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穿七零,开局举报了渣爹和后娘
误穿七零,开局举报了渣爹和后娘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误穿七零,开局举报了渣爹和后娘 > 第18章 给文耀祖报名下乡

第18章 给文耀祖报名下乡

加入书架
书名:
误穿七零,开局举报了渣爹和后娘
作者:
云云尔尔
本章字数:
4006
更新时间:
2024-08-05

赵白莲见文建国坚持,干脆枯坐到了天亮,打算一大清早就来孙家堵门。

谁知道还没走到孙家门口,她与文盼儿就被张荷花给遇上了。

母女俩被张荷红一挑二,单方面狠狠碾压了一顿。

要不是后来有人拉架,张荷花还能揍得更狠!

她们想找文念念的事情,只能暂时搁置,母女俩灰溜溜跑回去互相上药去了。

原本,赵白莲想着等文建国下了班,再让他亲自上门找人,这孙家人总不能再拦着了吧?

可她们等来等去,却等来了一纸处分。

文建国被开除了。

他们一家子要从钢铁厂滚蛋了!

除了文念外,他们想不到还有谁会举报他们。

这下子,文建国终于不拦着赵白莲了,自已也打算找上门好好教训文念那个逆女一番。

然而,门卫一直监督着他们收拾东西,让他们想去孙家门上的计划直接胎死腹中了。

听说文念跟着张荷花出去买东西了,他们干脆只能在钢铁厂外头蹲着,想着能够第一时间蹲到回来的文念。

没成想张荷花算到了这一茬,特意带着文念念绕了个弯儿,直接从钢铁厂的厂区回来的。

他们一家子在家属院外,就算是等到死也等不到个人。

文念念这个当事人则是从始至终都不知道,孙家人为她默默做的这些事。

“念念,这些书叔先替你收着,回头你要是要用的时候,给叔拍个电报,叔给你邮过去。”

“不用,我直接带过去就行,这些书对我还有用的。”

“那也成,总归学无止境,爱学习是好事!

我听说乡下缺老师,你回头下了乡,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想办法当个老师。

女孩子家家的到底不能一直干农活,回头好好一姑娘都变糙了。”

张荷花刚好将饺子包好了,擦着手从厨房出来了。

听到孙铁生这么说,也跟着附和他的提议。

“你叔这话说的在理!不过你可别跟你叔学,跟个榆木疙瘩似的!

你得学机灵一点儿。

咱该大方的时候就得大方,该学的人情世故不能落下,这机会不就多起来了?”

张荷花一边替她检查东西,一边不忘嘱咐孙铁生。

“对了,你等会儿路上给念丫头买两包好烟,把你的那点茶叶给让她一起带上。

这些东西都是有用的,回头念丫头到了乡下,肯定是要跟大队长他们打好关系。”

她又转头看向文念念,继续吩咐道:“这些东西是给你分给那些村干部的。

当然了,你也别傻不愣登的,直接当着所有人的面儿给,否则人家也不会收。

要是心眼儿小一些的,还会以为你不是诚心想给的。

你得偷偷地塞给他们,实在不行就给他们的婆娘孩子送,总归是能够送的出去的。

当然,什么人送什么东西,这些事情你也得自已掂量。”

总不能给女人送烟酒,给男人送雪花膏这种吧?

送礼也是有门道的!

要不是剩的时间不多,张荷红恨不得拉着文念念坐下来好好上一课。

一门叫做如何处理人情世故的课。

这些本该都是由当父母的来教的,但是想到文建国那鸟样,再想到已经逝去多年的念娇......

这些事也就只能她这个当婶子的来讲了。

文念念一个劲儿点着头。

张荷花没忍住,点了她脑袋一下。

“你这个傻丫头,光一个劲儿点头了,婶子跟你说的这些话都记住了没?

算了,记不住也没关系,能记多少就记多少。

索性你平日里也是生活在知青院,跟村子里那些人也没什么交集。

你也就只要记得跟大队长、小队长、村会计那些人交好就行了。”

文念念一边摸摸额头,一边回道:“婶子放心,我都记住了。”

“记住了就好!行了,这些不急着用的东西都打包好了,赶紧跟你叔一起出去邮东西吧!”

文念念本想帮忙,结果孙铁生一手扛着一个麻袋,蒙着头就往外走。

她只能快步跟上。

原本她是可以不去的,但她想着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没干,到底这个门还是得出。

她没想到孙铁生竟然为了她这么一点私事,专程找厂长借了厂里的小轿车。

“叔,你怎么还为了我借了汽车啊?这会不会对你影响不好?”

“放心吧!这事是厂长主动提的,你为厂里立了功,却除了一个奖状什么都没有。

他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是他让我开车载你去置办下乡用的东西,改明儿再开车送你去坐车。

今天你婶子买这些东西的钱,其实也是厂长昨儿塞给我的,算是他以个人名义奖励你的。

所以你不用过意不去,也不用觉得不好意思收下这些东西,这是你应得的。

快,赶紧上车吧,省的回头看见那些个糟心玩意儿!”

文念念这才明白了一切缘由。

她上了车。

文家人根本不会想到,文念念会坐厂长的车出门,自然也就再次与她擦肩而过。

等快到知青办的时候,她让孙铁生停了一下车,然后自已速去速回了一趟。

等重新上了车,她才给孙铁生解释了一番。

“叔,你是不是特好奇进去做什么了?其实我是去给文耀祖报名下乡去了。”

“给文耀祖?他不是没到年纪?”

“我有家里的户口本,又给知青办的人塞了一块钱,然后人家就给文耀祖报名了。”

她还特意给文耀祖选了个好地方,祖国的大西南,保证能够好好地领悟祖国的大好风光!

她本以为也有年纪限制的,结果等问过之后才知道,原来也有不少十四五岁就下乡的。

没办法,知青办有下乡人数要求,有些人家又舍不得自家孩子下乡,这能咋办?

其中可操作性可不就大了?

不少穷人家让自家十四五岁的孩子,顶替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下乡。

知青办的人大多只管人数,不会真管是否是那个人。

当然,不可否认,那些年纪小的大多数是女孩子。

像文耀祖这种还真的少见!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