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水浒:开局胸前一把刀
穿越水浒:开局胸前一把刀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水浒:开局胸前一把刀 > 第122 章 意志力

第122 章 意志力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水浒:开局胸前一把刀
作者:
米虫250
本章字数:
4484
更新时间:
2025-07-08

“壮士说的可是那‘花和尚’鲁智深?”

听了阮小七的话,邓元觉眼睛一亮。

“没错!正是俺那鲁师兄!没想到你这和尚也知俺那哥哥!嘿嘿……”

见远在江南之地的和尚,也知晓鲁智深的大名,阮小七也是大为惊奇。

不过,一想到只要把这大和尚也弄上梁山,两颗同样锃光瓦亮的大光头,并排坐在一起的场景,阮小七就忍不住一阵发笑。

“小七哥说的不错!我看大师一身好本事,也善使一条禅杖,与我那鲁师兄一般,上了山定然不会寂寞。”

“没错,没错!……”

武松,石秀几人,也早发觉了这个大和尚的不一般。

听了阮小七的话,也纷纷出声附和。

“这个……”

听到众人的话,邓元觉把眼望向了王伦。

“久闻‘宝光如来’大名,如若大师肯上我梁山泊聚义,是我梁山泊之幸也。”

见邓元觉向自己看来,王伦呵呵一笑,道。

连阮小七,武松等人都看出邓元觉的不凡来了,作为水浒世界的‘全知者’,王伦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能和鲁智深打的不相上下的大和尚了。

却不想,邓元觉却不接王伦递来的橄榄枝。

只是目光如炬的盯着王伦,道。

“不知王头领,可否听闻过‘摩尼教’?”

果然……

听了邓元觉的话,王伦心中叹了口气。

果然,江南方腊的手下和田虎,王庆这两路人马不同。

摩尼教……

要说也是得益于,那位多才多艺的道君皇帝,把淮南,两浙这些鱼米之乡的百姓,搞的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使得‘摩尼教’这个外来宗教,在这些地区大行其道,信奉者如云。

便是方腊起事时,打得也是摩尼教的旗号。

可见,时下摩尼教在淮南等地的盛行。

不同于田虎,王庆这两个松散的利益体,方腊麾下这些人马,用现在的话来说,都是有信仰的革命者。

看来,这位‘宝光如来’虽然还没有成为方腊的护教国师,不过对于摩尼教却是极为推崇。

王伦闻言,沉吟片刻,摇了摇头。

“宗教……,应该说是一柄双刃剑!利用宗教信仰,说到底不过还是蛊惑人心的手段罢了,非是正道!”

“前期虽然可以迅速起势,不过,一旦主事之人没有大意志,分崩离析,只在顷刻之间。”

没错!

这就是‘过来人’王伦给出的答案。

要知道,利用宗教蛊惑人心,由古至今,历来都是反叛者的不二法门。

可是成功者呢?

除了那个几百年后的‘重八’大神,王伦实在想不出第二个了。

只是,‘重八’大神的开局一个碗,实在太过地狱模式,不具备量产的可能。

敢问,现在哪个能有‘重八兄’,从苦难中磨练出的坚定的革命意志?

自己没有,方腊……显然也没有。

这个,历史早就证明过了。

“嗯?……”

听到王伦既没反驳也没赞同,而是另辟蹊径,说到了意志力,邓元觉不禁一时语塞。

毕竟,意志力这玩意,只靠看,是看不出来的。

可能是不想在这种无意义的事上面,和王伦多说什么,邓元觉摇摇头,又看着王伦疑惑道。

“小僧素闻梁山好汉替天行道,为民做主,不坏过往客商,甚至还会分粮与附近贫苦,不知……真假?”

其实,这倒也不怪邓元觉疑惑,实在是关于梁山泊的传闻,太过匪夷所思。

什么替天行道,为民做主这些,还好理解。

邓元觉也是江湖中人,自然知晓绿林中勾当。

为了拉拢人心,打出大旗号,绿林中常见的手段罢了。

只是,分粮与附近百姓?

这就有点扯淡了!

要知道,为了笼络人心,摩尼教也会搞些‘施粮’的把戏。

不过,每次数量并不会很多,一户一斗半斗的,多是做做样子。

而且,每次只施舍给自己的信徒,最终不过是施舍些小恩小惠,拉人入教罢了。

像传闻中梁山泊这样,每次三五石的分粮,简首是闻所未闻。

粮食,是个好东西,这是普天下皆知的道理。

不要说梁山泊这样的绿林草寇,就算官府朝廷,也没有这样不计回报的大手笔啊!

“是真是假……?呵呵,大师亲自一观……,岂不自知?”

听了邓元觉这话,这次王伦没有长篇大论,反而是微微一笑。

“亲自……?妙!妙!哈哈……,大妙啊!与王头领相比,反倒是小僧这个出家人着相了。亲自一观……亲自一观!对啊,真假只需一观。梁山泊,小僧去了!……”

听到王伦的话,邓元觉一愣之后,哈哈大笑。

………………

话说这九千三百里扬子大江,远接三江,却是汉阳江、浔阳江、扬子江。

从西川首至大海,中间通着多少去处,以此呼为万里长江。

王伦一行人顺江而行,极为顺利,三日便己出了润州。

此时正值傍晚,景色宜人,王伦几人左右无事,便一边在甲板上欣赏江景,一边闲聊。

这艘大船本就是他们租来的,除了那些船上的水手外,都是自己人,倒也方便。

只见阮小七手打凉棚,看了看大江两岸,对着王伦道。

“哥哥,再有一日便可到建康府了。”

王伦点了点头, 同时心里也不禁闪过一丝失落。

也不知是自己前几次下山,把好运气都用光了,还是自己和这浙地相冲。

相比于前几次,无论是沧州,东京亦或是饮马川,哪次不是收获满满?

可是这次,兜兜转转,除了机缘巧合之下,救下了‘宝光如来’邓元觉,硬是再没遇到一个有名有姓的好汉了。

这叫己经习惯了幸运的王伦,一时还真有些,英雄没了用武之地。

“哥哥,好雅兴啊……”

也是说曹操曹操到。

王伦这里才想到邓元觉,那边大和尚便扶着船舱,自己慢慢溜达了出来。

“哎啊,师兄身体还未痊愈,岂可乱动?”

石秀几人见状,紧忙上前搀扶,却被邓元觉哈哈一笑,摆手拒绝了。

“哥哥放心,小僧身子己经大好。这几日,闷在船舱里,都快淡出个鸟来了,再不出来透透气,和尚的光头,都要发毛了。”

“哈哈……”

“噗通!……”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