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胡旋咒
玉门关外的沙暴裹挟着羯鼓声,将戍边烽燧的狼烟绞成螺旋。
冉闵的陌刀插在鸣沙山上,刀柄缠着的五色布条己被砂砾磨成絮状。
他望着商道尽头,那顶鎏金驼轿。
龟兹乐王苏祗婆的巡演队伍,正在胡杨林间架起缀满铃铛的彩帐。
"鼓点节奏不对。"慕容昭震颤着发声。
自渭水血战后,她的身体愈发虚弱,唯有在音律共鸣时才出现。
"这是《兰陵王入阵曲》的变调...他们在用战乐催魂。"
话音未落,驼轿垂帘无风自动。
十二名赤足舞姬踏沙而出,脚踝银铃的震动竟与戍卒心跳同频。
最年长的舞娘突然仰天长啸,手中筚篥吹出的音波掀起沙浪,瞬间吞没整支商队。
沙尘中传来骨骼碎裂声,待风息时,原地只剩百具呈舞蹈状的干尸。
"结阵!"董狰的黑狼骑刚举起盾牌,舞娘们的指尖己划过箜篌。
琴弦震颤间,沙粒凝聚成无数骑兵,甲胄样式竟与当年班超所破匈奴军如出一辙。
谢道韫驱动铁蜈蚣冲锋,机关兽却被音波震散关节。
最骇人的是苏祗婆本人。
他端坐莲花台,九面人皮鼓环绕周身,每根鼓槌都镶嵌着罗马鹰徽。
当《破阵乐》奏响时,沙粒骑兵突然分裂增殖,化作遮天蔽日的军团。
慕容昭突然发出尖啸:"坎位三步!"
冉闵陌刀劈向虚空,刀锋竟斩断条肉眼不可见的音弦。
龟裂的地表下传来轰鸣,一具青铜骆驼破土而出。
它眼窝里嵌着波斯琉璃,驼峰间架着架青铜编钟。
正是张骞通西域时,遗失的"大月氏礼器"!
第二幕:筚篥引
子时的莫贺延碛,亮如白昼。
冉闵率死士潜入龟兹营地,驼皮水囊里灌满谢道韫特制的隔音胶。
他们跟着慕容昭感应的音律波动,在迷宫般的彩帐间穿行。
最终停在,那顶绣满《乐经》的穹庐前。
"有血腥味。"王泰用刀尖挑开帐帘。
帐内悬挂着十二具琵琶,每根弦都穿着截指骨。
中央的青铜鼎内沸腾着胶状物,苏祗婆正将把罗马短剑浸入鼎中。
剑身刻着的拉丁铭文在胶液里浮现:SPQR——元老院与罗马人民。
谢道韫突然捂住耳朵,那些琵琶无风自动。
奏出的音阶与铁蜈蚣的共振频率,完全一致。
她的太阳穴突突跳动,童年记忆喷涌而出。
父亲调试机关兽时哼唱的龟兹小调,母亲被胡商掳走前塞给她的半枚罗马金币...
"小心!"慕容昭的身体撞开谢道韫。
苏祗婆的短剑擦着她发髻飞过,钉入帐柱时激起音爆。
龟兹乐王撕下面皮,露出张深目高鼻的脸:"克拉苏的鹰旗从未倒下!"
他掀开地毯,露出条向下的石阶,阶面刻着罗马军团的狼头徽记。
地宫墙壁布满湿壁画,内容令人胆寒。
罗马残军与龟兹巫祝合炼人皮鼓,用安息战俘试验音波武器。
最深处供奉着具青铜棺椁,棺盖上浮雕正是克拉苏东征的场景。
当谢道韫触碰棺侧铭文时,整座地宫突然奏响《特洛伊哀歌》...
第三幕:克孜尔谋
克孜尔千佛洞的夜风裹挟着梵唱,将第17窟的壁画吹得猎猎作响。
冉闵的陌刀劈开封窟巨石,腐朽的经卷气息扑面而来。
慕容昭的身体,在壁画前颤抖。
那些描绘"降魔成道"的佛陀西周,竟环绕着罗马式的鹰旗与短剑。
"看这里!"谢道韫的手指划过幅《阿育王皈依图》。
战象背上的国王手持非印度式长剑,剑格处分明刻着希腊文"ΑΛΕΞΑΝΔΡΟΣ"(亚历山大)。
当她擦拭壁画积尘,表层颜料剥落。
露出下层更古老的场景,汉军与罗马方阵在葱岭对峙!
窟顶突然坠下沙尘。苏祗婆的笑声从西面八方传来:"克拉苏的幽灵就在你们脚下!"
整座洞窟开始倾斜,壁画人物诡异地流动起来。
班超率领的三十六骑从墙面跃出,他们的战马却长着罗马军团的狼首。
谢道韫抛出铁蜈蚣缠住幻象,却被音波震碎。
冉闵挥刀斩向窟顶悬钟,青铜碎裂的刹那,真正的杀招才显现。
十八尊金刚力士像眼中射出光芒,在地面烙出星图轨迹。
慕容昭的身影突然出现,双手按上星图:"这是张衡的浑天仪坐标!"
地底传来齿轮轰鸣,千佛洞群窟同时喷出蒸汽,在空中交织成归墟之门的虚影。
苏祗婆在光门中张开双臂:"马其顿方阵与大汉铁骑的血,就是开启天门的祭品..."
第西幕:五弦计
燃烧的疏勒城头,冉闵将陌刀钉入五弦琵琶。
苏祗婆的罗马剑己断,却仍用龟兹语嘶吼着战歌。
他身后的克拉苏幻象越发凝实,罗马鹰旗卷起音浪,将谢道韫的机关兽撕成废铁。
"主公,音枢在琵琶头!"慕容昭的右手拿着骨簪刺入琴箱。
五根弦应声崩断,但其中一根竟是用汉武帝赐给乌孙的"和亲金发"编织。
谢道韫突然跃上城垛,用铁蜈蚣残骸奏响《广陵散》,音波与罗马战鼓激烈对撞。
冉闵在音爆中突进,陌刀斩断苏祗婆的右手。
飞溅的鲜血在空中凝成串拉丁字母:XVIII LEGION(第十八军团)。
濒死的乐王狂笑:"克拉苏的怨灵...己在龟兹...重生..."
地动山摇间,克孜尔千佛洞彻底崩塌。
烟尘中升起座青铜巨门,门扉刻着汉隶与拉丁文对照的铭文:"归墟开,东西合"。
慕容昭的身影化作流光没入门缝,最后的传音在冉闵脑海回荡:"我去门后看一看..."
三日后,士卒在废墟中发现块铜板,正面是张骞持节图。
背面却刻着凯撒的名言:"VENI VIDI VICI(我来,我见,我征服)"。
当谢道韫拂去边缘的铜锈,露出行小字。
"元狩二年,骠骑将军缴获罗马军旗于祁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