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南征探险队的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这是一支汇聚了大秦当下最顶尖凡间力量的队伍。
蒙毅作为主帅,不仅带来了经验丰富的秦军精锐,更将格物学府和各署的骨干力量整合其中。
公输墨的工造署提供了经过改良、更加坚固耐用的舰船,这些船只吃水更深,载重量更大,而且配备了更可靠的指南针,甚至尝试在船身关键部位使用了清玄指导下炼制的、具有更好抗腐蚀性能的新型合金。
石齐的材料组派出了多名精通矿物和土壤勘探的学子,他们携带着新式勘探工具,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地质结构和矿藏分布。
他们对那块奇特石头的研究仍在继续,虽然无法完全解析其成分和性质,但至少己经掌握了其轻微扰动磁场的特性,并尝试制造了简易的测量仪器。
芸娘的医工署则派出了最优秀的医工团队,他们不仅携带了充足的药物和消毒用品,更学习了在炎热潮湿环境下保持卫生的方法,以及如何分辨和处理各种毒虫毒草。
他们还将尝试将清玄提到的关于“环境能量场”影响健康的理念,应用到实际的营地选址和病患护理中,虽然这听起来有些摸不着头脑。
大壮,作为清玄最信任的弟子和农桑署、后勤署的负责人,被扶苏任命为此次探险队的后勤总管。
他负责协调物资、粮草的运输,确保队伍在遥远的南方能够得到稳定的补给。
他运来了大量的仙粮种子,希望能在南方湿热环境下尝试种植,为未来的开发奠定基础。
他还带来了一些农桑署新研制的,能够驱赶毒虫的草药熏香。
清玄虽然不会亲自随行,但他为这支队伍提供了许多关键的指导和帮助。
在出征前夕,清玄召见了蒙毅、公输墨、石齐、芸娘和大壮等主要负责人。
“此去南方,路途遥远,环境恶劣,不同于中原和北疆。诸位需万分小心。”
清玄首先叮嘱道。
他看向蒙毅:“蒙将军,军队是探险队的根基,保卫所有人安全是首要任务。新的武器装备,以及格物学子带来的知识,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
蒙毅抱拳:“请仙师放心,末将定不负陛下与仙师所托,誓保队伍平安,完成使命!”
清玄又看向公输墨:“公输墨,船舰与器械是你们的依仗。南方多雨湿,器物易腐朽,新的合金和防水材料务必妥善使用。若遇未知地形,亦可运用学府所学,尝试绘制精确地图,甚至构建简易营地。”
公输墨点头:“仙师放心,我们己备下各种材料和工具,定将格物之道运用到极致,保障航行和驻扎无虞。”
对石齐和芸娘,清玄则强调了勘探和研究的重要性:“石齐,南方的山川矿藏或有不同于中原之处,需仔细分辨。那块奇特的石头,务必将其来源区域详细记录。芸娘,医工署的职责重大,保障将士和随行人员健康是重中之重。记住,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不可忽视。”
石齐和芸娘皆郑重应诺。
最后,清玄看向大壮:“大壮,你负责后勤补给。这片区域我们过去了解甚少,物资运送困难重重。务必做好规划,利用好当地的资源,必要时,可尝试在安全区域建立简易的屯田点,种植仙粮。”
大壮挠了挠头:“仙师放心,俺一定把大伙的肚子填饱,让前头的人没后顾之忧!”
清玄欣慰地看着这群人。
他们是大秦格物体系的核心骨干,是凡间力量的代表。
他相信,他们能够应对绝大多数凡间的挑战。
但他知道,此行或许会触碰到超出凡间的存在。
他不能将自己掌握的全部力量和知识和盘托出,那太过惊世骇俗。
他只能在暗中提供有限的帮助。
在所有人都离去后,清玄独自来到仙师府的最高处。
他取出那块奇特的石头,又拿出空间白纸上显现的、那个简易的“法则波动共鸣法阵”图案。
他没有将法阵刻在任何实物上,而是尝试用意念和灵气在空中模拟构建。
随着他体内灵气涌出,那个半透明的法阵结构逐渐在他眼前成形。
他将那块石头放入法阵的中心。
石头瞬间亮起,与法阵产生强烈的共鸣,指向一个方向。
他闭上眼睛,集中精神,将自己的感知力沿着法阵指引的方向延伸出去。
得益于炼气筑基后对“场”的感知力增强,他能清晰地感觉到一股特殊的能量波动,如同信标一般,从遥远的南方传来。
这股波动微弱而古老,与石头散发出的能量同源。
它并非是地理位置的指示,而是沿着某种无形的“能量流”或“信息场”在传递。
他能感知到这股能量流的“纹理”和“节点”,就如同在看一张活生生的、由能量构成的地图。
他将这股感知到的信息默默记下,与大秦现有的坤舆图进行比对。
他发现,那股能量流的源头,似乎指向了南方一个人类从未涉足过的区域——可能是深山老林,也可能是某个隐蔽的海岛。
这为探险队提供了一个更加精确、更加有针对性的探索方向,虽然这个方向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没有将这个具体的“能量地图”告诉任何人,他只会在必要的时候,以某种“天启”或“首觉”的方式,向蒙毅或格物骨干们透露模糊的指引。
他知道,这支探险队是凡间力量的一次远征,也是大秦文明触碰未知领域的一次尝试。
他们将用格物之斧,劈开南方的瘴气和丛林;而他,则要用仙道之眼,洞察隐藏在凡间之下的法则奥秘。
格物致仙,不仅是他的修行,也将是大秦文明未来的道路。
南方的未知,或许正是这条道路上的第一个重要考验。