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代表大会的木门在身后吱呀关上时,顾晗才发现后背的工装己被汗水浸透。晨雾渐渐散去,二十多个女工围上来,李姐手里的新样衣还带着昨夜赶工的余温。远处的工厂烟囱正冒出淡青色的烟,老张带着人清理锅炉的叮当声传来,像某种迟来的开工号角。
副乡长在办公室里推过承包合同时,台钟的指针刚划过八点。顾晗盯着 "风险押金 5000 元" 的条款,指尖无意识着裤兜里母亲寄来的护身符 —— 那是用他第一件蝙蝠衫的边角料缝的。"小顾啊," 副乡长突然合上文件夹,"刘建军他们还在闹,说你用投机取巧的方案骗了代表。" 窗外传来零星的叫骂声,顾晗却注意到副乡长推过来的钢笔帽上刻着 "为人民服务"。
"我申请用分期押金的方式承包。" 顾晗把算盘推到桌中央,算珠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首期缴纳 1000 元,剩下的 4000 元从每月利润里扣除,首到缴清为止。" 他翻开改制计划书的财务预测页,手指点在 "月均利润 3000 元" 的数字上,"这样既保证了政府的权益,也给厂子留了流动资金。" 副乡长的老花镜滑到鼻尖,他看见预测页的角落画着小蝙蝠,翅膀上写着 "向阳而生"。
刘建军带着人冲进办公室时,顾晗正在填写押金收据。"凭什么让他承包?" 他的远房表哥把搪瓷缸砸在桌上,茶水溅湿了合同的落款处。顾晗没抬头,只是将七页纸的考勤记录摊开 —— 每一页都有当事人按的红手印,"这位叔去年帮你卖仿冒品的 32 天,我这里有夜市管理员的证词。" 他又拿出纺织厂的布料质检单,"你们计划用的处理品布料,甲醛含量超标五倍。"
当副乡长在合同上盖章时,窗外的阳光恰好穿过玻璃,在 "三年承包期" 的字样上投下光斑。顾晗接过合同的瞬间,发现章印下面有行褪色的小字:"1978 年向阳服装厂成立纪念"。他想起投标前夜在牛棚画的工厂改造图,那些用粉笔画的缝纫机排列线,此刻正变成现实中的生产流水线。
第一笔 1000 元押金是女工们凑的。李姐把红布包着的钱放在桌上时,里面还夹着张纸条:"给顾师傅的承包红包"。顾晗数到第 56 张两元纸币时,突然想起 2023 年在投行签下千万合同时的场景,此刻手心的汗却比那时还多 —— 这些带着体温的纸币上,有王嫂卖鸡蛋攒的零钱,有老张修鞋赚的毛票,还有吴君如母亲的养老钱。
承包公示贴出的傍晚,顾晗站在工厂锈迹斑斑的铁门前。夕阳把 "向阳服装厂" 的老厂名照得发亮,他用袖口擦去 "亏损企业" 的喷绘痕迹,露出下面斑驳的红漆。身后传来自行车的铃铛声,王大爷带着闺女来了,车后座绑着崭新的缝纫机罩:"顾厂长,我家丫头想跟小李学质检,这是她缝的拜师礼。"
夜风渐起时,顾晗在厂长办公室的旧账本上写下第一笔分录:"收到风险押金 1000 元,来自 28 位员工集资"。窗外的缝纫机开始试运转,声音不再是过去的哀鸣,而是带着新生的节奏。他想起合同附件里的承诺 ——"三年内让每个员工的孩子都穿上新校服",钢笔尖在 "校服" 二字上顿了顿,仿佛己经看见那些穿着藏青色校服的孩子,胸前都绣着小小的蝙蝠标记,像一群迎着阳光起飞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