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宁北王
小侄子的满月酒摆完了,还起了大名,叫做霍明泽。
这可是霍传宗花了大价钱,找了西旭城的大师给算出来的。
大师说,孩子八字缺水,名字里面需要含水,这名字简直就是为这孩子量身定做的。
霍松柏很是高兴,觉着这个名字确实好听,如果要他或者是他爹来取,肯定取不出来这么好的一个名字。
于是他痛快地地就付了报酬,并没有注意到那位大师有些惋惜的怪异目光。
霍松岭这一次回来,在家里待了三天,不只是和顾若小别胜新婚了,还对她所说了不少边境的局势。
说到这个的时候,霍松岭的面色有些沉重。
“霍将军这一段时间去盐矿和边境的次数明显比平常要多,基本上每隔半月左右就要去一趟。
现在咱们翠薇谷边境处的屯兵已经达到了三万人,边境处也建造了抵御外敌的工事。
将军说,现在形势非常不好,他留在北狄国的暗探传回来的消息,是北狄的粮食布匹的价格都涨了。
还有,北狄边境的五洲十郡的士兵都有调动,看起来近期就会有大动作。”
顾若的眉头皱了皱。
“北狄想要对我们出兵了?”
霍松岭点点头。
“最坏的打算,是的。咱们这里发现盐矿的消息,肯定已经传到北狄了,据说乌泓忓因为这件事情,还发了一阵的疯,杀了不少人。”
顾若长长出了一口气。
从盐矿被开采出来的那一刻,她就一直在等待着这个消息,结果没想到会是这么快。
“那霍将军有没有将北狄的异动上报皇上?如果北狄真的大兵压境,那并不是我们霍家军自己的事情。
他们边境所有城市的兵力都集中在我们这里,那咱们的皇上也要给霍家军一些支援的啊。”
霍松岭的神色愈发的凝重。
“将军接到了这一份情报之后,立刻就上报给了皇上,请求支援,但是皇上却没有任何的消息传回来。
将军在京中的人脉倒是传过来了消息,说皇上对有关于北狄的消息感觉非常惊恐,寝食难安,同时对于霍将军却有诸多的不满。
他认为,北狄之所以会有对我们动手的打算,是因为我们从他们的手中抢来了盐矿,这是对北狄的挑衅。
皇上正在准备出使团,打算在北狄有动作的时候,立刻派出出使团去北狄进行谈判。”
顾若简直要被气笑了。
这是还没有打,就准备认怂了。
“咱们的皇上怎么会是这么一个人?这样的人是怎么当上皇上的?”
多年来所受到的熏陶和教育,让霍松岭还没有办法像是固若这般毫无顾忌地议论皇上,只是小声地嘀咕了一句。
“据说当今圣上能够坐到那个位置上,用的也是见不得光的手段。
对了小若,你知道宁北王吗?”
顾若想了想,然后点头。
“我知道他的名头,据说是因为想要起兵造反,被发配到昭明国的最北端的边塞,没有圣旨不得入京。
不过我知道的也并不多,就是这些坊间传闻而已。”
霍松岭点点头。
“民间没有多少人敢谈论宁北王……”
即使是在自己家里,他还是压低了声音。
“据说当初先皇最为属意的储君人选,就是宁北王,一度想要废掉太子,重立储君。
只不过不知道什么原因,在先皇病重的时候,宁北王居然想要出兵强夺皇位。
只是宁北王当时的人手并不多,结局就是惨败。
皇上之所以没有杀他,是因为不想在自己还没有坐上皇位的时候,手上就沾染兄弟的鲜血,所以就只是把宁北王发配到了北疆的苦寒之地,让他守住昭明的北大门。”
顾若觉着这个剧情她很是熟悉。
穿越之前,她的古代权谋剧那也是看了不少,里面什么样的阴谋算计没有见过。
宁北王八成是被算计了。
霍松岭就是这么顺口一问,不过顾若却把这件事情放在了心上。
皇上和宁北王之间的恩怨,肯定是你死我活的恩怨。
宁北王吃了那么大的一个亏,心里面对于皇上怎么可能会没有芥蒂?
俗话说的好,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于是第二天,顾若给霍建勋递了一封拜帖。
她一介女子,总是出入兵营不太好,所以这几次和霍建勋见面,她都是把拜帖送到霍建勋在青岩关的家里,等着他什么时候在家有方便的时间,都是顾若让霍松柏陪着自己去他的家中商议。
青岩关里一共居住着两万左右的百姓,都是霍家军里面有头有脸的将领的家眷,普通百姓,是没有办法生活在这里的。
霍建勋的将军府,在青岩关的中心位置,看上去十分的高端,但其实里面冷冷清清。
因为霍建勋无妻无子,孤家寡人,家中就是养着十个下人,还都是军营中受伤退役的老光棍,因此一进将军府,顾若就有一种这里的阳气无比旺盛的感觉。
一个瘸腿的老头给她们上好茶,就退到了门外。
霍建勋喝了一口茶,然后对顾若说道:“你一定是从霍松岭的口中知道了北狄的异动,有些着急,所以过来找我的吧?”
顾若毫不掩饰地点头。
“是的将军,我感觉这件事情十分严重,盐矿的消息一定是泄露到了北狄国,如今他们国内的兵力调动频繁,就是想要开战的前奏。
我觉着咱们应该做好准备。
我现在有一些想法,打算和将军商量一下。”
霍建勋的神色倒没有多么的凝重,很是放松的样子。
“我知道你是一个有主意的。不管你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对我畅所欲言,不用顾忌些什么。”
顾若点点头,思考了一下然后开口。
“在我们这一段时间的努力之下,国内缺盐的状况已经基本缓解。
不过咱们的存盐量还是太少,基本上是制作出来多少,就投入市场多少,所以我想要再投入一些人力,开盐井建工坊,在供应市场的同时,开始囤积盐巴,以备不时之需。”
霍建勋点头。
“应该如此。”
“还有,我们应该开始有序地开采盐矿,将大块的岩盐带回咱们这里,在这里建个工坊,进行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