却从来没有给原主写过一封,甚至写给家人的信里,都没有顺带给原主写过任何一句话。
他们夫妻相处如此冷漠,她才不会去热脸贴冷屁股,她不喜欢,也不愿意。
而且她也没有任何话想要跟周湛这个陌生的丈夫说。
她现在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赶紧搞钱,为离开周家做准备。
......
午饭,大嫂另外给她蒸了一碗蛋羹,自她受伤之后,每天都有。
吃了一半,再吃了半碗饭,闻念辛不舍的放下了筷子。
“念辛,你怎么不吃了?是今天的菜不合胃口吗?”
见她放下了筷子,李晓芬有些惶惶不安。
“不是,我身体已经好的差不多了,打算之后每顿都少吃一些。”
“没关系的,你每个月给的五块钱够吃。”
“和这个无关,我就是觉得自已太胖了,想减肥。”
周母听完认可的点了点头。
她们这周围十里八乡,的确找不出任何一个比老三家还胖的媳妇儿。
这几天周母看她收拾房间卫生的时候,简直就是动一下喘三下,她都怕她中途突然厥过去。
“你们吃,我去一趟镇上。”
她们富一生产队离镇上不算太远,步子迈大一点,三十来分钟就到了。
然而这对别人来说半个小时的路程,闻念辛足足花了一个小时才走到,而且还累的够呛。
她不知道镇上的布局,但是她有嘴,可以问。
四处打量了一下,挑选了一个看起来温温柔柔的女生,走到她身旁笑着问道:“同志您好,请问邮局在哪个方向?”
被她选中的问路者,看到是她,吓的往后大退了两步。
她退缩的动作让闻念辛意识到对方认识她,应该是她们队上的人。
“抱歉,我前段时间摔了头,不太记得人了,我只是想问一下路而已,没有坏心思。”
扭转原主在大家心中的坏印象刻不容缓,若非是像刘春花这种人,她都尽量以礼相待。
“你...你真的不认识我了?”
“你是?”
“我是王家慧。”
“哦,原来是家慧妹妹,你放假了?”
她是王队长家的小女儿,目前在县里念高一。
“嗯,我在等我爸骑车过来接我。”
“能劳烦你帮我指一下邮局的位置吗?”
“可以。”
王家慧是个热情的小姑娘,不仅告诉了她邮局的位置,还告诉了她供销社,粮店,国营饭店这些地方的位置。
向她道过谢,闻念辛往邮局的方向迈步而去。
“家慧,刚跟谁说话呢?”
王永顺骑着自行车停在了闺女跟前,将她身后的书包和怀中抱着的袋子接过来挂在了车把手旁边。
“刚才周三嫂子向我问路,她好像不认识我了。”
“她知道你是谁后没骂你吧?”
“没有,她不仅没有骂我,还特别有礼貌,问完还跟我说谢谢呢,和以前一点都不一样。
她真把脑子摔坏了?”
听到闻念辛没有骂人,王永顺松了一口气。
“确实是摔了,不仅不认识外人,连她们自家人都不记得了。”
父女俩一路上都在讨论闻念辛变化之大的事情,而被他们讨论的当事人,已经寄完信,满镇上到处溜达。
供销社她暂时没去,不想遇到原主的死对头二嫂。
她现在要做的是把镇上的大致情况摸清,为她之后的创业赚钱做准备。
在穿越过来之前,她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创业博主,以摆地摊起家。
麻辣烫,煎饼果子,烤冷面,鸡蛋仔,钵仔糕,淀粉肠......基本都在她的摊上出现过。
反正什么赚钱,什么利润大,她就卖什么。
后来直播兴起,她紧跟潮流,在摆摊的同时,还在网上教大家做各种小吃,给粉丝分析摆摊卖各种东西的利弊,账号积攒了小一百万的粉丝。
辛辛苦苦好几年,不舍得吃穿,卡上攒下了两百多万,准备开个小店安定下来,结果一朝穿越,以前打下的江山,全成了一场空。
卡里攒的钱,估计最后都会无偿捐献给国家慈善事业。
哎...
摸了摸现在口袋里仅剩的十二块钱,闻念辛在心中给自已打气。
她要振作!要奋发!
好在穿越的是八十年代初,一个传说中遍地是黄金的年代,她有信心利用信息差,赚它个盆满钵满!
在镇上转了一大圈,她心里已经有了第一个想法,现在只差把创业资金搞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