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 第129章

第129章

加入书架
书名:
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作者:
红叶似火
本章字数:
1800
更新时间:
2024-06-06

都过来跟陈云州请辞,桥州这雨一直不停,很可能会发生洪涝灾害,两州府相邻,庆川必然也会受影响,所以他们明天就要赶紧回去。

  情况紧急,陈云州没有留他们。

  二人离开第六天,杨柏川派人给陈云州送来了消息。

  桥州果然遇上了洪灾,连续两天两夜的大暴雨冲垮了河堤,导致横贯桥州的百江决堤,许多农田、房屋被冲毁,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现在桥州知府正在上奏折请求朝廷救灾。

  但远水解不了近渴,桥州的流民势必会有一部分流入相邻的庆川各地,杨柏川提醒陈云州多注意。

  流民失去了家园、甚至失去了家人,一无所有,若是没法活下去,很可能会成为暴、动的源头。庆川府包括辖下的七个县,去年遭遇了旱灾,朝廷税负又重,大部分是没有余力接收这些流民的。

  陈云州看完信后知道杨柏川这封信是好意提醒。

  他若是没有余力帮忙就算了,但他手里通过卖玻璃,现在有好几万两银子。此外,马上秋收,全县百姓还要还他近五千石粮食,省着点,足以养活很多人。

  而且庐阳县面积很大,现在还有大片未开垦的土地,不愁养不活更多的人。

  这些人可不止是负担。

  他们还是劳动力和拥护值。

  陈云州低头看着自己八万多点的拥护值,干完这一票,应该就够开启第二层货架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34章 . 034 声名鹊起

  “接收流民?”郑深诧异。

  陈云州没说拥护值的事,只说:“对,我们庐阳县这么大,还有很多荒山野岭没有开垦,招募一批流民即可增加人口,以后也能增加田赋。”

  “至于流民的口粮,百姓即将还咱们五千石粮,够了。而且我们也可向张员外他们低价购买一批粮食发放给流民。”

  张员外他们的粮食还没卖完,堆在仓库里。

  今年庐阳风调雨顺,本地百姓肯定是不会买他们的粮食。

  至于运送去桥州发笔难民财。

  先不说流民有没有钱买粮,单是这段路就不好走。

  别只看桥州跟庐阳中间只隔了一个县,但两地相距三百多里,没有官道。如今又是夏秋之际,雨水多,道路泥泞,而且受灾的百姓落草为寇的也不少,一路非常凶险。

  张员外他们肯定不敢组织车队去桥州卖粮。

  那粮食就只能砸自己手里。

  官府要收他们的粮,他们恐怕求之不得。

  郑深思量片刻说:“这倒是,粮食应该不是问题。也好,人口田赋是朝廷考核地方官员的重要指标,若能招募一些流民定居,开垦荒地,三年后吏部考核,大人的业绩应该会拔得头筹。”

  郑深以为陈云州是奔着这个去的。

  毕竟陈云州还这么年轻,又有才华,哪会甘心一直呆在庐阳这个偏远小县蹉跎人生。只要好好干,照这势头,下次考核,陈云州必定能晋升。

  陈云州一听就知道郑深是误会了。

  不过误会就误会吧,这只要能达成目的就行。

  他咳了一声说:“既然大人没意见,那咱们来商量商量招募难民的问题。”

  陈云州拿出舆图,手指点到庐阳旁边的河水县:“河水县东部紧挨着桥州,应该也受灾了,他们东部本来就会产生一些难民,桥州又会有一批流民从这边过来,河水县的压力应该很大。”

  “我们庐阳距灾区远了点,接收流民比较困难,所以我准备修书一封,请河水县帮忙。”

  流民多了很容易造成治安问题。

  河水县县衙估计也只有一两百个捕快,这点人要维持一个县的治安,和平年代还行,稍有动乱就很勉强。

  而治安也是地方官员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

  乱起来,朝廷可不管缘由,必定会拿当地官员问罪。

  所以说,现在河水县县令应该是焦头烂额,晚上都睡不着了。

  郑深明白了他的意思:“大人这法子甚好,这事越不过河水县。咱们还能卖河水县县令一个人情,那下官现在就去写信。”

  “有劳郑大人了。”陈云州笑着点头。

  郑深当即奋笔疾书,信里情真意切地表示,庐阳与河水是一衣带水的邻居,不是兄弟,胜似兄弟。如今闻河水县遭遇洪涝灾害,百姓流离失所,还有许多桥州百姓逃难至此,给河水县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庐阳本着同舟共济的原则,愿接收这批流民,只要河水将流民们引至两县交界的南平镇即可,从八月开始,庐阳会在南平镇外建立临时的营地,接收各地流民,为期一个月。

  陈云州看完后,给郑深竖起了大拇指。

  郑老头也是个大忽悠啊。

  派人将信送去了河水县后,陈云州和郑深也忙碌了起来。

  接收流民是件大事,因为庐阳县包括乡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