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狂飙,逆袭从手术失败开始
医路狂飙,逆袭从手术失败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医路狂飙,逆袭从手术失败开始 > 第139章 同时报道成果

第139章 同时报道成果

加入书架
书名:
医路狂飙,逆袭从手术失败开始
作者:
分在五班的兔子
本章字数:
4264
更新时间:
2025-07-07

中秋节,一个充满欢乐和团圆氛围的节日,陈恪琛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经历了一场内心的波澜。

这是他第一次真正体验到恋爱的感觉,那种心动和甜蜜,让他深深地陶醉其中。

陈恪琛发现,自己对林晓敏的感情己经超越了普通的喜欢,而是一种非她不娶的决心。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一个不小的挑战——林晓敏坚持要回海口上班,因为她的科研成果做到一半了。

陈恪琛试图说服林晓敏留下,他自信地说:“你要出成果,我指点你几下,保证你可以得大奖。”

然而,这句话的可信度实在太低了,几乎没有人会相信,即使是热恋中的林晓敏也不例外。

面对林晓敏的坚持,陈恪琛感到束手无策。他知道,自己没有足够的理由让林晓敏相信他的能力,更无法改变她对科研的执着。

林晓敏目前的科研项目是继发性癫痫卡马西平与苯妥英钠疗效的对比,这并不是一个具有轰动效应的实验,陈恪琛根本找不到介入的切入点。

无奈之下,陈恪琛只能选择放手,让林晓敏回到海口继续她的工作。尽管心中有些失落,但他也明白,尊重林晓敏的决定才是最重要的。

医生的工作通常都非常忙碌,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少。第二天,林晓敏便匆匆忙忙地坐飞机赶回了海口。

陈恪琛想好了一个计划,他决定在与林晓敏的书信往来中,巧妙地引导她去进行一些有意义的实验。

这些实验包括脑出血病人不用止血药的临床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扩血管药的使用;以及阿司匹林在预防脑梗死方面的临床应用等等。

这些研究虽然都具有一定的价值,但还不足以引起轰动,也不太可能获得大奖。

陈恪琛心中还有一个“核弹级”别的科研项目——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研究。

他知道这个课题的重要性和潜在影响力,如果能够成功,必将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于是,他在信中热情地鼓励林晓敏:“晓敏,研究这个题目,你肯定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相信我,这个研究不仅时间短、方法简单,而且很快就能看到成果!”

林晓敏似乎与陈恪琛心有灵犀一般,迅速被这个实验所吸引,并毫不犹豫地投入其中。

她邀请了海口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的小谭合作。

令人惊讶的是,仅仅经过短短 7 天的实验,林晓敏就被眼前的结果震惊得目瞪口呆,甚至半天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她精心收集了总共 30 个人的胃液样本,其中包括 15 个经胃镜检查被确诊患有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的胃液,另外 15 个胃镜检查显示无溃疡的病人的胃液。这些胃液样本随后被送往医学院的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

经过两天的等待,实验结果终于出来了。

令人惊讶的是,在患有胃溃疡病人的胃液中,无一例外都发现了一种特定的螺旋杆菌在生长。而在那些没有胃溃疡的病人中,情况则大不相同——有高达 73%的人并没有这种细菌的生长,仅有 27%的人有细菌生长。

这样明显的差异让林晓敏坚信自己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

于是,她决定继续深入进行细菌培养实验,以获取更多的数据。同时,她也开始着手为这些病人制定治疗方案,决定采用抗生素来治疗他们的疾病。

陈恪琛在默默关注。

他并没有将这个秘密告诉任何人,而是,他把安泰医院的数据也寄给林晓敏,作为她实验的一部分。

前世,这个成果是获得诺贝尔奖的!

陈恪琛抢先一步让林晓敏做这个实验,也是想开一个国际玩笑,看世界历史是不是可以重写。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就一个月了。

林晓敏的实验进行得出奇的顺利,她把论文寄给陈恪琛审阅。

陈恪琛什么人?

前世是博士生导师,他手里经过的论文有几千篇,他不但帮林晓敏修改了,而且还把论文变成了英文论文!

他对林晓敏说,把论文寄给《柳叶刀》吧。

林晓敏看着陈恪琛给他的样稿,顿时就惊呆了,因为他修改的水平实在是太高了,而改写成的英文论文,林晓敏更是叹为观止。

她把论文拿给老师看,她老师说:“这是哪个教授给你改的?水平相当的高呀!”

她没有告诉是陈恪琛改的,而追问道:“改得很好是吧?这篇英文的呢?”

她老师说:“相当的好,我们海口医学院根本就没有这样高水平的教授,这篇英文论文,我跟你说,完全是博导的水平。噢,对了,我们海口医学院还没有博导,你是谁帮你改的?”

林晓敏听得是心花怒放。

她根本没有想到陈恪琛竟然有这样厉害的水平,他的水平比海口医院任何人都高,就连海口医学院的教授也不是他的对手。

林晓敏把论文寄给了《柳叶刀》。

一个星期后,林晓敏就接到越洋电话,询问林晓敏的实验过程,以及研究的起止时间,从问话中,林晓敏听出了一些问题,他们似乎在怀疑这个结果。

林晓敏很机智,就把研究的时间往前推,推到了陈恪琛到急诊科的日子,这样,时间就提前了1年半。

此刻,远在大洋彼岸的《柳叶刀》总部显得很纠结,因为,他们同时收到了两篇论文,一个来自于华夏海口医院,一个来自于澳大利亚,成果,一模一样。

从时间上看,林晓敏的论文早3天。

从质量上看,林晓敏的论文质量更高。

从感情上讲,哎,那还是要倾向于澳大利亚的那两个学者。

但是,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女学者,她坚决不同意扼杀林晓敏的成绩,因为,她也是女性。

于是,两篇论文都刊登在《柳叶刀》上。

林晓敏看到样品后激动得又都发抖了。

陈恪琛看了之后则遗憾地摇了摇头,看来,历史是没办法改变的,于是,他也不指望林晓敏获诺奖的事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