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娥传
刘娥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刘娥传 > 第109章 立规矩

第109章 立规矩

加入书架
书名:
刘娥传
作者:
月眠星河
本章字数:
4310
更新时间:
2025-07-09

她眉头微蹙:"那这密报……"

"儿臣实在不知许王殿下何出此言!"赵元休叹了口气,"这分明是构陷儿臣。还敢惊动母妃,实在可恶。"

李贤妃神色稍霁:"原来如此。不过……"她话锋一转,"那个叫刘真芦的女子,数度去过书颜绣坊,与你是什么关系?"

赵元休心头一跳,面上却不显:"儿臣从不认识什么叫刘真芦的女子。儿臣府中采买之事,皆由罗管家主理。"

"元休,莫要瞒我。"李贤妃首视儿子眼睛,"你为她大动干戈,连武统领都派去了,竟然还说不认识?"

赵元休抬起头,面不改色的说道:“母妃,儿臣真不认识这位刘真芦姑娘。你莫要听人闲言。”

殿外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宫女匆匆进来:"贤妃娘娘,陛下正在大发雷霆。"

“什么事?”李贤妃附耳过去。

“说是给一个户部的叫什么张洎的给气的。”宫女悄声说道:“那冰糖燕窝还送不送?季姑姑让奴婢赶紧回来问问,别正赶在陛下气头上,打了娘娘的体面。”

“备着,让季姑姑送去。瞅着陛下气顺了送去,温着点别凉了。既是生着大臣的气,本宫就不过去了。免得皇后说道。”

李贤妃叮嘱宫女,又问:“那个张洎是什么来头?”

“户部侍中,南唐旧臣。父皇给南唐旧臣的恩遇并不差。”韩王接口说道:“张洎是主战派。他一个文臣,成天主战,想是又说了些让父皇不高兴的话。”

李贤妃叹了口气:“侍郎主和,侍中主战,咱们大宋的铜钱可真难花出去啊。”

她想想道:“元休,你回去罢。别忙什么姑娘绣女真芦假芦的事了,你把小武看住了。过两年,我瞧着哪家大臣的闺女贤惠端庄,给小武做个媒人,生个胖小子就好了。成天闹腾,鸡飞狗跳的,外人瞧着也不像话。”

“是,母妃所虑极是。”赵元休唯唯应道。

“小武?”李贤妃横了武明君一眼。

“是,属下万死不辞!只是叶统领尚未有妻室,请贤妃娘娘先为叶统领择一良偶,属下不敢僭越!”

武明君倒接得快。

李贤妃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点头道:“也是,叶凛也不小了。又是正统领。说老成,他可比你老成多了。”

“是!叶统领乃我辈楷模!”

武明君铿锵答道。

“你俩都回去罢。”李贤妃捂了捂胸口蹙起眉:“本宫看你手下的这些孩子都闹心。悄悄的走,别给你父皇撞见,免得又要捉你的小辫子。”

“是。”韩王摸了摸脑后。

还好,戴了风帽,脖颈光溜溜的。

“王爷,属下打听了。陛下还在文德殿。王爷从垂拱殿旁绕过去,必定不会冲撞圣驾。”

武明君身形端正挺拔、亦步亦趋的跟在赵元休身后,嘴一张一合的说道。

“别怕。”赵元休稳稳地说道:“朝中冗务成堆,许王跟着父皇办事。些许小案,本王便是代他办了,也伤不着兄弟和气。小武,你向来持身甚正,抱打不平之事也是常有的。”

“是!属下明白!”

武明君深吸一口气答道。

可惜天不如人算。

韩王和武明君刚走到垂拱殿,就被手持拂尘的太监总管王继恩拦住了:“韩王殿下,陛下正在垂拱殿召见户部侍中张洎和右拾遗王禹偁,请韩王殿下移步内殿,与许王殿下共商国是。”

赵元休一下子蒙住了。

他先不安的瞧了瞧脚尖,又慌忙看了看垂拱殿大门:“……王总管,父皇视朝还未散?”

王继恩板着面孔道:“正是。陛下才从文德殿下来,有几桩未详之事,还须与几位大人商议商议。得知韩王殿下进了宫,特让老奴等在此处。”

赵元休平复了一下情绪,点头道:“本王明白,多谢王总管。小武,你在此等候。”

王继恩打量了一眼武明君:“那倒不必。武副统领可在偏殿喝茶等候。”

武明君低着头,恭恭敬敬说道:“是,多谢王总管。”

赵元休对武明君的态度十分满意,露出了些许赞赏之色:“王总管,还请引路。”

王继恩见赵元休恢复了泰然自若的态度,不禁微微纳罕。面上却丝毫不显:“韩王殿下请。”

又道:“武副统领可自去偏殿。”

“是。”武明君老老实实答道。

王继恩将赵元休引入内殿之外:“请韩王殿下在此等候,陛下请殿下进去自会传召。”

赵元休展眼一望,只见内殿之外除了跪席之外一样坐具未设,便知父皇要将自己立规矩了。

他极有风度地向王继恩微微一致:“多谢王总管引路。”

话音未落,便听内殿中传来赵光义炸雷般的声音:“王禹偁!你口口声声说‘崇文抑武’之策己矫枉过正,那你倒说说,你有何计策防止武将坐大?”

赵元休吓得脖子一缩,这才发现横海节度副使何承矩也立在外殿的角落,手里拿着一册卷宗反复背诵。

见赵元休打量自己,何承矩连忙向赵元休微微施了一礼,又连忙将目光移到卷宗上。

只听王禹偁昂然说道:“启禀陛下:微臣以为,作战最怕兵势分散,将帅无权。若一味惧怕武将坐大,长此己久,必然将士离心,军备废弛。陛下可再招募军士,北部重募三十万将士,分为三支,由三员大将分别统管。若有兵事,则相互拱卫,集中御敌。有功行赏,无功诛杀。陛下!北境如今一再受契丹骚扰,李继隆将军孤掌难鸣,出战多持重缓行、刻意避战,是而才一败再败,以至于退兵多赖钱帛!陛下!增兵之计,刻不容缓!请陛下三思!”

“臣附议!”张洎大声说道。

“张洎,你又附议!”赵光义洪亮的声音首透大殿的墙壁:“你是户部侍中,你说说:是打仗花的铜钱多,还是议和花的铜钱多?”

张洎迟疑了片刻:“……是打仗花的铜钱多。”

“养三十万大军一年花多少铜钱?你报个准数。”

“微臣……”张洎顿了半刻:“约三百万贯。”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