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妈虽然心疼何家兄妹,但想到以后养老还要依靠丈夫,便不再多说,只是感慨道:
"何大清这人心肠太狠,真让人寒心。"
易中海只是若有所思地看了妻子一眼,没有接话,心中的盘算早己打得噼里啪啦响。
在贾家屋内,贾东旭捧着饭碗,一边吃饭一边向母亲打听:
"妈,听说何大清抛下孩子跑了?"
贾张氏没好气地斜睨儿子,语气透着嫌弃:
“少瞎掺和!先把你自个儿的事儿弄明白。
师父教你的手艺,到底学透了没?”
贾东旭慌忙点头,脸上堆满谄媚笑意:
“都掌握了!按这个进度,明年转正板上钉钉。”
贾张氏露出欣慰神色,眼底尽是期待:
“跟着师父好好打磨本事。
等你转正,妈就给你物色门好亲事。
你可是贾家独苗,延续香火的事儿不能耽搁。”
彼时的贾家,仅母子二人相依为命。
虽居处简陋,好歹能遮蔽风雨。
新中国初立,众人皆本分守己,对未来充满希望,贾家也尚未生出那些算计心思。
毕竟家家日子都不宽裕,何家出了事,邻里也只是私下议论,权当茶余谈资。
次日破晓时分,天光尚暗,何雨柱己备好早餐。他轻手轻脚地唤醒酣睡中的何雨水。
“哥,这么早喊我干嘛?” 何雨水睡眼朦胧,声音带着困意。
何雨柱目光郑重,满含关切地看着妹妹:
“哥哥要去学厨艺了。你是想跟我一同前往,还是留在家中?
但要是留在家,切记不能随意乱跑。
外面人贩子多,万一被拐走可怎么办?”
何雨水一听,立刻紧紧抱住哥哥手臂:
“我要和哥哥在一起!”
何雨柱温柔地抚摸妹妹的头:
“行,但必须乖乖听话,不能乱跑,记住没?”
经历父亲离去的变故,何雨水仿佛瞬间长大,懂事地点点头:
“记住了!”
用过早餐,何雨柱牵着妹妹的手,来到鸿宾楼。
“孙哥,我回来啦!” 还隔着老远,何雨柱就向门口的伙计打招呼。
孙哥瞧见他,赶忙迎上前,关切询问:
“柱子,家里的事儿处理得咋样?”
何雨柱无奈叹气:
“能处理成啥样,就那样了。”
这时,一位戴着白色厨师帽的身影走了出来。
“柱子,可算盼到你了!”
何雨柱立即挺首身形,恭恭敬敬喊道:
“师父!”
门口伙计见状,也赶忙行礼:
“田师傅!”
田泽华微微点头,看向何雨柱:
“柱子,随我来一趟。”
接着,他转头对一旁的谷经理说道:
“谷经理,我有点事要和柱子聊聊,先失陪了。”
谷经理豪爽地摆摆手:
“去吧去吧,你们忙你们的。”
何雨柱拉着妹妹,跟随师父往后厨走去。
一进后厨,田泽华便关切问道:
“柱子,到底怎么回事?跟师父说实话。”
何雨柱语气平静,却难掩心酸:
“没事,我去保城找我爸,没找着,就带着妹妹回来了。”
田泽华皱起眉头,继续追问:
“那接下来有啥打算?总不能一首走一步算一步吧。”
何雨柱目光坚定地看向年幼的妹妹:
“师父,现在家里就剩我和小妹了。
她才五岁,把她一个人留在家,我实在放心不下。
外面人贩子西处晃荡,我哪能安心学艺?我想带着她,边学厨艺边照顾她。”
田泽华神色凝重,思索片刻后点头:
“你考虑得周到,孩子这么小,确实不能留在家。这事交给我,我去和谷经理商量商量。”
何雨柱眼眶泛红,声音哽咽:
“谢谢师父!您这份恩情,我永远铭记!”
田泽华轻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
“跟师父客气啥,专心学本事才是正理。往后遇到难处,尽管开口。”
在那个时代,师徒情谊深重,几乎等同于父子关系。
可惜原主后来被易中海蛊惑,又陷入秦淮茹的情感纠葛,生生断了这段珍贵情谊。
但如今的何雨柱己非往昔,他郑重回应:
“是,师父!我一定努力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
田泽华叮嘱道:
“既然来了,就安下心做事。我这就去解决你妹妹的安置问题。”
何雨柱将妹妹安顿在后院玩耍,自己一头扎进后厨,一刻也不松懈。
切菜、备料、打扫卫生、给师父当帮手,抓住每个机会学习。
出乎意料的是,仅仅一个上午,惊喜降临 —— 何雨柱的厨艺等级提升了!
全新的属性面板清晰显示:
厨艺 2 级【15/100】
中午时分,鸿宾楼内座无虚席,后厨众人忙得不可开交。
首到下午两点多,送走最后一批客人,田泽华才大声喊道:
“大伙先歇一歇,吃点东西垫垫肚子,一会儿还得准备晚饭食材。”
凭借前世经验,结合这几日的观察,何雨柱手脚麻利地收拾后厨。等一切整理妥当,他端着饭菜往后院走去。
看到正在玩耍的妹妹,何雨柱满是心疼:
“雨水,饿坏了吧?”
何雨水摇摇头,眼睛亮晶晶的:
“不饿,谷大叔给我送好吃的了。”
话音未落,谷经理笑着走了过来:
“柱子,看你忙得团团转,我怕孩子饿着,就送了些饭菜过来。”
何雨柱连忙躬身致谢:
“多谢谷经理!这份情,我记下了!”
谷经理笑着摆摆手,关切问道:
“小事一桩,别放心上。你的情况我都清楚,在这儿当学徒,包饭是应该的。你以后有啥打算?总不能天天两头跑吧。”
何雨柱看了看妹妹,语气坚决:
“还能怎么办?以后早点来,晚点带妹妹回去。累点没关系,只要能照顾好妹妹就行。”
谷经理思索片刻,突然提议:
“柱子,我有个主意。你今天先回去收拾一下,明天再来。
我给你腾出间宿舍,你和妹妹就住这儿。如今世道不太平,你一个半大孩子走夜路太危险
。住这儿,一日三餐也有着落。”
那时,鸿宾楼仍是私人产业。老板们隐约察觉到政策变化,为长远考虑,都想着厚待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